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4题)
①这是公民积极行使监督权的体现 ②公民自觉履行了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 ③这是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④举报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2.诗歌鉴赏- (共1题)
汉江临眺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小题1】颈联中的“浮”和“动’,用得极为精妙,请结合诗意赏析。【小题2】王维这首五言律诗生动地描绘出江汉的自然景色,诗人在写景方面使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回答出两种并结合诗的内容具体说明。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朱建论[1]
(清)戴钧衡
小人之于君子也,必多方交之。一与之交,则其势不能中绝。交之既深,则有事或且为小人用。此其道在严之于先,不可稍有苟且之心,而又能持之艰难困苦之中,小人之计,乃不得间而入。汉平原君朱建,史称其刻廉刚直,行不苟合,义不取容。辟阳侯欲知建,建不肯见。其气节亦可谓卓卓者矣。乃居母丧,贫不能备服具,辟阳侯奉百金裞[2],受之不辞。夫受人之德,必有以报;受不义之思,其报之也,亦必将出于不义。以不义为小人谋,则不至于自杀其身不已。朱建受金,故遇辟阳侯之难,不得不求为之脱。既为辟阳之客,闻文帝追案,不得不自刎。
呜呼!以百金之故,丧失名节,遂杀其身,士君子取与之间,宜何如哉?不惟是也。孔子曰:“丧事,称家之有无。有,毋过礼;无,则敛手足形,悬棺而窆。”建果贫也,服具不备可也。受金治丧,贤者不为也。然则建即终不不为辟阳之客,而受不义之金以营丧,是污其亲以不义也。不惟不廉,亦不孝实甚。
且辟阳侯不奉于建也,谁使之哉?建之友陆生也。君子之于友也,曲成其美,不陷以恶。辟阳奉裞陆生当为辞而却之;不然,于其受也,责而归之。而乃教辟阳故陷建于不义,何哉?吾意建平日所称廉不苟者,皆饰行欺世。贾欲有以尝之,故藉辟阳以验其真伪,否则知其伪而故以败之。不然,则欲藉以成其名,而不意建之果受之也。夫人惟无名于世,世亦无所短长。苟孑孑[3]自好,著声称于时,则人所以尝试之者百端,稍有不诚,未有不败者也。
建之初不见辟阳也,知其为小人,不可近也。既百金,亦知其不可受,而特困于贫
窘不得已,且以为受之有名,未必遽伤义也。不知天下之貌为君子,著行立节,而卒至一败涂地不可赎者,皆此“不得已”之情,与未必遽伤于义之念误之。夫苟以义衡之,亦乌在其不得已也。注释:[1]朱建:西汉人,原本是刚直正廉洁之士.后因其母丧无钱,接受辟阳侯审食其馈赠,审本是奸党,文帝时被杀,朱建曾为审说情,受牵连自杀。[2]裞(shui):赠给死者的衣被。[3]孑孑:才能、人品等特立、出众。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乃不得间而入:空隙 |
B.贫不能备服具:办丧事的用具 |
C.于其受也,责而归之责:负责 |
D.贾欲有以尝之:尝试-- |
A.辟阳侯欲知建,建不肯见 不惟不廉,亦不孝实甚 |
B.以不义为小人谋,则不至于自杀其身不已 而乃教辟阳故陷建于不义 |
C.且以为受之有名,未必遽伤义也 辟阳侯奉百金裞,受之不辞 |
D.建果贫也,服具不备可也 夫苟以义衡之,亦乌在其不得已也 |
A.朱建原本瞧不起辟阳侯这样的小人,当初辟阳侯笼络他时,朱建不肯与之相见。 |
B.朱建对待小人辟阳侯能“严之于先”,又能在艰难困苦中坚守,但他常怀苟且之心,最后落得丧失名节,自刎而死。 |
C.治丧的原则,富有的也不可过礼,贫困的就可以薄葬。但朱建收了不义之财葬其亲,本身就有错。 |
D.朱建平素所谓“廉直不苟”,只是一种“饰行欺世”,像这种人没有不落败的,这也是向社会上一些伪君子发出的警告。 |
4.材料作文- (共1题)
每年两会期间,文体明星、政府官员都被层层包围,采访提问,而那些科学家委员却无人问津,备受冷落,就是像启动我国探月工程的栾恩杰院士、嫦娥一号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叶培建院士等大牌科学家都几乎没有人认识。
有人对某市1180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将来从事职业中,排名第一位的是企业家和老板,第二位是文体明星,科学家排第七,仅比工人和农民靠前一点。
以上所说的事情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你根据以上的材料并结合自己的经历见闻和认识作文。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5.语言表达- (共1题)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材料作文:(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