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第十九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质量调研考试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2269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3/18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我国设立的第九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是我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材料一 下图是山西省交通、矿产、主要城市分布概况图。

材料二 下图为煤矸石及粉煤灰综合利用产业链示意图。

(1)山西省除煤炭外,还应大力发展电力、________、机械、化工、____________等工业部门。
(2)根据材料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煤矸石和粉煤灰的综合利用产生的综合效益有哪些。
(3)请结合所学知识,为山西省实现资源型经济的全面转型出谋划策。
(4)从减少SO2排放的角度提出该工业区的综合整治措施(至少三点)。
2.
我国跨世纪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读下图“我国四大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填出四大工程的名称: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 工程,属于能源调配的是    工程和 工程,属于交通设施建设的是     工程。
(2)四大工程中,沿线气候变化最显著的是 工程,所经过的地区全部位于同一地形区的是    工程。
(3)四大工程建设有利于我国东西互补、南北共济、资源共享,请写出我国水资源、能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
水资源分布的南北差异:
能源供需的东西差异:
经济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
(4)四大工程中,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积极影响的工程是:
 ,它们对上海的积极影响是:
(5)很多专家认为,跨流域调水包括南水北调并不能彻底解决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你认为还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2.单选题(共14题)

3.
下图示意“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产与生态定位”。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方向是 (  )
A.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
C.大规模机械化,建成商品粮基地
D.退耕还林(草),发展舍饲养殖
【小题2】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 (  )
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 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 ④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4.
读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和我国东北部工业区比较图,回答下题。

【小题1】两工业区的主导因素相同,均为()
A.便利的海运B.接近原料和能源
C.先进的科技D.广阔的市场
【小题2】两个工业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不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美国东北部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B.中国东北部为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发展了季风水田农业
C.美国东北部本着面向城市市场的原则,发展乳畜业
D.中国东北部本着支援全国的原则,种植了大豆
5.
左图示意北美五大湖地区主要工业喊市分布,右图示意底特律人忸数量变化。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18世纪末,底特律成为交通枢纽的主导交通条件是
A.水运B.高速公路C.铁路D.航空
【小题2】底特律人口迅速增长时期的主导产业是
A.航运业B.造船工业C.汽车工业D.第三产业
【小题3】底特律发展汽车工业有利的条件有 ①先进的科学技术 ②丰富的煤和铁 ③便捷的水运④充足的劳动力 ⑤新兴的市场需求 ⑥丰富的原材料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⑥D.①⑤⑥
【小题4】底特律走向破产的原因有 
①石油危机    ②他国汽车产业的冲击  ③高速公路的发展  ④劳动力的减少 
⑤市场需求的减少  ⑥第三产业的发展    ⑦产业结构的单一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⑦D.①⑥⑦
6.

   广西某县曾经“多山少林”,当地政府鼓励农民种植果树,积极发展“猪—沼—果”三位一体生态农业,现在已是绿水青山的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右图示意该县三位一体生态农业生产模式。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该县生态农业模式的主导产业是
A. 果树种植 B. 沼气制取 C. 农业观光 D. 生猪养殖
【小题2】发展“猪—沼—果”三位一体生态农业有利于
①把握市场信息,降低交易成本 ②节省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③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④实现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7.
下图为某市循环经济示范区体系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的a、b、c分别代表(    )
A.自然、市场、资源B.资源、市场、自然
C.自然、资源、市场D.资源、自然、市场
【小题2】该循环经济示范区体系中(    )
A.钢铁、石化等部门的污染物被完全回收 利用,真正实现了零排放
B.海水淡化的副产品浓盐海水再回归大海,以保障海洋生态环境不被破坏
C.中水等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是该示范区的突出特色
D.该示范区运输总量虽大,但多以中小型货物运输为主
8.

   棕地是指废弃或半废弃的前工业和商业用地与设施。德国东北部的卢萨蒂亚地区,19~20世纪采矿业发展迅速,20世纪90年代矿区纷纷关闭,形成一系列棕地。2000年起,德国对该地区进行棕地整治——回填矿坑,恢复森林,建设人工湖,开发新型居住区,发展工业旅游。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卢萨蒂亚棕地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
A. 人口锐减 B. 资源耗竭 C. 产业升级 D. 生态恶化
【小题2】德国整治卢萨蒂亚棕地的首要任务是(  )
A. 改善生态环境 B. 优化交通布局 C. 发展旅游产业 D. 促进商业发展
【小题3】下列城市中,最适合推广卢萨蒂亚棕地整治模式的是(  )
A. 甘肃玉门 B. 福建厦门 C. 辽宁鞍山 D. 湖北武汉
9.

   豆腐自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以来,它的生产和饮食风俗在中国历史上不断发展传播。豆腐的主要原料是大豆,生产豆腐的第一道工序是泡豆,它的时长关系到豆腐的产量和质量。时间太短,豆粒不易磨细,豆蛋白溶出少;时间太长,豆粒会发酵变酸。下图示意中国历史时期豆腐生产中心分布(大陆分为甲至戊五大地区).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推断福建豆腐生产中心出现时期较早的主要成因是(    )
A.水质较好B.土壤肥沃
C.人口迁移D.地缘优势
【小题2】造成南北方泡豆时长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光照B.气温
C.市场D.技术
【小题3】豆腐烹饪方式存在地区差异,有的以驱寒的煨、炖、煲为主,有的则制成方便携带的饼类,这两种代表性烹饪方式分别出现在(    )
A.甲、戊B.乙、甲
C.丁、乙D.戊、丙
10.
图示是“我国东、中、西部部分指标占全国比重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反映出制约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是
①人才缺乏
②交通落后   
③资源短缺
④外商投资少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小题2】下列措施中,对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见效最快的是
A.加大铁路建设力度B.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C.加大资源开发力度D.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11.
我国“十一五”规划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所划分功能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范围B.各区域内部的特征完全一致
C.各区域间都有十分明确的界线D.各区域开发政策和措施完全一样
【小题2】这种划分主要体现了区域间的(  )
A.整体性B.差异性C.开放性D.阶段性
【小题3】下列区域中,属于禁止开发区的是(  )
A.黄淮海平原B.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C.长江三角洲D.云贵高原
12.
下图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同时期人均GDP年均增长率变化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大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的特征有(  )
①东部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一直领先全国
②中部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呈加快的态势
③1978—1990年,东中西三大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相同
④1978—1990年,西部地区与全国的人均GDP年均增速最接近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小题2】1978-2015年我国人均GDP年均增速变化反映了(  )
①改革开放对东中西部的影响呈现区域差异性
②基础设施的改善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不断加快
③全国人均GDP年均增速主要取决于中西部增速
④21世纪以来,三大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格局发生了变化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13.
我国分为三大自然区,地理学家把东部的四个地区: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合并为一个自然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东部四个地区合并为一个自然区,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A.都完全属于太平洋流域B.地形都为平原
C.都受到夏季风的影响D.都强烈地受到冬季风的影响
【小题2】东部四个地区内部差异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水分B.光照C.地形D.热量
【小题3】有关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季风区风是大地的唯一“雕刻大师”
B.西北干旱区水是景观的唯一“构建者”
C.青藏高原区冰川是大地的主要“塑造者”之一
D.秦岭是三大自然区的重要分界线
14.
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盖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如下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降雨量
(mm)
降雨
强度
混交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径流
量(L)
泥沙量
(kg)
径流
量(L)
泥沙量
(kg)
径流
量(L)
泥沙量
(kg)
径流
量(L)
泥沙量
(kg)
33

111
0.1
155
41.3
153
4.7
154
18
14
很强
29
0.5
327
39.4
71
0.8
212
25
19

28
0.3
113
1.2
51
0.4
52
0.6
 
【小题1】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  )
A.混交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B.混交林地 油松幼林地 坡草地 荒草地
C.混交林地 油松幼林地 荒草地 坡耕地
D.混交林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坡耕地
【小题2】下列判断中,符合该地情况的是(  )
①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 ②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 ③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 ④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15.
西部地区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占全国的72%,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占全国的39%。读西电东送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西电东送可以缓解东部地区日益严重的环保压力,主要是因为(  )
A.西电东送使电价升高,东部地区用电量减少
B.西电东送使电价降低,使用环保电器增多
C.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煤炭输入量减少
D.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工业成本降低,有能力改善环境质量
【小题2】西电东送是把西部地区的水电和坑口电站的电能输往东部地区,图中坑口电站(火电站)分布较多的是(  )
A.ADB.CDC.DED.AE
【小题3】近年来,山西也存在拉闸限电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① 山西的常规能源缺乏  ② 山西的发电量满足不了当地的需求
山西的用电量大增    ④ 山西的电力大量输出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6.
下图为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输水线路纵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与图中输水线路的bc段相比,ab段具有的特征是
A.可自流引水B.水位落差小C.两岸多山地D.需要逐级提水
【小题2】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可以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
②有利于改善丙地大运河航运条件
③调至戊段可以自流引水
④可缓解戊地的用水紧张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选择题(共5题)

17.

扩句

①焰火构成图案。

②保护区生长着银杉树。

18.

扩句

①焰火构成图案。

②保护区生长着银杉树。

19.

扩句,至少扩三处。

①音乐吸引着观众。

②松脂包裹住小虫。

20.

扩句,至少扩三处。

①音乐吸引着观众。

②松脂包裹住小虫。

21.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滑轮组中,所有滑轮的质量都相同,在FA和FB的作用下,重物A、B分别以相同的速度匀速上升.已知FA:FB=3:2,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重物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