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读我国北方某区域发展的三个阶段略图,完成下列要求。

(1)第Ⅰ阶段,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该地区在第Ⅱ阶段经济发展迅速,试分析该阶段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2)试简述第Ⅲ阶段城市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城市环境问题。

(1)第Ⅰ阶段,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该地区在第Ⅱ阶段经济发展迅速,试分析该阶段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2)试简述第Ⅲ阶段城市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城市环境问题。
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读图乙说出洞庭湖面积变化的趋势,及其主要原因。
(2)洞庭湖是我国重要的湖泊湿地。洞庭湖面积的这种变化,将严重削弱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生态价值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经济价值。
下图图甲是20世纪80年代洞庭湖示意图。图乙是洞庭湖1825一2006年间同水位湖面面积变化柱状图。

(1)读图乙说出洞庭湖面积变化的趋势,及其主要原因。
(2)洞庭湖是我国重要的湖泊湿地。洞庭湖面积的这种变化,将严重削弱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生态价值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经济价值。
3.
读田纳西河流域地形示意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田纳西河流域的水力资源和矿产资源(煤、铁、铜等)十分丰富。20世纪30年代,该流域由于长期缺乏治理,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暴雨成灾,洪水为患,成为美国最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经过综合开发和治理,根治了洪灾,农林牧渔业、工业和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1)综合开发和治理后,田纳西河建立了相对完整的基础工业体系,你认为其工业发展的主要资源条件是什么?
(2)A、B两地的土地利用方式不同,其中适宜发展种植业的是__________,请简述其原因。

材料 田纳西河流域的水力资源和矿产资源(煤、铁、铜等)十分丰富。20世纪30年代,该流域由于长期缺乏治理,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暴雨成灾,洪水为患,成为美国最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经过综合开发和治理,根治了洪灾,农林牧渔业、工业和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1)综合开发和治理后,田纳西河建立了相对完整的基础工业体系,你认为其工业发展的主要资源条件是什么?
(2)A、B两地的土地利用方式不同,其中适宜发展种植业的是__________,请简述其原因。
4.
南水北调第三次建委会确定的工程建设目标是:东线一期工程建设目标为2013年通水;中线一期工程建设目标为2013年主体工程完工,2014年汛后通水。读“南水北调输水路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东线方案主要缓解我国水资源最短缺的地区(自北向南)是海河、_______河、_______河三大流域用水紧张的状况。
(2)三条线路中,水质最好的是_______ 线工程。
(3)解决华北地区缺水问题,除跨流域调水外,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1)东线方案主要缓解我国水资源最短缺的地区(自北向南)是海河、_______河、_______河三大流域用水紧张的状况。
(2)三条线路中,水质最好的是_______ 线工程。
(3)解决华北地区缺水问题,除跨流域调水外,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2.单选题- (共10题)
5.
读黄河流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黄河流域和治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关于黄河流域自然地理特征的正确叙述是( )

【小题1】有关黄河流域和治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下游河段梯级开发 | B.中游河段兴修防洪水堤 |
C.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 | D.下游注意水土保持 |
A.降水集中在春夏季节 |
B.流域内煤炭、石油和水能等能源资源十分丰富 |
C.黄土高原由黄河冲积而成 |
D.中游地区植被覆盖率高 |
6.
我国东北玉米带与美国玉米带、乌克兰玉米带并称为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结合如图,回答问题。

【小题1】与美国、乌克兰的玉米种植相比,我国东北的玉米生产
【小题2】要实现我国东北黄金玉米带的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

【小题1】与美国、乌克兰的玉米种植相比,我国东北的玉米生产
A.家庭农场为主,规模小 | B.科技投入少,国际市场竞争力不足 |
C.商品率高,大部分用于出口 | D.区域专业化和机械化水平高 |
A.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 B.增施有机肥,以提高玉米产量 |
C.秸秆焚烧还田,增加土壤肥力 | D.延长玉米产业链,提高玉米的附加值 |
7.
下图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典型模式。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四个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共同特点是( )
【小题2】以上四个地区城市化过程中都会出现的问题是( )

【小题1】四个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共同特点是( )
A.外来资金支持城市化 | B.工业化带动城市化 |
C.政府投资促进城市化 | D.人口迁移导致城市化 |
A.资源短缺 | B.劳动力短缺 | C.环境质量下降 | D.农产品供应不足 |
8.
下图为“工业化发展不同阶段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劳动力比例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a、b、c三条曲线,表示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劳动力比例变化对应曲线的是( )
【小题2】从各产业劳动力的比例情况看,我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是( )

【小题1】图中a、b、c三条曲线,表示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劳动力比例变化对应曲线的是( )
A.c、b、a | B.a、b、c |
C.b、c、a | D.c、a、b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9.
下图是“某旅友暑期骑行途经地点的手机截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
A. 长江流域 B. 江西省
C. 江南丘陵地区 D. 珠江三角洲地区
【小题2】该旅友骑行过程中可能遭遇的风险是( )
A. 临近海洋,易遭遇海啸 B. 气温高,易中暑
C. 海拔高,易发高原反应 D. 人烟稀少,易迷路
【小题3】记录旅友骑行途经地点位置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GPS B. GIS C. RS D. 数字地球

【小题1】图中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
A. 长江流域 B. 江西省
C. 江南丘陵地区 D. 珠江三角洲地区
【小题2】该旅友骑行过程中可能遭遇的风险是( )
A. 临近海洋,易遭遇海啸 B. 气温高,易中暑
C. 海拔高,易发高原反应 D. 人烟稀少,易迷路
【小题3】记录旅友骑行途经地点位置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GPS B. GIS C. RS D. 数字地球
10.
21世纪前20年是我国中西部地区承接东南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对于东南部企业来说,产业转移可以( )
①摆脱企业成本不断上升的“瓶颈”
②集中资金进行产业升级
③占有中西部蓬勃发展的市场
【小题2】中西部在承接东南部产业转移时( )
①要警惕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转移
②要鼓励引进高耗能、高耗水的产业
③要降低“进门”产业的选择标准
④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小题1】对于东南部企业来说,产业转移可以( )
①摆脱企业成本不断上升的“瓶颈”
②集中资金进行产业升级
③占有中西部蓬勃发展的市场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②③ |
①要警惕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转移
②要鼓励引进高耗能、高耗水的产业
③要降低“进门”产业的选择标准
④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11.
秦淮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淮线将我国东部季风区划分为南方和北方。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秦淮线说法错误的是
【小题2】我国南方的腌制品多偏向肉类,北方的腌制品多偏向蔬菜,造成腌制品“南肉北素”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小题1】下列关于秦淮线说法错误的是
A.是我国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
B.是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
C.是我国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
D.相当于我国年均降水800mm等降水量线 |
A.南北气候差异 | B.南北物产差异 |
C.饮食习惯不同 | D.食用盐种类不同 |
12.
【小题1】“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小题2】上述情况反映了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的影响是( )
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属于我国丘陵山区,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水土流失严重,造成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故称为“红色荒漠”。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过度放牧 | B.开山取石 |
C.滥伐森林 | D.环境污染 |
A.使环境更不稳定,更易引发自然灾害 | B.产生新的环境,更不易引发自然灾害 |
C.使环境更稳定,更不易引发自然灾害 | D.使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
13.
我国境内由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冲积而成的平原,称为三江平原。读三江平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三江平原的沼泽作为一种湿地生态系统,其形成按地域分布规律属于
【小题2】我国政府已于2000年下令停止开垦三江平原上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小题1】三江平原的沼泽作为一种湿地生态系统,其形成按地域分布规律属于
A.纬度地带性 | B.经度地带性 | C.垂直地带性 | D.非地带性 |
A.沼泽地的土壤贫瘠 | B.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
C.粮食过剩,价格偏低 | D.开发的成本太高 |
14.
读“我国跨资源调配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图中①、②、③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为
【小题2】为缓解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当前面临的能源问题,还应该
【小题3】影响西气东输主干管线走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小题4】有关西气东输工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小题1】下图中①、②、③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为
A.煤炭、天然气、水电 | B.石油、天然气、煤炭 |
C.天然气、石油、水电 | D.煤炭、石油、天然气 |
A.限制生产规模以应对能源短缺 |
B.加快东部沿海地区煤炭资源的勘探和开采 |
C.大规模进口中东石油资源 |
D.加强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
A.地形类型 | B.城市分布 | C.资源状况 | D.植被状况 |
A.能积极推动新疆及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
B.利用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缓解其能源紧张状况 |
C.可有效改善我国东部城市的大气污染状况,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
D.该管线东西跨距大,沿线各自然带大致呈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