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28分)
材料一:“三路飞架东西获双赢”。据新华社记者报道,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西电东送的三大通道:北路通道送电勇力达250万千瓦;中路通道现在的送电能力达120万千瓦,2005年后将逐年增加至300万千瓦以上;南路通道送电能力达300万千瓦,我国东部地区缺电情况得到明显缓解。
材料二:红水河是中国重要的水电基地之一,为水力资源的“富矿”,目前已建有天生桥一级、二级水电站、岩滩水电站、大化水电站及百龙滩水电站等五个大型水电站。
材料三:西电东送的三条路线示意图如下:

(1)三条送电线路的终点都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其中:
A是 工业基地,B是 工业基地;C是 工业基地。(3分)
(2)北路送电路线输送的是火电,它是将 、内蒙古等省区的丰富 资源转化成电能输出,这种做法与传统的运输方式相比有哪些优越性?(6分)
(3)中路送电线路主要输送水电,它主要将 (河流)水电通过超高压电网输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中路送电线路主要输送水电。该能源供应地的电力开发对长江上游地区经济发展有哪些有利之处?(7分)
(4)南路输送的水电主要来自红水河(珠江支流)上游。2001年6月18日,装机容量420万千瓦,年发电量156.7亿千瓦时的我国第二大水电站水电站主体工程正式开工。红水河的长度只有几百千米,为什么水能却十分丰富?(4分)
(5)西电东送对东西部地区发展各有什么益处?(8分)
材料一:“三路飞架东西获双赢”。据新华社记者报道,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西电东送的三大通道:北路通道送电勇力达250万千瓦;中路通道现在的送电能力达120万千瓦,2005年后将逐年增加至300万千瓦以上;南路通道送电能力达300万千瓦,我国东部地区缺电情况得到明显缓解。
材料二:红水河是中国重要的水电基地之一,为水力资源的“富矿”,目前已建有天生桥一级、二级水电站、岩滩水电站、大化水电站及百龙滩水电站等五个大型水电站。
材料三:西电东送的三条路线示意图如下:

(1)三条送电线路的终点都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其中:
A是 工业基地,B是 工业基地;C是 工业基地。(3分)
(2)北路送电路线输送的是火电,它是将 、内蒙古等省区的丰富 资源转化成电能输出,这种做法与传统的运输方式相比有哪些优越性?(6分)
(3)中路送电线路主要输送水电,它主要将 (河流)水电通过超高压电网输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中路送电线路主要输送水电。该能源供应地的电力开发对长江上游地区经济发展有哪些有利之处?(7分)
(4)南路输送的水电主要来自红水河(珠江支流)上游。2001年6月18日,装机容量420万千瓦,年发电量156.7亿千瓦时的我国第二大水电站水电站主体工程正式开工。红水河的长度只有几百千米,为什么水能却十分丰富?(4分)
(5)西电东送对东西部地区发展各有什么益处?(8分)
2.
20世纪90年代前期,在祖国大陆的台资企业以制鞋、灯饰、家具等为主;而到中期计算机外设部件则成为主导投资产业。2000年以来,开始将笔记本电脑和集成电路等产业转移至祖国大陆。根据以上材料及台商对大陆投资的地区分布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从产业部门上看,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的变化过程是:
【小题2】从投资地域上看,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的变化过程是:
【小题3】关于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由于产业外移,台湾经济有了产业升级的空间和机会②不可能在祖国大陆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③生产的产品完全用于外销 ④随着对祖国大陆投资的增加,台商出现了投资定居倾向 ⑤台商赴祖国大陆投资的主要动力是内地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土地资源和广阔的市场

【小题1】从产业部门上看,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的变化过程是:
A.劳动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 |
B.高科技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
C.资金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 |
D.劳动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 |
A.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珠江三角洲、福建沿海转向长江三角洲 |
B.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长江三角洲、福建沿海转向珠江三角洲 |
C.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转向福建沿海 |
D.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福建沿海、长江三角洲转向珠江三角洲 |
①由于产业外移,台湾经济有了产业升级的空间和机会②不可能在祖国大陆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③生产的产品完全用于外销 ④随着对祖国大陆投资的增加,台商出现了投资定居倾向 ⑤台商赴祖国大陆投资的主要动力是内地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土地资源和广阔的市场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④⑤ | D.②③⑤ |
2.单选题- (共7题)
3.
【小题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地理意义表现在:
【小题2】有关②地说法正确的是:
下图为“沿106.5°E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地理意义表现在:
A.是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 |
B.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
C.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
D.是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界线 |
A.与①地气候类型相同 | B.与①地相同,以水田为主 |
C.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 D.盆地地形,比①地太阳辐射量多 |
4.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土地利用状况图”,读图完成各题。

【小题1】该区域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的原因主要是 ( )
【小题2】区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将使区域内 ( )

【小题1】该区域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的原因主要是 ( )
A.土壤更肥沃 | B.热量更丰富 | C.地形更平坦 | D.水源更充足 |
A.年总蒸发量减少 | B.地下径流减少 | C.年降水量减少 | D.自然灾害增多 |
5.
下图是“某城镇用地布局规划方案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在该方案中,工业区地势平坦、位于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影响其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该城市所在区域的:
【小题2】从总体上看,该城镇:
①没有农业活动 ②以非农业活动为主
③是周围乡村地域发展的基础和依托 ④带动周围乡村地域的发展
【小题3】从空间分布形式看,规划工业区表现为:

【小题1】在该方案中,工业区地势平坦、位于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影响其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该城市所在区域的:
A.自然地理条件 | B.城市化水平 |
C.区域的开放程度 | D.区域的对外联系 |
①没有农业活动 ②以非农业活动为主
③是周围乡村地域发展的基础和依托 ④带动周围乡村地域的发展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A.面状 | B.线状 | C.点状 | D.岛状 |
6.
图示是“我国东、中、西部部分指标占全国比重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反映出制约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是
①人才缺乏
②交通落后
③资源短缺
④外商投资少
【小题2】下列措施中,对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见效最快的是

【小题1】图中反映出制约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是
①人才缺乏
②交通落后
③资源短缺
④外商投资少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A.加大铁路建设力度 | B.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
C.加大资源开发力度 | D.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
7.
读“倒U形区域发展规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示区域发展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从全国来看,目前我国仍处于图中哪一阶段( )
【小题1】关于图示区域发展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以工业化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
B.②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
C.③是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
D.①—②—③体现了不平衡—平衡—不平衡 |
A.① | B.② | C.③ | D.①②③ |
8.
读“我国某省三次产业结构变化情况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省可能是:
【小题2】从该省的产业结构变化来看:

【小题1】该省可能是:
A.辽宁省 | B.江苏省 | C.台湾省 | D.云南省 |
A.区域经济已达到较高的水平 | B.第二产业的产值不断下降 |
C.农业产值一路下滑 | D.产业比重波动太大,对经济发展不利 |
9.
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流域1973-2002年部分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关于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以下土地利用类型中,其面积前后期变化能反映流域生态状况由退化趋于好转的是
①林地 ②灌丛草地 ③建设用地 ④裸岩地

【小题1】关于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前期增加后期减少的是林地 |
B.增幅和减幅均最大的是灌丛草地 |
C.前期减少幅度最大的是旱地 |
D.整个时期耕地总体上是减少的 |
①林地 ②灌丛草地 ③建设用地 ④裸岩地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7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