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材料一 2007年12月14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长沙)株(株洲)潭(湘潭)城市群为“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落实了国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方针和中部崛起战略,推动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其中武汉和长沙是各城市圈(群)的经济中心。
材料二两城市圈(群)经济发展空间分布简图

(1)A所在地形区是 平原,该平原地区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主要经济作物是 。
(2)城市乙是 市,请分析该城市形成与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
(3)图中连接两大经济中心的铁路干线是 。甲城市是长株潭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之一,甲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4)简述该区经济重要增长极的分布特点 。
材料一下图为某地区平均年温差图。

材料二下表为上图①②③④四地中某一城市的气温、降水资料。
月份 | 气温(℃) | 降水(mm) | 月份 | 气温(℃) | 降水(mm) |
1 | -1.6 | 77 | 7 | 24.0 | 89 |
2 | -0.5 | 58 | 8 | 23.2 | 77 |
3 | 3.8 | 87 | 9 | 19.2 | 82 |
4 | 10.4 | 95 | 10 | 13.0 | 67 |
5 | 16.3 | 101 | 11 | 4.9 | 78 |
6 | 21.7 | 117 | 12 | -0.5 | 68 |
(1)描述该地区中部等年温差线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2)依据材料二信息写出其气温、降水特征,并判断所属城市。

(1)土地租金的高低取决于 和 。
(2)市中心应为图中A、B、C中的________,这里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应为_______区,因为这里接近最大的_____ __,故租金最___ ____。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图中的_______。
(3)图中城市功能区中,住宅区最适合的是_______区(填字母),因为这里既有利于_________,又方便__________。
材料一 西南地区包括川、滇、黔、渝、桂三省一区一巿,大西南还包括西藏自治区。西南地区地处内陆边疆,少数民族分布集中,腹地广阔、资源丰富,是极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但是交通一直是制约其经济发展的突出因素。
材料二 下图为西南地区简图。

材料三 滇藏铁路为规划中青藏铁路的延长线。线路沿德姆弄巴而下,跨越尼洋曲,溯雅鲁藏布江而上,经米林、朗县、加查、桑日、泽当、贡嘎,沿拉萨河至拉萨,全长573.3千米。滇藏铁路为单线铁路,其昆明到大理段在进行复线改造,左贡到拉萨段与川藏铁路共线。
(1)修建滇藏铁路的最大障碍是 ,滇藏铁路修建的决定性因素是 。
(2)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分析滇藏铁路修建的意义。
(3)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北部湾经济区突出的区位优势。
2.选择题- (共4题)
—她感冒了。
—她应该多喝些温水。
—What's {#blank#}1{#/blank#} {#blank#}2{#/blank#} {#blank#}3{#/blank#} her?
—She {#blank#}4{#/blank#} a {#blank#}5{#/blank#}.
—She {#blank#}6{#/blank#} drink some {#blank#}7{#/blank#} {#blank#}8{#/blank#}.
—她感冒了。
—她应该多喝些温水。
—What's {#blank#}1{#/blank#} {#blank#}2{#/blank#} {#blank#}3{#/blank#} her?
—She {#blank#}4{#/blank#} a {#blank#}5{#/blank#}.
—She {#blank#}6{#/blank#} drink some {#blank#}7{#/blank#} {#blank#}8{#/blank#}.
【查阅资料】:
①在同等条件下,碳分子筛对不同气体的吸附强度不同,如图2所示;
②碳分子筛可以再生,能重复使用.
【查阅资料】:
①在同等条件下,碳分子筛对不同气体的吸附强度不同,如图2所示;
②碳分子筛可以再生,能重复使用.
3.单选题- (共3题)

【小题1】该现象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地价高低 | B.环境质量 |
C.交通条件 | D.建筑技术水平 |
A.工业区 | B.中心商务区 |
C.住宅区 | D.行政中心区 |
A.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 | B.人口数量昼夜差别不大 |
C.建筑物高大、稠密 | D.它是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 |

【小题1】位于老城区东南的码头选址考虑因素是
A.码头位于河流凸岸,不易淤积 |
B.码头位于河流凹岸,不易淤积 |
C.码头对面有沙洲,利于避风 |
D.码头受水流冲击小,航行安全 |
A.实现各类交通有效衔接 |
B.减轻城镇人口压力 |
C.拉动城镇向西迅速扩展 |
D.完善区域城镇体系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4道)
单选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