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珠江流域作为一个完整的区域,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条件,为该区域的流域综合开发、资源调配、工业化、城市化以及产业转移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根据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珠江流域图

材料二:珠江三角洲处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成为接受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阵地。到目前,它已经出现了两次大规模的产业升级与产业转移。

材料三:珠三角某市与粤北某市投资要素对比表
材料四: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工业部门

(1)读材料一分析,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从能源开发角度来看,红水河流域具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实施了水电的 ;与珠江三角洲之间实施的我国著名资源调配工程是 ,该工程对两地的经济发展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其中对红水河流域的影响是 ,对珠江三角洲的影响是 。
(2)读材料二分析,图中A代表的产业是 ,在第一次产业升级与转移中,珠江三角洲地区A产业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有 和 等。
(3)读材料三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珠三角地区的 、 成本升高,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可将 和 的产业转移到粤北地区。
(4)读材料四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城市在工业结构和城市职能方面,存在哪些抑制区域进一步发展的问题?为此应采取什么措施?
材料一:珠江流域图

材料二:珠江三角洲处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成为接受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阵地。到目前,它已经出现了两次大规模的产业升级与产业转移。

材料三:珠三角某市与粤北某市投资要素对比表
投资地区 | 招商门槛 | 土地价格 | 平均工资水平 |
珠三角某市 | 5 000万元 | 30万元左右 | 1 500元左右 |
粤北某市 | <5 000万元 | 2万元左右 | 500元左右 |

(1)读材料一分析,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从能源开发角度来看,红水河流域具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实施了水电的 ;与珠江三角洲之间实施的我国著名资源调配工程是 ,该工程对两地的经济发展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其中对红水河流域的影响是 ,对珠江三角洲的影响是 。
(2)读材料二分析,图中A代表的产业是 ,在第一次产业升级与转移中,珠江三角洲地区A产业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有 和 等。
(3)读材料三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珠三角地区的 、 成本升高,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可将 和 的产业转移到粤北地区。
(4)读材料四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城市在工业结构和城市职能方面,存在哪些抑制区域进一步发展的问题?为此应采取什么措施?
2.单选题- (共3题)
2.
2005年至2010年广东省规划投资1 800亿元,重点新建、扩建5个炼油项目,5个乙烯项目,并在沿海地区集中布局建设5个石化基地,进军亚洲石化生产中心。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广东大力发展石化产业的优势条件有
①市场广阔 ②资源丰富 ③海运便利 ④技术先进
【小题2】广东将建立石化、化工园区,实行炼化一体化,引导产业向园区、沿海石化基地集聚。其主要目的是
①资源共享和追求集聚效应 ②便于污染物集中控制
③减少运费,降低成本④降低产品销售费用
【小题3】广东实现石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①采取清洁生产技术 ②提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③加强航空港、高速公路建设 ④建立原油储备和成品油储备
【小题1】广东大力发展石化产业的优势条件有
①市场广阔 ②资源丰富 ③海运便利 ④技术先进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①资源共享和追求集聚效应 ②便于污染物集中控制
③减少运费,降低成本④降低产品销售费用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④ |
①采取清洁生产技术 ②提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③加强航空港、高速公路建设 ④建立原油储备和成品油储备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4.
三江源地处青藏高原的核心部位,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地区,有“亚洲水塔”之誉。读三江源所在省区地理简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地理事物判读正确的是( )
【小题2】统计显示,1961年-2004年三江源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倾向率为0.28℃/10年,过去的50多年中,平均气温升高了超过1℃。在这一背景下,下列现象最可信的是( )

【小题1】图中地理事物判读正确的是( )
A.甲为昆仑山脉 | B.A河为长江 |
C.西宁是青海省会 | D.甲乙山脉之间是准噶尔盆地 |
A.冰川退、旱地增 | B.虫害狂、鼠速死 |
C.畜牧减、耕地增 | D.风沙减、洪涝增 |
3.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3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