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三江源地处青藏高原的核心部位,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地区,有“亚洲水塔”之誉。读三江源所在省区地理简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地理事物判读正确的是( )
A.甲为昆仑山脉
B.A河为长江
C.西宁是青海省会
D.甲乙山脉之间是准噶尔盆地
【小题2】统计显示,1961年-2004年三江源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倾向率为0.28℃/10年,过去的50多年中,平均气温升高了超过1℃。在这一背景下,下列现象最可信的是( )
A.冰川退、旱地增
B.虫害狂、鼠速死
C.畜牧减、耕地增
D.风沙减、洪涝增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4-11-21 09:17:5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同一次地震中东、西两坡相比,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大的是
坡,原因是什么?
(2)东西两坡在暴雨时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是
坡,原因是什么?
(3)图中水井处已出现的问题是
。
若继续发展下去,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4)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图中西侧的森林将被砍伐,这将会引起地下水、河水怎样的变化?
同类题2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近年来,我国部分城市遭遇暴雨时,常出现水漫街面、低洼处建筑被浸泡等内涝现象,造成交通阻塞、财物损失甚至人员伤亡。试分析这些城市暴雨成灾的原因及防灾措施。
同类题3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我国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下图为“中国泥石流、滑坡易发程度分区图”。
描述我国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在空间分布上的基本特点。
同类题4
2016年11月新疆阿勒泰地区普降特大暴雪,引发了一系列自然灾害。读下图回答问题。
(1)描述该地暴雪的空间分布特点,并解释其原因。
(2)概括图中自然灾害类型。
(3)该地自然灾害在成因上具有关联性,简要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4)任选该地一种自然灾害,说出应采取的防灾减灾措施。
同类题5
下表为2007年9月影响我国的第13号台风“韦帕”的部分资料,据此回答:
时间
17日
16时
18日
19日
19时
20日
06时
10时
19时
20时
05时
12时
台风
中心
位置
经度
123.8°
123.4°
121.6°
121.4°
119.9°
118.8°
119.4°
122.5°
纬度
24.3°
24.8°
26°
26.2°
27.6°
30.2°
34.1°
37.1°
中心气压
(百帕)
960
930
925
930
940
995
998
998
【小题1】“韦帕”的移动方向是
A.西北方向
B.先向西北,后向东北
C.东北方向
D.先向东北,后向西北
【小题2】“韦帕”势力最强的时刻出现在
A.17日16时前后
B.18日10时前后
C.18日20时前后
D.20日12时前后
【小题3】台风“韦帕”于9月19日02时登陆,其登陆地最有可能位于
A.江苏省南部
B.福建省南部
C.浙江省南部
D.台湾省北部
相关知识点
选修地理
自然灾害与防治
中国的自然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