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面两个话语情境分别存在表述不当之处,请指出并加以修改,使之准确、得体。(2分)
情境一:2013年4月17 日,在洱源地震受灾群众临时集中安置点,赈灾物资及时就位,确保了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品的供应。(广播稿)
情境二:从即日起,本刊将举办“我的中国梦”征文活动,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对于稿件,本刊有权进行斧正。(征文启事)
情境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境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4-03-26 10:23:0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羌族人总是习惯把村寨住房建在河谷或半山腰,占据着高高的位置,所以羌族也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由于羌族没有文字,除了世代口传心授的传递外,羌笛成为交流、传承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渠道。羌笛是我国古老的双簧气鸣乐器,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羌笛音色柔和、悠扬婉转,是旷野里最动听的天籁之声。(乙)羌笛是历代文人笔下的“宠儿”,东汉马融在《长笛赋》中就曾有“近世双笛从羌起”的记述;羌笛更是边塞诗里的“常客”,王昌龄《从军行》中有“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之焕《凉州词》中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全唐诗900卷,竟有300余首与羌笛有关。何王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他吹羌笛已经32年了,在他的传习所里,常能看到来学羌笛的学生。(丙)何王全说,“让更多人通过羌笛来了解羌族,是他最自豪的一件事”。羌笛,去过大漠边关,进过诗词歌赋,那小小的笛管里吹出的音乐,婉转而苍凉,见证了羌族的历史变迁,如今羌笛更已走向世界,也让羌族文化更多展现在世人眼中。

【小题1】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口传心授B.也C.悠扬婉转D.变迁
【小题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2·13”国家公祭日是一个令无数人心痛的日子,它 着一段需要铭记的历史。82年前的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在长达40多天的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中,30多万同胞惨遭杀戮,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最 的一页。那段苦难深重的历史、山河破碎的血泪、满目疮痍的痛楚、生灵涂炭的悲剧,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深处,构成中华民族共同的记忆,每一次回想起来总让人痛彻心扉,每一次重温之时总让人悲痛不已。时光荏苒,远离战争的烽火,告别亡国的危机,今日之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能力的伟大国家;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成长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宽广怀抱中,( )。 , 任何时候,唯有铭记历史才能开创未来。以悲壮的一段历史的复原与定格表达当代人的深切缅怀,以国家名义举行的公祭仪式传递的中国人不忘屈辱、守护和平的坚定信念。国家公祭日设立以来,爱国情感的力量在 ,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坚定不移,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脚步铿锵有力。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显示 幽暗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汇聚
B.显示 黑暗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会聚
C.昭示 黑暗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汇聚
D.昭示 幽暗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会聚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已经实现历史性转变的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了
B.今日之人民已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转变
C.今日之人民已经实现了历史性转变,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了
D.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中国人民已经实现了历史性转变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以悲壮的一段历史的复原与定格表达当代人的深切缅怀,以国家名义举行的公祭仪式传达的中国人不忘屈辱、守护和平的坚定信念
B.以悲壮的一段历史的复原与定格表达当代人的深切缅怀,以国家名义举行的公祭仪式传递中国人不忘屈辱、守护和平的坚定信念
C.以一段悲壮的历史的复原与定格表达当代人的深切缅怀,以国家名义举行的公祭仪式传递的中国人不忘屈辱、守护和平的坚定信念
D.以一段悲壮的历史的复原与定格表达当代人的深切缅怀,以国家名义举行的公祭仪式传递中国人不忘屈辱、守护和平的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