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2010年3月27日,在嘉兴市召开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世博推动地区发展,“长三角”成员城市由此前的16个城市增加到22个城市。
材料二:新“长三角”示意图。

材料三:2008年原长三角和盐城市三大产业结构图。

⑴新“长三角”地区跨越了沪、苏、 和 (填简称)等四个省级行政区。该地区核心城市是 ,与次一级城市相比,其服务范围更 。(4分)
⑵比较2008年盐城市和原长三角地区三大产业结构的差异,并简述其原因。 (2分)
⑶简述“长三角”区域的扩大对新加入的地区和原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所产生的重要意义。 (4分)
⑷新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是 不足,解决的办法有 。(3分)
材料一:2010年3月27日,在嘉兴市召开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世博推动地区发展,“长三角”成员城市由此前的16个城市增加到22个城市。
材料二:新“长三角”示意图。

材料三:2008年原长三角和盐城市三大产业结构图。

⑴新“长三角”地区跨越了沪、苏、 和 (填简称)等四个省级行政区。该地区核心城市是 ,与次一级城市相比,其服务范围更 。(4分)
⑵比较2008年盐城市和原长三角地区三大产业结构的差异,并简述其原因。 (2分)
⑶简述“长三角”区域的扩大对新加入的地区和原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所产生的重要意义。 (4分)
⑷新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是 不足,解决的办法有 。(3分)
2.
下图是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有关资料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A、B、C分别代表的是 、 、 经济地带,图乙中与此对应的依次是 。
(2)能反映经济国际化程度的指标是 和 。
(3)从图乙中可知,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工业化程度最低的是 。

(1)图甲中A、B、C分别代表的是 、 、 经济地带,图乙中与此对应的依次是 。
(2)能反映经济国际化程度的指标是 和 。
(3)从图乙中可知,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工业化程度最低的是 。
2.单选题- (共2题)
3.
阅读图(图4)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12月5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部崛起”的提法,首次出现在次年经济工作的6项任务当中,旋即引起海内外的广泛注目。这里的中部地区主要是指我国的江西、湖北、湖南、安徽、河南、山西诸省。
材料二“中部崛起”的提法是针对“中部塌陷”提出的,“中部塌陷”是指中部发展速度落后于西部、发展水平落后于东部。
【小题1】导致“中部塌陷”的原因,与国家近20年来实施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有关,上世纪70年代末中央重点发展 ,80 年代末倾力打造 , 90年代中重点建设 ,90代末实施 , 2003年又提出了 ,所有这些都与“不是东西”的中部擦肩而过,从而使中部成为“政策边缘化地区”。 (①京津唐及渤海三角地带、②振兴东北、③珠江三角洲、④长江三角洲、⑤西部大开发) 下述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小题2】有关中部地区发展方向说法不正确的是( )
【小题3】山西省与环渤海经济区的联系是( )
【小题4】山西省位于:①黄土高原;②东部季风区;③东部经济地带;④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下列正确的组合是( )
【小题5】下列四组地形区中,全部居于西部大开发区域的是()

材料一“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12月5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部崛起”的提法,首次出现在次年经济工作的6项任务当中,旋即引起海内外的广泛注目。这里的中部地区主要是指我国的江西、湖北、湖南、安徽、河南、山西诸省。
材料二“中部崛起”的提法是针对“中部塌陷”提出的,“中部塌陷”是指中部发展速度落后于西部、发展水平落后于东部。
【小题1】导致“中部塌陷”的原因,与国家近20年来实施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有关,上世纪70年代末中央重点发展 ,80 年代末倾力打造 , 90年代中重点建设 ,90代末实施 , 2003年又提出了 ,所有这些都与“不是东西”的中部擦肩而过,从而使中部成为“政策边缘化地区”。 (①京津唐及渤海三角地带、②振兴东北、③珠江三角洲、④长江三角洲、⑤西部大开发) 下述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③⑤④② | B.④③①⑤② | C.③④①⑤② | D.③①④⑤② |
A.把山西建成我国的煤炭能源基地 |
B.湖北适合发展轻纺工业和建成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基地 |
C.湖南、江西适合发展多种有色金属工业 |
D.河南郑州适宜发展成为我国的钢铁基地 |
A.将二者联系的唯一途径是铁路交通线 |
B.山西可为环渤海经济区提供能源和水源 |
C.环渤海经济区可以为山西省提供科技和经济贸易通道 |
D.面临的共性任务是加快产业结构向知识密集型产业方向发展的速度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A.四川盆地一阿尔泰山一云贵高原一祁连山 |
B.柴达木盆地一天山一江南丘陵一云贵高原 |
C.准噶尔盆地一长白山一眚藏高原一横断山 |
D.塔里木盆地一云贵高原一黄土高原_太行山 |
4.
【小题1】与北京产业结构最为相似的省级行政区是
【小题2】1997~2001年,分工指数的变化说明环渤海地区
区域行业分工指数可大致衡量区域分工的程度。指数值越高,两地区的行业差异性越大,反之则两地区产业相同性越大。
读环渤海地区行业分工指数表(表格上数字为1997年,下数字为2001年),回答下列问题。 | 天津 | 河北 | 山东 | 辽宁 |
北京 | 0.393 | 0.684 | 0.785 | 0.528 |
0.437 | 0.908 | 0.938 | 0.753 | |
天津 | | 0.688 | 0.653 | 0.519 |
0.691 | 0.738 | 0.678 | ||
河北 | | | 0.387 | 0.463 |
0.519 | 0.530 | |||
山东 | | | | 0.546 |
0.728 |
【小题1】与北京产业结构最为相似的省级行政区是
A.山东 | B.河北 | C.天津 | D.辽宁 |
A.内部竞争更加激烈 | B.产业结构趋于一致 |
C.经济发展速度都在加快 | D.专业化分工进一步加强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2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