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说明九龙江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3)请为九龙江流域水质保护和生猪养殖协调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九龙江,干流全长258千米,落差1246米,流域面积约1.47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九龙江流域目前已开发建设1000多座水电站。九龙江流域是著名的生猪养殖基地和水果、山菜之乡,但严重的养殖场污水超标排放甚至直排已成为江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果园、茶园水土流失也成为流域一个突出的问题。下图示意九龙江水系。
(2)说明九龙江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3)请为九龙江流域水质保护和生猪养殖协调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蓝蓝的天空,青青的湖水,绿绿的草原。”历史上图所示区域是一片水草丰美的地方,如今该地区草地沙化十分严重。

(1)结合材料图中信息,从气候方面分析材料中图示区域土地退化严重的原因。
(2)请为材料图中农牧过渡带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蓝蓝的天空,青青的湖水,绿绿的草原。”历史上图所示区域是一片水草丰美的地方,如今该地区草地沙化十分严重。

(1)结合材料图中信息,从气候方面分析材料中图示区域土地退化严重的原因。
(2)请为材料图中农牧过渡带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2.单选题- (共5题)
3.
读钓鱼岛三维效果图和航空遥感影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钓鱼岛三维效果图的获得和制作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小题2】如果利用航空遥感技术对不同时期的钓鱼岛进行监测,通过分析多幅钓鱼岛图片,可以获得 ①钓鱼岛面积的变化 ②钓鱼岛上植被的变化 ③钓鱼岛的地理坐标 ④钓鱼岛地形的变化

【小题1】钓鱼岛三维效果图的获得和制作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和GIS | B.GIS和GPS | C.GPS和GIS | D.数字地球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4.
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
【小题2】“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小题1】“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
A.自然植被改善 | B.风力侵蚀减弱 |
C.地下水流向绿洲区 | 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 |
A.在荒漠区植树造林 | B.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 |
C.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 | D.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 |
5.
下图是山西省煤炭产业链简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建设坑口电站的积极意义和坑口电站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
【小题2】关于山西省利用煤炭资源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目的,不正确的是( )

【小题1】建设坑口电站的积极意义和坑口电站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
A.减轻交通压力、能源 | B.减少环境污染、交通 |
C.提高能源利用率、技术 | D.促进煤炭资源开发、市场 |
A.延长产业链 | B.提高产品附加值 | C.增加就业率 | D.降低碳排放 |
6.
我国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如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我国自然地理要素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区域内部也存在差异性。以下关于三大自然区内部差异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小题3】下列地理事物的排列顺序中,能正确反映我国东部季风区热量自北向南变化规律的是( )

【小题1】关于我国自然地理要素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自西向东表现为山地—高原—平原 |
B.气温无论冬夏均为由南向北递减,等温线和纬线大致平行 |
C.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
D.河流径流量由北向南依次增大 |
A.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 |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 |
C.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的升高发生变化 |
D.三大自然区存在内部差异均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 |
A.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
B.冬小麦—玉米—春小麦—水稻 |
C.剑麻—棉花—桑蚕—亚麻 |
D.一年一熟—一年两熟—两年三熟—一年三熟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