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巴基斯坦人口众多,主要的城市和人口集中在印度河平原地区。由于印巴分治,印度河支流③④在巴基斯坦境内河段的水量被上游的印度调走而减少,严重影响着流域正常的生产生活。于是,巴基斯坦实施了“西水东调”工程,在印度河干流和支流①②兴建大型水库、拦河大坝等水利工程,将河水通过调水渠调入支流③④。下图为印度河流域示意图。

(1)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图中沙漠形成的原因。
(2)指出①②河流上水库水位最高的季节,并说明原因。
(3)简述该国实施“西水东调”工程的意义。
萨斯喀彻温河—纳尔逊河和丘吉尔河(下图)都是加拿大发源于西部落基山脉、注入哈得孙湾的河流,在河口地区聚集了丰富的鱼类及海豹、北极熊、白鲸等哺乳动物。20世纪70年代中期马尼托巴水利公司兴建了丘吉尔河引水工程,把约80%的丘吉尔河的流量引入纳尔逊河,集中开发纳尔逊河下游的水能资源。

(1)分析哈得孙湾沿岸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
(2)说明南印第安湖以下河段丘吉尔河的水文特征。
(3)分析丘吉尔河引水工程对丘吉尔流域及河口附近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我国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我国企业走出去,进行海外拓展。广东的制造企业为缓解在珠三角地区的生产成本压力,研究向越南转移的可能性,到越南进行了考察。考察发现近年越南不断进行改革转型,致力于发展制造业。20年来,英特尔(lntel)、富士康(Foxconn)、LG和三星(Samsung)、耐克等国际知名制造商都已在越南投资设厂。越南发展迅猛,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其城市化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下图为越南部分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

(1)说出越南水电站分布的主要特点并简析成因。
(2)说明越南承接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
2.单选题- (共9题)
在荒漠广布地区,过量开采地下水常导致绿洲和荒漠过渡地带生态环境进一步退化,形成“生态裂谷”。读民勤北部荒漠草场至县城(绿洲)地下水位变化图。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生态裂谷”的位置最可能距县城( )
A.0~20 km |
B.20~40 km |
C.40~60 km |
D.60~80 km |
A.植被覆盖率较高 |
B.风力侵蚀作用较弱 |
C.固定沙丘转为流动沙丘 |
D.地下水流向荒漠区 |
A.在荒漠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
B.在绿洲区全面植树造林 |
C.在交错带禁止开采地下水 |
D.合理分配流域内水资源 |
为了整治长江航道,工程技术人员设计了顺坝、梳齿坝等工程。下图为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附近的“顺坝+梳齿坝”工程景观图和梳齿坝示意图。该顺坝位于江心,顺着水流方向延伸,梳齿坝指垂直于顺坝的多条梳齿状坝体。
【小题1】图示“顺坝+梳齿坝”工程的主要功能是提高通航能力,其原理是
A.增加流速,提高航速 | B.规顺水流,增加水深 |
C.分隔江面,增加航道 | D.增加码头,方便装卸 |
A.上游水库季节性蓄水 | B.上游沿岸季节性引水 |
C.河源地区季节性融冰 | D.流域降水季节性变化 |
A.作为旅游景点 | B.优化鱼类生存环境 | C.降低流速、护岸 | D.方便船舶停靠 |
在东部沿海地区纺织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过程中,抱团转移成为一种新型转移模式。如南通纺织和服装等企业组团“扎堆”投资有30多年纺织产业历史的太康,在太康形成了一座“南通纺织城”。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A.交通便捷,进入市场快 |
B.中原地带,市场广阔 |
C.劳动力丰富且价格低廉 |
D.基础设施完善 |
A.环境改变较小 |
B.协作条件较好 |
C.接近原料产地 |
D.地租更加便宜 |
A.造成产业结构失调,不利于经济发展 |
B.造成人口性别比失衡,社会失稳 |
C.有利于促进城市化和工业化 |
D.短期内造成部分劳动力失业 |
省区 | 第一产业 比重(%) | 第二产业 比重(%) | 第三产业 比重(%) | 人均 GDP (元) | GDP(亿元) |
甲 | 4.16 | 44.84 | 51 | 83923 | 47251.36 |
乙 | 10 | 37.3 | 52.7 | 35499 | 1151.41 |
丙 | 10.07 | 48.01 | 41.92 | 54066 | 14886.23 |
【小题1】甲、丙两省(市、区)最可能是( )
A.浙江、西藏 | B.上海、吉林 | C.上海、西藏 | D.浙江、吉林 |
A.甲农业总产值很低 | B.乙处于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
C.乙区域内部发展差异仍较大 | D.高科技成为丙省发展的主导力量 |

【小题1】有关两图中区域划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左图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 |
B.右图是以经纬线为标准划分的 |
C.左图相互间的区域特征差异较大 |
D.右图中的区域为不同层次的区域 |
A.甲区域光照充足而热量不足 |
B.乙区域降水少但光照充足 |
C.丙区域河流长而流量变化小 |
D.丁区域土层厚,土壤肥力高 |

与新疆轮南至上海的“西气东输”管道干线相比,普光至上海的“川气东送”方案具有的优点有( )
①途经我国水能丰富的三峡地区,供气方便 ②沿线经济发达,市场需求大③经过的高原山地少,工程量小 ④供气来源地更多,供气更稳定⑤运输线路短
A.①②③ | B.①③⑤ | C.②③⑤ | D.③④⑤ |

【小题1】甲、乙两地为重要的资源转出地和起点,两地分别涉及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为
A.南水北调、西气东输 |
B.南水北调、西电东送 |
C.西电东送、南水北调 |
D.西电东送、西气东输 |
A.东部地区 | B.中部地区 |
C.西部地区 | D.东北地区 |

【小题1】田纳西河流域冬春季降水多于夏季的主要原因是( )
A.冬季风强于夏季风,冬春季降水更多 |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较小,夏季降水较少 |
C.冬春季偏北风从五大湖携带来丰富的水汽 | D.冬春季来自墨西哥湾的水汽形成丰富的降水 |
A.通过修建水库大坝,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 B.通过建设野生动物保护区,促进人地协调 |
C.通过发展养禽、养猪,促进畜牧业发展 | D.通过水电梯级开发,限制火电、核电等开发 |
①库区及周边地区云量增多、湿度增加
②上、下游间物种交流受到阻隔
③流速减缓造成水质下降,河口三角洲面积萎缩
④引发旱涝灾害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