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2196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20/1/3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和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槟榔喜高温多雨,当气温低于5℃时植株开始出现冻害,要求降水充足且分布均匀,忌积水,生长于海拔300米以下的南坡、东南坡。微风有利于花粉的传播,但强风则对槟榔有害。槟榔是中国四大南药之一,是历代医家治病的药果。海南岛是我国槟榔主产区,总产量占全国的95%,是海南省的第二大经济作物。下图为海南岛槟榔产地分布图。


材料二:近几年,“海南槟榔湖南加工”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海南人要吃到加工的槟榔制品基本来自于湖南。在我国,槟榔消费主要集中在海南、湖南、湖北、广东和上海等地。

(1)评价海南岛东南部种植槟榔的自然条件。
(2)你是否赞成未来“海南槟榔海南加工”,说明原因。
2.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略图,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图中山脉对附近河流的影响。
(2)分析额尔齐斯河的主要水文特征。
(3)结合自然环境特征,简述该地主要的农业生产类型。
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一站,攀枝花,阳光+水果,从春季到冬季,甜美飘香”;“下一站,攀枝花,阳光+康养,从青年到老年,快乐共享”。这是2017年攀枝花市投放到成都双流机场的灯箱广告词。钢铁工业是攀枝花市的主导工业部门。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攀枝花的水果也已经销售到全国乃至国外。



(1)简述攀枝花发展钢铁工业的主要区位条件。
(2)说明攀枝花水果产业的特色及优势自然条件。
(3)水果及康养产业的发展对攀枝花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2.单选题(共9题)

4.
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小题2】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③④
【小题3】仅从气候方面考虑,乙岛盐场适宜分布在岛屿的
A.东部沿海B.西部沿海
C.南部沿海D.北部沿海
5.
玉米喜光,生长期需水量大。近年来玉米已经成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其中近一半种子来自河西走廊的玉米制种基地。玉米制种是指生产已经培育成功的玉米种子并进行筛选储存。下图为河西走廊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河西走廊发展玉米制种的气候优势不包括
A.夏季光照充足B.气温日较差大C.生长期降水足D.收获期晴天多
【小题2】种子收获后须及时晾晒干燥,河西走廊玉米种子适宜的晾晒场地是
A.戈壁荒滩B.公路路面C.建筑屋顶D.草原牧场
【小题3】制约河西走廊玉米制种种植规模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水源C.科技D.市场
6.
下图为2017年某省(区)水运旅客运输量(万人)逐月累计统计。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据图可知,该省(区)水运旅客运输量
A.第四季度各月相同
B.9月约是6月2倍
C.占客运总量比重大
D.夏季较其他季节多
【小题2】据材料信息推测,该省区河流冰期约为
A.3个月B.4个月C.6个月D.9个月
【小题3】该省(区)是
A.吉林省B.四川省C.河北省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7.

   半边房(下图)是陕西关中地区的特色民居之一,当地盛传“乡间房子半边盖。省工省钱省木材,遮风避雨又御寒,肥水不留外人田”的说法,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半边房门前种植落叶阔叶树可能是为了(  )
A.春季防风固沙B.夏季遮荫纳凉C.秋季截水增湿D.冬季挡风遮雨
【小题2】这种居住景观的地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
A.水稻、小麦B.小麦、谷子C.谷子、青稞D.青稞、玉米
8.
石漠化是指地表植被遭破坏,土壤遭侵蚀、基岩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下图是贵州省清镇王家寨小流域石漠化随坡度、坡向分布概率统计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潜在”石漠化出现的坡度一般在
A.5°~10°B.10°~15°C.15°~30°D.35°~40°
【小题2】南坡极强度石漠化景观分布概率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A.坡度陡B.土层薄C.气温高D.降水多
【小题3】造成贵州省石漠化严重的主要自然原因有
①位于非季风区,气候干旱 ②地形崎岖,流水侵蚀作用强
③毁林开荒,植被破坏严重 ④喀斯特地貌广布,土层较薄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9.
读“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①③两大资源调出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
①荒漠化 ②水土流失 ③土壤盐碱化 ④空气污染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小题2】对上述跨区域资源调配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跨区域资源调配的前提是市场需求
②资源调配有利于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③改善了调入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④提高了调出区的资源保护意识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10.

   “秋天,是水稻丰收的季节,秋分后的黑土地上垛满需要晾晒两周的稻谷。独特的土壤、气候条件,使水稻中决定营养成分的干物质积累丰富。脱壳后,米粒饱满坚硬,色泽清白透亮。这是中国最好的稻米,需要经过138天漫长的生长期。”这是著名美食节目《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关于黑龙江五常大米的描述。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黑龙江五常大米成为全国最好的稻米的优势条件是
①热量充足  ②生长期长,有机质丰富  ③光照充足  ④土壤肥沃,使用的化肥少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小题2】促使黑龙江五常由“种稻禁区”转变为全国最好的稻米产区的自然原因是
A.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
B.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C.全球气候变暖
D.优良水稻品种的引入和培育农田
11.

   某出租车司机遇一男子抢劫,搏斗之中,司机弃车逃生。该男子把车开走,司机随即报警。110指挥中心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很快确定出出租车的行驶轨迹和方向,并推断出最佳拦截地点。随后,110指挥中心通知最近的警车进行拦截。大约1小时后,民警将该男子抓获。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110指挥中心在这次警情处理中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A.仅有GISB.RS 和GPS
C.GPS 和GISD.RS和GIS
【小题2】这次警情处理中地理信息技术的最终作用是
A.指挥调度警务B.提供决策信息
C.收集地理信息D.查询地理信息
12.

   蜂农为了“追花夺蜜”,往往要不停地迁徙放蜂,下图示意我国东线放蜂线路。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放蜂区域
A.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区
B.高原面积占一半以上
C.东西差异显著,南北差异较小
D.土壤肥力由南向北呈下降趋势
【小题2】影响蜂农迁徙放蜂的最主要因素可能是
A.光照B.气温C.降水D.市场
【小题3】蜂农沿图示路线放蜂途中最可能遇到
A.在闽粤遇山洪冲走蜂箱B.在皖南遇梅雨滴蜜无收
C.在华北遇干旱蜜源减少D.在东北遇初霜蜜蜂挨冻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