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下图中甲、乙是我国陕西西安半坡遗址、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房屋结构示意图,属世界最早的原始房屋雏形。

材料二:下面A~D代表我国的几种典型传统民居。

(1)越是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时代,人类活动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越大,带有环境的印痕越深。请判断甲、乙两图分别属于哪个遗址的房屋雏形?并说出你的判断依据。
(2)我国原始人类为避寒暑风雨、防虫蛇猛兽,曾采用“巢居”和“穴居”的形式,甲、乙两图中, 图由“穴居”演变而来, 图由“巢居”演变而来。
(3)材料二中的各地区与其对应的典型农作物搭配正确的是( )
(4)依据材料二中的B图,推测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
材料一:下图中甲、乙是我国陕西西安半坡遗址、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房屋结构示意图,属世界最早的原始房屋雏形。

材料二:下面A~D代表我国的几种典型传统民居。

(1)越是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时代,人类活动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越大,带有环境的印痕越深。请判断甲、乙两图分别属于哪个遗址的房屋雏形?并说出你的判断依据。
(2)我国原始人类为避寒暑风雨、防虫蛇猛兽,曾采用“巢居”和“穴居”的形式,甲、乙两图中, 图由“穴居”演变而来, 图由“巢居”演变而来。
(3)材料二中的各地区与其对应的典型农作物搭配正确的是( )
A.A——春小麦 |
B.B——甜菜 |
C.C——水稻 |
D.D——冬小麦 |
2.
读冰岛和新西兰两国示意图(等高线单位:米),完成下列各题。


(1)比较两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
(2)农业在两国经济中都占有重要地位,说明两国各自的主要农业部门并分析主要自然原因。


(1)比较两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
| 冰岛 | 新西兰 |
海陆位置 | | |
主要地形类型 | | |
气候类型 | | |
(2)农业在两国经济中都占有重要地位,说明两国各自的主要农业部门并分析主要自然原因。
2.单选题- (共4题)
3.
区域内部具有一定的共同性或相关性,而区域与区域之间则存在着差异性。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据此完成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三大自然区概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也存在差异。以下关于三大自然区人文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下列关于三大自然区概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少 |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动物稀少,只有少数耐高寒的种类 |
C.青藏高寒区海拔最高,面积最大,人口最少 |
D.东部季风区是我国主要的农耕区 |
A.东部季风区从南向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 |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是最微弱的 |
C.青藏高寒区土地利用方式以畜牧业为主 |
D.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土地利用方式以种植业为主 |
4.
读下图,完成各题。

【小题1】关于该岛有关自然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有关该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关于该岛有关自然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大西洋上 |
B.属于热带沙漠气候 |
C.周围不可能生长珊瑚 |
D.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
A.若该岛是新生的岛礁且长期无人居住,则哪个国家先发现和占领,哪个国家可拥有对其控制权 |
B.该海岛没有利用价值,因而不能引起重视 |
C.对该海岛开发的重点可放在工业上 |
D.该海岛位于寒带 |
5.
胶东地区引黄调水工程已被纳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主干线。待南水北调工程建成后,该地区将出现长江水、黄河水和当地水的大汇合。结合下图完成各题。

【小题1】关于图中地理事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2】胶东地区引黄调水工程建成后计划每年在冬季11、12月至次年2月调水,其原因是( )

【小题1】关于图中地理事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降水最丰富的区域位于鲁中南低山丘陵 |
B.自西向东输水的原因是降水西多东少 |
C.调水工程建成后,会减轻沿线地区的土壤盐碱化问题 |
D.生态环境恶化、干旱频率加大是胶东地区缺水的主要原因 |
A.冬季山东降水稀少,胶东地区缺水最严重 |
B.冬季黄河含沙量较低,同时可避开春秋农业用水高峰 |
C.胶东地区冬季工业生产需水量最大 |
D.冬季黄河流域的降雪对引黄调水工程的水源有一定补充作用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