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新疆库尔勒巴州石油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52363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2/7/13

1.综合题(共2题)

1.
萨赫勒地区位于撒哈拉沙漠的南缘。请根据下图及资料,并联系已学知识回答。(12分)

(1)说明津德尔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4分)
(2)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对粮食需求迅速增加。这一因素促使萨赫勒以南的旱作农业不断向北推进,农牧之争加剧。试分析农业侵入牧区对本区草场生态环境产生哪些影响,从而导致荒漠化的发展。(4分)
(3)请按因果联系将①人口增长过快、②过垦过牧、③贫困饥荒、④土地生产力下降四项填入“荒漠化加剧示意图”的方框内(只填数码代号),并提出两种抑制荒漠化加剧的可行方法。(4分)
2.
综合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我国南北方民居主要特征的比较
 
北方民居
南方民居
方位观
正南正北方位观强
正南正北方位观弱
墙体特点
墙体严实厚重
墙体轻薄
房顶坡度
坡度较小
坡度较大
房檐

逐渐加宽
房尾进深和高度

逐渐加大
建筑成本(同等面积)
比南方高
比北方低
房屋间距

较小
材料二 中华美食源远流长,有众多的菜系和各式风味,北方菜以鲜咸入味,南方则以甜香著称。山西人爱喝醋,四川、贵州、湖南的人则以“不怕辣”闻名。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我国南方与北方在住宅民居及城市住宅楼上的不同特点反映了我国由南向北__________________的差异。北方气候__________________,因而正南正北的方位观强,墙体严实厚重。房顶坡度____________逐渐________,则反映了我国降水_______________的分布特点。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我国川、贵、湘地区,地形__________,气候__________,因而居民多数喜食辣味以驱湿气。
(3)联系生活再举出几例地理环境对人们生活、饮食习惯的影响,并阐述这些习惯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3分)

2.单选题(共8题)

3.
对于雨林的未来,应坚持的观点是( )
A.一边开发,一边保护
B.首先开发,再作保护
C.保护第一并进行保护性开发
D.不能开发,禁止人类在林区任何活动
4.
下列有关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能源消费比重最大的是天然气
B.我国能源消费中,石油的比重最高
C.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绝对优势
D.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比重高于水电比重
5.
有关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表水的补给以雨水为主
B.地形区主要为高原和平原
C.多泥石流破坏公路道路
D.自东向西植被为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6.
山西建设坑口电站,不能达到的目标是(   )
A.减轻铁路运输压力B.改善能源输出方式
C.增加经济产值D.减轻省内环境污染
7.
防治荒漠化的最有效措施是()
A.恢复荒漠区自然植被B.消除地表疏松沙质沉积物
C.扎设草方格沙障固沙D.改善荒漠局部小气候
8.
读图,完成下题。

有关“数字地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就是指“3S”技术的应用
B.一个由数据和信息组成的地球
C.主要反映现实问题,不能应用于可持续发展
D.可以方便地获取信息,模拟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制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9.
要对长江流域进行灾情报道的理想途径是()
A.人工监测B.应用遥感技术C.坐飞机目测D.水上坐快艇监测
10.
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   )
①养分主要储存在植物体内    ②土壤长期受到高温多雨的淋洗
③热带雨林常绿,缺少枯枝落叶    ④养分再循环的速度缓慢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选择题(共3题)

11.设a>1>b>﹣1,则下列不等式中恒成立的是(   )
12.不等式 {#mathml#}2x13x+1>0{#/mathml#} 的解集是{#blank#}1{#/blank#}.
13.已知△ABC的三个内角A、B、C所对的边的长分别为a、b、c,设向量 {#mathml#}m{#/mathml#} =(a﹣c,a﹣b), {#mathml#}n{#/mathml#} =(a+b,c),且 {#mathml#}m{#/mathml#} ∥ {#mathml#}n{#/mathml#}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