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黑龙江哈尔滨第六中学高二下期中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2042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5/7/20

1.选择题(共2题)

1.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茉莉花,为木樨科素馨属常绿灌木或藤本植物的统称,    
。茉莉可用来饮食,且有着良好的保健和美容功效。
①中国早已引种
②其叶色翠绿,花色洁白,香气浓郁
③它原产于印度、巴基斯坦
④并广泛地种植
⑤它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
⑥是最常见的芳香性盆栽花木
A.③①⑤④⑥②B.②⑥③①④⑤
C.③①④⑤②⑥D.⑥②①④⑤③
2.

2014年4月23日,是中国人民海军成立65周年纪念日。针对马航事件,中国海军井冈山舰舰长刘忠鹄说“坚持搜索不放弃,就是我们纪念这个日子的方式o”65年前,人民海军建立的第一支舰队是(    )

2.诗歌鉴赏(共1题)

3.
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8分)
野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 况随流俗作重阳。
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 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 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②政:通“正”
【小题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分)
【小题2】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3分)
【小题3】尾联化用了陶渊明那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3分)

3.现代文阅读(共1题)

4.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25分)
叶兆澂:“土山湾的最后传人”
李天纲
叶兆澂,1942年生于上海。数十年中,兆澂先生是一个离群索居的纯画家,没有交际生活。在他住过的黄浦、虹口和泗泾的寓所中,就是独自作画,既无家庭生活,也无关系应酬。但是,叶兆澂保存着超常的生活热情,要么不说话,说话就是一触即发,势如破竹。交谈中,可以发现叶兆澂的内心远比庸常人等更细致,想象更丰富,理解更透彻,表述更大胆,一个艺术家需要的敏锐、热情、真诚和勇气,他绝不只是遮遮掩掩的七分、八分,而是丝丝入扣、淋漓酣畅的九分、十分。孤寂的个性,使得叶兆澂作品看上去和同代人的风格完全不同。一大群艺术家聚在一起探讨个性,弄出来一堆雷同的作品;一位艺术家孤寂地生活,并不标榜,每一幅作品却都充满了鲜明的特征。叶兆澂的画,很难归在当代中国美术的一个派别中。央美、国美、川美、南艺、鲁艺、解艺,还有上海的油雕院,都和他没有任何关系,他在当今的艺术体制之外。叶兆澂一直表示他不想有任何标签,如果一定要有标签,我想他是愿意接受“土山湾画家”称号的,尽管今天的中国画坛,并未把“土山湾”收编在册。
叶兆澂是天主教徒。但是,用宗教般的热诚来创作,和他在哪一个教会关系不大。他说:信仰天主,或者释迦牟尼、玉皇大帝,或者老天爷都可以。问题是要真信,真信就有热情。他说:老天爷并不眷顾我,不给我家庭子女,不给我财富荣誉。但是,他仍然是公平的,关了一扇门,又开了一扇窗,他让我在画图上面有才能,有成就。2010年,是来华耶稣会士利玛窦去世四百周年,叶兆澂有作品《播道华夏之先驱》,真的令人喜欢。他笔下的利玛窦,全不是一个伟岸教士在训育开导的样子。侧身的神父,微曲的项背,低垂的下颚,闭合的眼帘,就像是一个筚路蓝缕,筋疲力尽,走到天堂之前的老者。这幅作品,符合现代人对宗教的理解,亲切、平常,贴近人性,虽不神秘,却在内心注满了力量。
因为是“土山湾”的传承人,叶兆澂先生心目中有一个与众不同的艺术殿堂——梵蒂冈。上海的西洋画家都是把巴黎卢浮宫,或者蒙马特高地看作心目中的艺术殿堂。然而,世人只记得巴黎是十九、二十世纪的艺术之都,却忘记了十四、十五、十六、十七世纪的梵蒂冈才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渊源之地。据说历代教宗有三个“不知道”:一不知道教会有多少房地产;二不知道耶稣会士在想什么;三就是不知道圣伯多禄大教堂地库中有多少珍宝——梵蒂冈的艺术品,超过卢浮宫不止百倍。叶兆澂在土山湾随余相公学艺,学的就是罗马。这几年筹建“土山湾博物馆”,经过调查研究,搞清楚当年的土山湾热衷的是“文艺复兴”艺术,雕塑课学米开朗基罗,油画课学拉斐尔,水彩画学维涅尔,前三者都是罗马派,只有后者属于巴黎。
1985年,叶兆澂获得欧洲汉高基金会的支持,在德国数个城市,还有巴黎举办巡回画展。在欧洲,他不卖画,不交际,不定居,只在自己的画作前徘徊,听听观众的评语,便喜不自禁。2000年,叶兆澂意犹未尽,又是孤身一人,带着作品,独闯罗马。他说:中国人学习西洋艺术,得到了欧洲艺术殿堂的承认,这个最重要。
欧洲艺术界赞美叶兆澂,除了他“土山湾”招牌式的扎实功底之外,更多的是作品风格中的中华文化底蕴。无论是早年淡雅、深邃画风的《枫桥寒趣》、《富春山水》、《云雾黄山》、《淡妆仕女》,还是近年来热烈、抽象画风的《氤氲秋色》、《秦汉马车》、《长城秋色》,都是有着强烈“中国风”的作品。这些作品,不是靠着临摹、素描和写生就能创作的,画面中有一股心灵的力量是显而易见的。简庆福先生在《兆澂画集序》中说:“真正的艺术家应该是会把自己的心弦、情感以至于生命融入作品中,流贯其间,而绝对不会因为一时名利的驱动而能产生创作的灵感。这在古今中外都是一样的。”
(节选自2013年6月3日《文汇报》)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叶兆澂对生活始终保持超常的热情,甚而并不觉得个人情感生活的孤寂。
B.叶兆澂一般慎言,但一旦说起来,就会文思如泉,滔滔不绝,而甚引人。
C.比起其他画家,叶兆澂理解力想象力很有超常的表现,且内心敏锐细致。
D.叶兆澂的画风与众不同,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追寻的艺术殿堂与众不同。
E.叶兆澂取得巨大的成就,不单是靠技巧和功底,更靠心灵情感乃至生命。
(2)为何说“叶兆澂先生是一个离群索居的纯画家”?请简要分析。(6分)
(3)作者说叶兆澂“愿意接受‘土山湾画家’称号”,其中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4)简庆福先生是怎样评价叶兆澂的?对其评价,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的理解。(8分)

4.材料作文(共1题)

5.
1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错    觉
泰戈尔
河的此岸暗自叹息:
“我相信,一切欢乐都在对岸。”
河的彼岸一声长叹:
“唉,也许,幸福尽在对岸。”
品读这首小诗,你产生了哪些联想或感悟呢?请根据阅读后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主立意,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

5.语言表达(共2题)

6.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最多不超过20个字。(5分)
在面对党纪国法时,每个党员干部,都要心存敬畏, ,才能警笛不响。尤其是高级干部,更要在遵纪守法上高标准、严要求。 ,执行法律还搞“刑不上大夫”那一套,那就根本违背了我们党对人民的承诺,从严治党、依法治国就会沦为空谈。“七一”前夕,徐才厚等4人被开除党籍,移送司法,则清楚地表明党纪国法面前人人平等。维护党纪国法的权威和尊严,是我们党兴旺发达的根本保障,也是  
7.
依据下面的图表,完成下题。(6分)
日本青少年研究所2011年2月24日公布了去年对日美中3国7233名高中生进行的调查结果:   
问卷调查问题
回答
日本
美国
中国
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人

7.5%
  57.2%
42.2%
觉得自己优秀

83.2%
11.2%
32.7%
学校里有能理解我的老师

52.7%
74.4%
  62.3%
父母非常了解我

68.0%
 82%
85%
调查数据显示日本高中生:
对此结论,你对日本高中生的建议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材料作文:(1道)

    语言表达:(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