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铁路中学八年级2月入学考试语文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52390

试卷类型:开学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2/3/6

1.选择题(共1题)

1.

下列有关实验仪器的使用及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2.文言文阅读(共1题)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小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略无处(阙:通“缺”)B.不以也(疾:快)
C.虽奔御风(奔:奔跑,飞奔)D.引凄异(属:动词,连接)
【小题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三峡七百里中   非亭午夜分
B.王命急宣 以钱币乞之
C.不疾也 能径寸之木
D.渔者歌曰 外户而不闭
【小题3】对这篇文章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先写了三峡的整体风貌,然后抓住三峡不同季节的不同特点,写出了三峡的奔放美和凄婉美。
B.“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更直接写出了山的高耸陡峭。
C.“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写水势浩大,险恶;而“或王命急宣”等句侧重于写水流速度快,从而印证了“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D.“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写三峡深秋的凄婉幽美,渲染了凄清肃杀的气氛。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⑴、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⑵、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语言表达(共1题)

3.
语言应用
(1)2010年4月27日,中南大学的300名志愿者同一时间在湘江全流域湖南省境内的8市共5 0个水质监测点上打水收集样品,经过分析检测,发现湘江一些河段的水质污染情况比较严重,需要综合治理.志愿者们呼吁全社会都参与“保护湘江、保护水资源”的活动。某校积极响应,准备召开一个动员大会。
请你拟写一条悬挂在会场的标语。(不多于2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下面语段内容。(不超过15个字)
对于胸怀大志的创业者,世博会的滋养和熏陶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18岁的诺贝尔参观了1851年伦敦世博会,对科学的向往压倒了对文学的迷恋;布鲁秦尔和鲁赛尔就是在185 1年伦敦世博会上结识后,敲定了建造“大东方”号巨轮的方案;从斯德哥尔摩赶到费城参加1876年世博会的安德鲁受到美国飞行家怀斯的启蒙,成了瑞典热气球航行均先驱;幼年的福特因随父亲参加1876年费城世博会而爱上机械,1893年他专程奔赴芝加哥世博会并见到戴姆勒的汽车后,激发了一生中最重要的灵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列表格,写出你得出的调查结论,并谈谈你对就读职业中学的看法。
毕业去向
调查数据
对象
 
高中
 
职业中学
 
社会
学 生
78%
17%
5%
家 长
90%
6%
4%
 
我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文(共1题)

4.
作文
美是大自然的恩赐,美是奉献者的结晶;美能陶冶心灵,美能催人奋进,美能拯救灵魂;得到美是幸福,缺失美是遗憾,亵渎美是罪过,奉献美是美德……请你暂时放下手中的书本,走到户外,走进生活,捕捉身边的美。
请以“美在身边”或“美在课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