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 第5章第1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第1课时 测试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23856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10/26

1.综合题(共2题)

1.
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走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西起轮南油气田,它位于图中A所表示的__________自治区,东到B表示的__________市。C处的________盆地、D处的________盆地、E处的________盆地与陕甘宁等地的天然气田为西气东输提供了丰富的气源。
(2)西气东输主干管道经过的F处(西北内陆著名的灌溉农业区)是______________,G处是当前我国重点开发的以________(省级行政区)为中心的能源基地。
(3)进一步开发西部天然气,对西部地区开发的主要意义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为能源,与煤炭相比,天然气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
(5)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将对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交通运输和环境保护产生什么影响?
2.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油价的上涨和矿难的频发,显示了能源短缺的困局日益严重。“电荒”在我国不少地区愈演愈烈,不仅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健康运行,也给百姓生活造成强烈冲击,而节约能源则是我们必须达成的全民共识。下图为我国三大常规能源运输方向示意图。

材料二 西气东输的综合效应图

(1)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说明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特征。
(2)C能源在调出区十分丰富的原因是什么?
(3)从能源对环境影响的角度看,A、B、C三类能源中属于最清洁能源的是________;B能源对调入区的发展有何影响?
(4)结合材料二分析西部输出了资源却发展了经济的原因。

2.单选题(共4题)

3.

   下面为我国广东、贵州两省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广东、贵州两省之间的资源调配工程为(  )
A.西气东输
B.北煤南运
C.南磷北运
D.西电东送
【小题2】广东省向贵州省进行产业转移,有利于贵州省(  )
A.发展高科技产业
B.减轻就业压力
C.降低城市化水平
D.改善生态环境
4.
我国西部油气资源基础储量占到全国的一半以上,但长期开发程度较低;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产量才快速增加,逐渐成为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地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西部地区油气资源长期开发程度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①社会经济落后,勘探、开发能力不足 ②西部地区天然气市场需求量有限 ③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条件不能满足油气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外运 ④海外油气资源来源宽广稳定,价格低廉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小题2】20世纪80年代后,油气资源开发加速对西部的影响是(  )
①把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 ②缓解能源紧张状况 ③带动建筑、运输、机械等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④破坏植被,环境普遍恶化
A.①②B.①③
C.③④D.②③
5.

   读“我国受益于西气东输的部分上市公司简况”表,完成下列问题。

上市公司

流通股本(万)

2001年每股受益(元)

行业属性

宝钢股份

187 700

0.20

钢铁

中国石化

280 000

0.162

石化

禾嘉股份

7 650

0.084

农业

华菱管线

450 000

0.268 2

钢铁

新兴铸管

21 970

0.616

钢铁

石油龙昌

7 581

0.041

石化

太原重工

14 400

0.055

机械

申能股份

41 099

0.64

电力

 

 
【小题1】表格中,因“西气东输”工程而受益较高的上市公司是(   )
A.中国石化B.申能股份C.华菱管线D.宝钢股份
【小题2】相关上市公司受益较高的原因是(   )
A.西气东输工程需要大量的钢管,从而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收益增多
B.西气东输工程的建成可使发电成本大幅下降
C.西气东输工程需要大量劳动力
D.西气东输工程需要大量石油产品
6.
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主体工程2014年实现汛后通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点解决黄淮海平原缺水问题。读“河南境内调水线路走向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带动沿线经济结构的调整
B.解除海河流域的洪涝威胁
C.总干渠沿平原西部山麓分布,居高临下,供水区域广
D.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可自流供水
【小题2】中线工程需要加高丹江口水库大坝,由此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是(   )
①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引起土壤盐碱化 ②水库蓄水淹没的土地和耕地增多,移民安置量增大 ③库区和库尾泥沙淤积加重 ④诱发滑坡、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 ⑤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加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⑤D.②③⑤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