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二地理暑期作业(江苏)(新高三)高考复习方法策略18讲:第11讲 用典例建模法复习交通运输布局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23485

试卷类型:假期作业
试卷考试时间:2017/8/4

1.综合题(共1题)

1.
读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厦深铁路北起福建省厦门市,向南经漳州、潮汕地区至深圳,北接福厦铁路和在建的龙厦铁路,并与既有的鹰厦铁路相通,南连广深铁路和在建的广深港客运专线、广深城际和深茂铁路,是我国规划的“四纵四横”快速客运通道——杭(州)甬(宁波)深(圳)客运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条纵线全程贯通后,将大大缩短浙江、福建、广东间的铁路运输距离,贯通中国经济“引擎”——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对带动东南沿海经济发展将极具意义。
材料二 

(1)下列关于厦深铁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起点和终点都是我国的经济特区
B.建设厦深铁路有助于完善我国的交通网和巩固国防
C.沿线地区人口稠密,很多地方被称为“侨乡”
D.有利于促进沿线少数民族脱贫致富
(2)简述厦门港口发展的有利条件(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各写一点)。
(3)决定厦深铁路修建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厦深铁路的修建可从哪些方面促进厦门港口的发展?

2.单选题(共8题)

2.
下图为对应河流部分河段示意图,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该河段河面在1月和7月的平均宽度。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关于该河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循环7月比1月活跃
B.径流量与气温呈正相关
C.丁处河岸流水堆积作用最显著
D.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小题2】图中P处以南海岸线曲折适宜建港,但目前少大港,其原因可能是
A.有河流注入,泥沙堆积严重
B.资源贫乏,环境人口容量小
C.山脉紧逼海岸,经济腹地小
D.纬度较高,封冻期长
3.

   秦直道是与京杭大运河相媲美的古代交通运输工程,始建于公元前212年,南起咸阳,循子午岭山脊北行,直抵边关重镇九原郡,宽约50米,长约700千米,堪称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公路”,秦直道虽历经2 000年风雨,多处路面仍保存完好,坚硬的夯土层路基上只有杂草衍生,竟未长乔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结合上图,分析秦王朝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修建直道的主要目的是
A.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B.巩固边防,加强国家的集权管理
C.促进陕、甘、宁、内蒙古等省区的社会经济交流
D.开发河套地区的土地资源
【小题2】清嘉庆年间记载:“若夫南及临潼,北通庆阳,车马络绎,冠盖驰驱……”可见,秦直道的荒废仅是近一二百年的事。如今,部分完整的路段已被列入陕西省重点保护文物。下列关于秦直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直达性特征显著,说明选线受自然条件影响很小
B.沿线地区荒漠成片,风沙肆虐
C.秦直道的功能基本没有变化
D.交通和社会经济格局的变化,是其荒废的主要原因
4.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如果在湘江上建一河港,最适合的地点是
A.M处的东岸B.N处的北岸
C.M处的西岸D.N处的南岸
5.

   现代高速铁路公路的修建过程中常常会采用“以桥代路”的做法。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四地“以桥代路”的作用是(  )
A.①—减小铁路的坡度起伏B.②—缩短宁波至上海的行程
C.③—避免山崩滑坡的危害D.④—减少对耕地资源的占用
【小题2】各桥梁所在地区自然条件对交通建设的不利影响是(  )
A.①—干旱与洪涝B.②—海潮与海冰
C.③—冻雨与风沙D.④—冻土与生态脆弱
6.
兰新高铁于2014年12月底建成通车,右图为兰新高铁新疆段某防护措施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实现兰新高铁取道西宁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因素B.技术因素
C.政治因素D.自然因素
【小题2】下列叙述不是兰新高铁建设的意义的是(  )
A.加快新疆油气资源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
B.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
C.增加西北地区旅游景观类型,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D.巩固国防安全,保障边疆稳定
7.
读“海西沿海铁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影响海西沿海铁路修建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海岸线
C.城市D.社会经济
【小题2】海西沿海铁路修建的意义主要是
A.缓解京沪铁路的运输压力
B.缓解京广铁路的运输压力
C.节省福建沿海城市物流运输成本
D.加快福建沿海港口物流速度
8.
京广高铁北京至郑州段于2012年12月26日正式开通运营。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的北京至广州高速铁路全线贯通。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京广高速铁路沿线
A.地势平坦,无需修筑隧道
B.跨越江河,施工难度较大
C.城市众多,选线时需绕行
D.干旱影响大,洪涝影响小
【小题2】京广高铁的建设,最有可能促进沿线
A.人口的大规模南北迁移
B.大城市地价、房价下降
C.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
D.商业、旅游业迅速发展
9.
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河流B.聚落
C.耕地D.地形
【小题2】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A.线路过长B.距城镇过远
C.易受洪水威胁D.工程量过大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