2015届福建省福州市长乐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2406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1题)

1.
下列各句中,对文言特殊句式进行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申之以孝悌之义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③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④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⑤亦将有感于斯文   ⑥而今安在哉    ⑦夫晋,何厌之有   ⑧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⑨不拘于时 ⑩是寡人之过也
A.①⑤/②⑥⑦/③⑧⑨/④⑩B.①⑤/②⑦⑩/③⑥/⑨⑧④
C.①⑤/②⑥/⑦③/⑧⑨④/⑩D.①④/②⑥⑦/③⑧/⑤⑨⑩

2.句子默写(共1题)

2.
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空1分)
(1)淇则有岸,____________。(《诗经·氓》)
(2)____________,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4)____________!欲人之无惑也难矣!(韩愈《师说》)
(5)____________,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6)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3.文言文阅读(共3题)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于仲文,字次武,髫龀就学,耽阅不倦。及长,倜傥有大志,气调英拔。起家为赵王属,寻迁安固太守。
高祖为丞相,尉迥作乱,遣将檀让收河南之地。复使人诱致仲文,仲文拒之。迥怒其不同己,遣仪同宇文威攻之。仲文迎击,大破威众,斩首五百余级。以功授开府。迥又遣其将宇文胄渡石济,宇文威、邹绍自白马,二道俱进,复攻仲文。仲文自度不能支,弃妻子,将六十余骑,开城西门,溃围而遁。为贼所追,且战且行,所从骑战死者十七八。仲文仅而获免,达于京师。迥于是屠其三子一女。高祖见之,引入卧内,为之下泣。进位大将军,领河南道行军总管。给以鼓吹,驰传诣洛阳发兵,以讨檀让。仲文军次蓼堤,去梁郡七里,让拥众数万,仲文以羸师挑战。让悉众来拒,仲文伪北,让军颇骄。于是遣精兵左右翼击之,大败让军。檀让以余众屯城武,别将高士儒以万人屯永昌。仲文诈移书州县曰:“大将军至,可多积粟。”让谓仲文未能卒至,方槌牛享士。仲文知其怠,选精骑袭之,一日便至,遂拔城武。迥将席毗罗,众十万,屯于沛县,将攻徐州。其妻子在金乡。仲文遣人诈为毗罗使者,谓金乡城主徐善净曰:“檀让明日午时到金乡,将宣蜀公令,赏赐将士。”金乡人谓为信然,皆喜。仲文简精兵,伪建迥旗帜,倍道而进。善净望见仲文军且至,以为檀让,乃出迎谒。仲文执之,遂取金乡。毗罗恃众来薄官军,仲文背城结阵,去军数里,设伏于麻田中。两阵才合,伏兵发,俱曳柴鼓噪,尘埃张天。毗罗军大溃,仲文乘之,贼皆投洙水而死,为之不流。获檀让,槛送京师,河南悉平。毗罗匿荥阳人家,执斩之,传首阙下。勒石纪功,树于泗上。
史臣曰:仲文博涉书记,以英略自诩,尉迥之乱,遂立功名。
(《隋书·于仲文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髫龀就学,阅不倦耽:沉迷
B.仲文军蓼堤,去梁郡七里次:驻扎
C.毗罗恃众来官军薄:轻视
D.让谓仲文未能至卒:突然
【小题2】(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于仲文“英略”的一组是
①复使人诱致仲文,仲文拒之。 ②仲文仅而获免,达于京师。
③让拥众数万,仲文以羸师挑战。④仲文诈移书州县曰:“大将军至,可多积粟。”
⑤仲文简精兵,伪建迥旗帜,倍道而进.⑥仲文乘之,贼皆投洙水而死,为之不流。
A.①⑤⑥B.②④⑥C.①②③D.③④⑤
【小题3】(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仲文年轻时就胸怀大志,气度超凡。尉迥发动叛乱,并派人联合于仲文,但于仲文不为所动,予以拒绝。尉迥对此极为愤怒,派遣宇文威攻打。
B.于仲文受到贼兵两路合击,被迫率领六十多个骑兵突围而逃,而贼兵穷追不舍,十七八个骑兵为阻击贼兵而战死,最终只有于仲文一人死里逃生,到达京师。
C.《孙子•计》云:“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于仲文可谓深谙其道,在城武一役中,他在贼兵将士一片松散之时,挑选精锐,火速出击,一举攻占了城武。
D.在平定尉迥之乱中,于仲文运筹帷幄,历经数战,最终生擒檀让,斩杀席毗罗。有鉴于此,朝廷为他刻石纪功,石碑立在泗水之滨。从此,于仲文功成名就。
【小题4】(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让悉众来拒,仲文伪北,让军颇骄。(5分)
(2)毗罗军大溃,仲文乘之,贼皆投洙水而死,为之不流。(5分)
4.
宋太祖善待赵普
太祖时,赵韩王普为宰相,车驾因出,忽其第。时两浙王钱俶方遣使致书及海物十瓶于韩王,置在左庑下。会车驾至,仓卒出迎,不及也。上顾见,问何物,韩王实对。上曰:“此海物必佳。”即命启之,皆满贮瓜子金也。韩王皇恐,顿首谢曰:“臣未发书,实不知,若知之,当奏闻而却之。”上笑曰:“取之,无虑。彼谓国家事皆由汝书生耳。”因命韩王谢而受之。韩王东京宅皆用此金所修也。
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含义。(4分,每小题1分)
(1)忽其第(2)不及也(3)韩王实对(4)取之,无虑
5.
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3分)
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句子默写:(1道)

    文言文阅读:(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