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一中2010届高三押题卷(语文)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20316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8

1.选择题(共12题)

1.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      )

2.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      )

3.
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k.&s~5*u
位于西安市临潼县东五公里的下河村、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的秦陵兵马俑,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场争论的核心问题是:兵马俑究竟是不是秦始皇的陪葬品?
① 在调查和追踪秦陵兵马俑学术研究的过程中 ② 因其重要的文化及学术价值
③ 记者了解到一个被掩藏了三十余年的学术争论k.&s~5*u④ 一直为外界所瞩目
⑤ 一直未被学术界披露并公开讨论 ⑥ 这场争论因其牵涉面之广、结果之重大
A.①②④③⑤⑥B.②④①③⑥⑤C.②④⑤⑥③①D.②④③①⑥⑤
4.在下列各种天体系统中,最小和最大的天体系统分别是 (    )
5.在下列各种天体系统中,最小和最大的天体系统分别是 (    )
6.在下列各种天体系统中,最小和最大的天体系统分别是 (    )
7.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8.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9.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10.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11.如图所示,带正电的粒子以一定的初速度v0沿两板的中线进入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空间内,恰好沿下板的边缘飞出,已知板长为L,板间距离为d,板间电压为U,带电粒子的电荷量为q,粒子通过平行金属板的时 间为t(不计粒子的重力),则
12.如图所示,带正电的粒子以一定的初速度v0沿两板的中线进入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空间内,恰好沿下板的边缘飞出,已知板长为L,板间距离为d,板间电压为U,带电粒子的电荷量为q,粒子通过平行金属板的时 间为t(不计粒子的重力),则

2.诗歌鉴赏(共1题)

13.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共8分):
虞美人 李煜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烛明香暗画楼深,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
(注)尊罍(léi),盛酒的器皿。k.&s~5*u
⑴ 词的上片所描写的景物有何特点?对此词人有怎样的感受?请简要分析。(4分)


⑵ 清代学者谭献评价这首词说:“后主之词,足当太白诗篇,高奇无匹。”请以“满鬓青霜残雪思难任”与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为例,从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两方面简要分析。(4分)


3.现代文阅读(共1题)

1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共22分):
书房花木深 冯骥才
有一天,我突发奇想,用一堆木头在阳台上搭一座木屋,还将剩余的板条钉了几只方形的木桶,盛满泥土,栽上植物,分别放在房间四角。鲜花罕有,绿叶为多。再摆上几把藤椅,竹几,小桌,两只木纹裸露的老柜子,各类艺术品随心所欲地放置其间。还有一些老摆设,如古钟、钢剑以及拆除老城时从地上捡起的铁皮门牌高高矮矮挂在壁上……最初是想把它作为一间新辟的书房,期待从中获得新的灵感。谁料坐在里边竟写不出东西来。白天,阳光进来一晒,没有涂油漆的松木的味道浓浓地冒出来,与植物的清香混在一起,一种享受生活的欲望被强烈地诱惑出来。享受对于写作人来说是一种腐蚀,它使心灵松弛,握不住手里沉重的笔了。k.&s~5*u
  到了夜间,偏偏我在这书房各个角落装了一些灯。这些灯使所有事物全都陷入半明半暗。明处很美,暗处神秘。如果再打开音响,根本不可能再写作了。写作是一种与世隔绝的想象之旅,是钻到自己心里的一种生活,是精神孤独者的文字放纵。在这样的被各种美迷乱了心智的房子里怎么写作呢?因此,我没在房里写过一行字。每有“写”的欲望,仍然回到原先那间胡乱堆满书卷与文稿的书房伏案写作。
渐渐地,这间搭在阳台上的木屋成了花房,但得不到我的照顾。我只是在想起给那些植物浇水时才提着水壶进去,没时间修葺与收拾。房内四处的花草便自由自在、毫无约束地疯长起来。从云南带回来的田七,张着耳朵大的碧绿的圆叶子,沿着墙面向上爬,像是攀岩;几棵年轻又生命力旺盛的绿萝已经蹿到房顶,一直钻进灯罩里;最具生气的是窗台那些泥槽里生出的野草,已经把窗子下边一半遮住,上边一半又被蒲扇状的葵叶黑糊糊地捂住。由窗外射入的日光便给这些浓密的枝叶撕成一束束,静静地斜在屋子当中。一天,两只小麻雀误以为这里是一片天然的树丛,从敞着的窗子唧唧喳喳地飞了进来,我欣喜之极,怕吓坏它们,不走进去,它们居然在里边快乐地鸣唱起来k.&s~5*u了。
  一下子,我感受到大自然野性的气质,并感受到大自然的本性乃是绝对的自由自在。我便顺从这个逻辑,只给它们浇水,甚至还浇点营养液,却从不人为地改变它们。于是它们开始创造奇迹——
  首先是那些长长的枝蔓在屋子上端织成一道绿色的幔帐。常春藤像长长的瀑布直垂地面,然后在地上愈堆愈高。绿萝是最调皮的,它在上上下下胡乱“行走”———从桌子后边钻下去,从藤椅靠背的缝隙中伸出鲜亮的芽儿来。几乎每次我走进这房间,都会惊奇地发现一个画面:一些凋落的粉红色的花瓣落满一座木佛身上;几片黄叶盖住桌上打开的书;一次,我把水杯忘在竹几上,一枝新生的绿蔓从杯柄中穿过,好似一弯娇嫩的手臂挽起我的水杯。于是,在我写作过于疲劳之时,或在画案上挥霍一通水墨之后,便会推开这房间的门,撩开密叶纠结的垂幔,独坐其间,让这种自在又松弛的美,平息一下写作时心灵中涌动的风暴。
  我开始认识到这间从不用来写作的房间非凡的意义。虽然我不在这里写作,但它却是我写作的一部分。我前边说,写作是一种忘我的想象,只有离开写作才回到现实来。这间小屋却告诉我,我的写作常常十分尖刻地切入现实,放下笔坐在这里所享受的反倒是一种理想。  我被它折服了,并把这种奇妙的感受告诉一位朋友。朋友笑道:“何必把现实与理想分得太清楚呢!其实你们这种人理想与现实从来就是混成一团。你们总不满现实,是因为你们太理想主义。你们的问题是总用理想要求现实,因此你们常常被现实击倒在地,也常常苦恼和无奈。是不是?”
  朋友的话不错。于是当我坐在这间花木簇拥的木屋中,心里常常会蹦出这么一句话:我们是天生用理想来生活的人!
【小题1】作者对“木屋”情感变化是怎样的?结合原文作简要分析。k.&s~5*u(6分)
 
 
【小题2】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4分)
⑴ 享受对于写作人来说是一种腐蚀,它使心灵松弛,握不住手里沉重的笔了。
 
 
⑵ 虽然我不在这里写作,但它却是我写作的一部分。
 
 
【小题3】文中引述朋友说的一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6分)
 
 
【小题4】文章结尾处“我们是天生用理想来生活的人”,请联系全文说说这句话的含义。(6分)
 
 

4.语言表达(共1题)

15.
请根据下面所提供的情景,拟写一则网上留言,参与讨论。要求:思想健康,观点鲜明,语句简明得体,60字左右。

目前,有教授称,现在是改变“龙”作为中国形象标志的时候了。因为,“龙”的英文“Dragon”,在西方世界被认为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大物,“龙”的形象往往让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了解甚少的外国人由此片面武断产生一些不符合实际的联想。这一言论一经媒体公布,立即在网上引发了激烈讨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2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