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2059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3/11/5

1.选择题(共4题)

1.

东南亚华人华侨来自于中国的(    )两省。

2.

东南亚华人华侨来自于中国的(    )两省。

3.

东南亚华人华侨来自于中国的(    )两省。

4.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   )

2.诗歌鉴赏(共2题)

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竹轩诗兴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烟:盘香的烟缕。
【小题1】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5分)
【小题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6分)
6.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10分)
钓船归
贺铸
绿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
【小题1】简析首句中“净”字的妙处。(5分)
【小题2】探究本词的思想情感。(5分)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21分)
姚敬恒先生事略
[清]全祖望
《李二曲集》中别辑前代讲学诸君,有出于农工商贾之中者,共为一卷,以勉学者。以予近所闻,近日应潜斋高弟有曰凌嘉印、沈文刚、姚敬恒,皆拔起孤露①之中,能成儒者。凌、沈之名尤重,见于沈端恪公所为传,而敬恒躬行,与相鼎足,顾未有知之者
敬恒,讳宏任,别字思诚,杭之钱塘人也。姚氏,故杭之右姓。敬恒少孤,其母贤妇也。敬恒不应科举,隐于市廛②,稍营十一之息以养家。其母一日见敬恒贸丝,银色下劣,愠甚。曰:“汝亦为此恶行乎?吾无望矣。”敬恒皇恐,长跪谢,愿得改行。乃受业于应先生潜斋,每日朗诵《大学》一过,潜斋雅爱之。一言一行,服膺师说,泊然自晦,凡事必归于厚。沈甸华之卒也,潜斋不食二日,敬恒问曰:“朋友之丧而若此,无乃过欤?”潜斋喟然叹曰:“为其无以为丧也。”敬恒曰:“请为先生任之。”殡葬皆出其手。潜斋不肯轻受人物,惟于敬恒之馈不辞,曰:“吾知其非不义中来也。”然敬恒不敢多有所将,每时③其乏而致之,终其身无倦。潜斋之殁,敬恒执丧如古师弟子之礼。姚江黄先生晦木于人鲜可其意者,独见敬恒而许之,曰:“是独行传中人物也。”
尝游于闽,闽督姚公盛延之,访以海上事④。敬恒对曰:“游魂⑤不日底定矣。但闽中民力已竭,公当何以培之?”闽督肃然颔之,然敬恒以学道故,所营十一之息无甚增益而勤施,渐不可支,遂以此落其家。
晚所以非罪陷缧绁。宪使阅囚入狱,敬恒方朗诵《大学》,宪使异之,入其室,见其案上皆程、张之书也,呼与坐而语之,大惊,即日释之。然敬恒卒以贫死。其平生但事躬行,不著书,故鲜知者。予既附志于《潜斋墓表》中,复摭拾其事以传之,以配凌、沈二君,且以待后世有二曲其人者。惜访其母姓,竟不可得。
(选自《全祖望集汇校集注》)
【注】①孤露:父亡无所荫庇。②市廛(chán):店铺集中的地方。③时:通“伺”。④海上事:清政府平定台湾之事。⑤游魂:指当时据守台湾的郑氏政权。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敬恒皇恐,长跪 谢:感谢
B.访以海上事 访:询问
C.闽督肃然之 颔:点头同意
D.遂以此其家 落:使……衰败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有出于农工商贾之中者,共为一卷,勉学者 余于仆碑,又悲夫古书之不存
B.汝亦此恶行乎 旦日飨士卒,击破沛公军
C.受业于应先生潜斋于是赵斋戒五日
D.所营十一之息无甚增益勤施烟光凝暮山紫
【小题3】下列对本文主人公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姚敬恒品学兼优,只因他是商贾而非士大夫,以致名声未彰。
B.姚敬恒轻财重义,经常用他的经商所得接济他人。
C.姚敬恒识见高远,提醒闽督姚公应以培养民力为当务之急。
D.姚敬恒临难不惧,虽蒙冤入狱,仍通读经典,泰然自若。
【小题4】下列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应潜斋安贫乐道,在生活拮据时也不轻易接受他人的馈赠。
李二曲肯定那些出生商贾却恪守儒家规范的人,全祖望对此深表赞同。
作者借助黄晦木的评价来强化对姚敬恒人格与节操的肯定。
本文主要以传神的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这与《烛之武退秦师》的写法相同。
【小题5】把文言材料中的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而敬恒躬行,与相鼎足,顾未有知之者。(3分)
(2)其母一日见敬恒贸丝,银色下劣,愠甚。(3分)
(3)朋友之丧而若此,无乃过欤?(3分)

4.语言表达(共1题)

8.
有研究者对200多位作家发表处女作和代表作的年龄进行了统计,结果如下表。比较图表中两组数据,从作家渐至成熟的角度归纳出一个结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诗歌鉴赏:(2道)

    文言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