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福建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默写语言文字运用5练习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20460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4/3/27

1.选择题(共2题)

1.

某同学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如图乙所示,在纸带上确定出0、1、2、3、4、5、6共7个计数点.各计数点到0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测量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试完成下列问题:

2.

在公民的基本权利中,最基本的,也是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的权利是(    )

2.诗歌鉴赏(共1题)

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唐多令惜别
吴文英①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②长是、系行舟。
(注)①吴文英,号梦窗,唐代诗人。一生未第,游幕终身,晚年困踬以死。②漫:空,徒劳。
【小题1】“燕辞归、客尚淹留”这一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具体分析。(5分)
【小题2】结合全诗,请简要概括诗人的“愁”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6分)

3.语言表达(共3题)

4.
厦门靠海且多花,因此厦门的旅游广告宣传语是“海上花园,温馨厦门”;福州多温泉,地名中带“福”字,因此福州的旅游广告宣传语是“温泉古都,有福之州”。三明多山多水,森林覆盖率全国领先,请为三明拟一条旅游广告宣传语。(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7分)
【本报讯】 2012 年12月2日是我国首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是“遵守交通信号,安全文明出行”。记者在武汉随机走访了几所大学、小学,发现一个怪现象:在信号灯前,小学生过马路比大学生守规矩。记者随机问十几个孩子“怎样安全过马路”,他们都回答“红灯停,绿灯行”,并且说老师经常给他们讲安全方面的常识。和孩子不同的是,当红灯亮起时,很多成年人“熟视无睹”。记者采访了几个闯红灯的成年人,他们均低头不语。
你是怎样看待上述现象的?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 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下面两个话语情境分别存在表述不当之处,请指出并加以修改,使之准确、得体。(2分)
情境一:2013年4月17 日,在洱源地震受灾群众临时集中安置点,赈灾物资及时就位,确保了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品的供应。(广播稿)
情境二:从即日起,本刊将举办“我的中国梦”征文活动,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对于稿件,本刊有权进行斧正。(征文启事)
情境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境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诗歌鉴赏:(1道)

    语言表达:(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