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读我国甲、乙两个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所示的是我国 地区;乙图所示的是我国 平原地区。
(2)从土地利用方面比较甲、乙两地,完成下表。

(3)甲乙两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请指出乙地与甲地相比,其在农业生产条件方面所具有的有利与不利条件?有利: 不利: 。

(1)甲图所示的是我国 地区;乙图所示的是我国 平原地区。
(2)从土地利用方面比较甲、乙两地,完成下表。

(3)甲乙两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请指出乙地与甲地相比,其在农业生产条件方面所具有的有利与不利条件?有利: 不利: 。
2.
读遥感技术工作原理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A图中可以看出,此遥感技术所利用的运载工具是 ,这种运载工具技术采用的是 的方式对地面物体进行感知和识别,这种方式的遥感技术,对地面的分辨率是较 (高或低)的。
(2)在B图中,在这个遥感过程中,其原理是:不同的物体、不同的环境条件, 其反射或辐射的 是不同的, 装置具有识别它的能力 。
(3)上海某出租车公司在中心调度系统中快速查询本公司出租车的位置信息,所采用的技术是____(单项选择)

(1)从A图中可以看出,此遥感技术所利用的运载工具是 ,这种运载工具技术采用的是 的方式对地面物体进行感知和识别,这种方式的遥感技术,对地面的分辨率是较 (高或低)的。
(2)在B图中,在这个遥感过程中,其原理是:不同的物体、不同的环境条件, 其反射或辐射的 是不同的, 装置具有识别它的能力 。
(3)上海某出租车公司在中心调度系统中快速查询本公司出租车的位置信息,所采用的技术是____(单项选择)
A.RS | B.GIS | C.RS和GPS | D.GIS和GPS |
2.单选题- (共9题)
4.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 )
【小题2】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 )
【小题3】国家在该平原兴建了许多大规模机械化农场,从事商品粮生产。但在这里生产粮食,
不利的自然条件是 ( )
【小题4】城市P某家具厂生产的实木家具销往全国许多地方。影响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小题1】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 )
A.交通发达 | B.单位面积产量高 |
C.水热条件好 | D.人均耕地面积广 |
A.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 |
B.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 |
C.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
D.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
不利的自然条件是 ( )
A.热量条件 | B.土壤条件 | C.降水条件 | D.光照条件 |
A.原料产地 | B.消费市场 | C.廉价劳动力 | D.高技术的研发人才 |
5.
土地荒漠化是指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的发展,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图3--2--3是我国内陆某地区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形成图中地区荒漠化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小题2】20世纪50年代以来,该地区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1】形成图中地区荒漠化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位于内陆,气候干旱 | B.地球变暖,气候异常 |
C.地球运动,地形上升 | D.过度开发,水土流失 |
A.农业灌溉 | B.人口压力和人类活动不当 |
C.矿产资源开发 | D.气候异常 |
6.
【小题1】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小题2】对1985年与2005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
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回答下列小题。【小题1】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A.为商业网点选址 | 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
C.计算城市水域面积 | 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
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 | 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 |
C.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变化 | 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 |
7.
【小题1】“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小题2】“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小题3】根据江西丘陵山区自然条件的特点对“红色荒漠”进行治理工作应当先做好工作是( )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风化作用 | B.风蚀作用 | C.水蚀作用 | D.沉积作用 |
A.破坏植被 | B.过度放牧 | C.开山取石 | D.环境污染 |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 | B.农业生产加强综合开发 |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 D.彻底退耕还林 |
8.
GIS即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地图处理、数据库和空间分析等功能。GIS可以像传统地图一样,解决与“地点”“状况”等有关查询,但GIS还能进行趋势分析和复杂的模式分析,还可以用“虚拟模拟”进行预测性分析等。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已有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小题2】有的渔民已经使用GIS技术寻找鱼群,如果渔业生产普遍引进这一技术,则( )
【小题1】根据已有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预测、判断引起火灾的原因 |
B.预测森林火灾的所在地点 |
C.预测森林火灾所造成的后果 |
D.及时查明火灾地点、范围,分析火势蔓延方向,制定灭火方案 |
A.可以使渔获量持续增长 |
B.可能导致过度捕捞,使渔业资源枯竭 |
C.大幅度增加渔业生产的成本 |
D.会促进渔业生产,加大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渔民生活水平 |
9.
读下图两个不同区域,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2】下图中能正确反映乙图所示区域的农业变化趋势的是( )
【小题3】东北平原取代长江三角洲平原成为全国的“粮仓”,原因是( )。


【小题1】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壤不同 | B.热量不同 |
C.降水不同 | D.地形不同 |
A.![]() | B.![]() |
C.![]() | D.![]() |
A.人少地多,沃野千里 | B.水网密集,河湖众多 |
C.人多地少,精耕细作 | D.地球变暖,热量充足 |
10.
下图为我国部分干湿地区及农业生产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各题。

【小题1】半干旱区多是草原放牧区,湿润、半湿润区多是种植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
【小题2】导致图中区域农业发展方向不同的地理环境差异,最主要是( )
【小题3】下列关于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与对应形成原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

【小题1】半干旱区多是草原放牧区,湿润、半湿润区多是种植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
A.开发利用发展方向 | B.生活特点 |
C.经济发展水平 | D.生活条件 |
A.气候条件 | B.交通条件 |
C.土地条件 | D.历史条件 |
A.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受宗教思想的影响 |
B.从北到南,房屋进深、高度和坡度都逐渐增大——便于雨水的排泻和屋内通风纳凉 |
C.建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北方地区地价和建筑材料价格高 |
D.建同样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北方地区地广人稀 |
11.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这些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小题2】这些新出现的沙漠化土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小题1】这些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A.华南、华东和华北地区 | B.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 |
C.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 | D.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 |
A.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植被受到破坏所致 |
B.人类发展工农业生产所致 |
C.是降水减少,蒸发加剧的结果 |
D.是气候干旱,沙丘不断向农牧业地区推进的结果 |
3.选择题- (共5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