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题)
在玉龙雪山脚下,道路分成了两条,------------ ,每天大清早把水闸打开,雪山融化 的水就会冲过四方街,约一个小时后,所有的脏物都会被水冲入丽江。
①这也许是全中国唯一一个每天得到彻底清洗的广场
②—条继续顺着沟渠环绕小山
③四方街是个大广场
④当然,这是靠了大自然的帮助
⑤另一条跨过一座小石桥进入四方街
⑥中间用鹅卵石,四边用大石块铺成
A.②⑤③⑥①④ | B.③⑥②⑤①④ | C.②⑥①⑤④③ | D.②⑤①④⑥③ |
2.现代文阅读- (共1题)
经学读本与教学方法的演变
张亚群
儒家通识教育,主要是通过经典学习和主体自觉实践而实现的。由此产生了源远流长的“经学”。作为训解、阐述儒家经典的学问,经学起源于子夏和荀子,并随着时代发展、教育变革而深化。两汉儒学处于独尊地位,“五经”、“七经”立于太学,“明经”“孝廉”也设为察举科目,在人才培养和选拔中起了特殊作用。隋唐而下,经学与科举结合,对儒家通识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产生重大影响。儒家经典从“九经”展到“十三经”,并形成“四书”。经学文本从多家注疏逐渐统一。学校教材和科举考试标准,从《五经正义》演变为《四书集注》;教育方法,从注重启发、自学转向考试技能的训练。
……潘光旦认为,理学与科举的流弊是导致中国教育由主动变成被动、由启发变成训练的三个因素之一,他辨析“教”与“训”的差异:从字面上看,“训是有言之教,教是无言之教”:“训”与“教”是政治与教育的一个基本分别,“政治用得着训,而教育用不着训”。儒家讲教育的两大作品《论语》与《学记》里,根本找不到一个“训”字。“教”字也用得很省:分别只有7个和18个“教”字,并且与狭义的教育没有多大关系。相比之下,“学”字用得较多:《论语》里至少有56个“学”字,《学记》中有48个“学”字,甚至题目也用“学”字,而不称“教”。这种现象“绝”不是偶然的,而有深切的教育的意义的”。它说明,在儒家先贤的教育理念中,“自动的学重于被动的教”;“真正的教育,不但教别人能自动的学,更教自己作进一步的学的功夫”。
对比官学与早期书院在教学方法、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差异,颇能反映科举制下教育方法的变化。宋代书院秉承儒家通识教育传统,十分重视境培养学生自觉能力。朱熹认为,学问靠自己积累,义理靠自己探索,为师者只是引路人,只负指导学生读书之责。他提出:“读书须有疑”,“疑者足以研期微”;“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如是学”。朱熹的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包括升堂讲说,认真读书 、自行理会,互相切磋,质疑问难,优游山水之间,等等。朱熹门人后学将其概括为《朱子读书法》,包括“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已体察”、“居敬持志”六项。元代程端礼据此编著《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用以指导学童读书。
相比之下,官学教育主要以应试为目的,实行训诫教学方式。办学者只重视月课、季考,很少有实际繁体活动。明清时期,这种教育日趋明显,难以满足学者研习学问和培养人才的需要。
【小题1】下列关于“经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经学”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东周时期的子夏和荀子 |
B.作为训解、阐述儒家经典学问的“经学”源远流长 |
C.隋唐而下,“经学”就成为学校教材和科举考试标准 |
D.《四书集注》是经学文本从多家注疏演变为逐渐统一的一个标志 |
A.科举制度下的教育方法是早期书院式教学方法,由原来学生主动学习变成被动的教,由原来的启发式教学变为训诫式教学。 |
B.儒家讲教育的两大作品《论语》与《学记》里找不到一个“训”宇,说明儒家先贤的教育理念中,注重启发,认为主动学习才是教育的根本 |
C.教育方法从注重启发、自学转向考试技能的训练,绝不是偶然的.而是有深切的教育的意义的 |
D.朱熹认为老师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引路人,担负着指导学生读书、训练学生能力之责,他的看法流弊甚远 |
A.儒家通识教育,主要是通过经典学习和主体自觉实践而实现的,因此,通识教育的教育方法注重启发,强调自学。 |
B.对儒家通识教育内容和方法产生重大影响的经学,从“九经”扩展到“十三经”,说明儒家思想也是不断发展和创新的。 |
C.朱熹的教学法和读书方法,形式灵活多样,指导学生读书,培养学生自学,对后人很有借鉴意义。 |
D.明清以应试为目的的官学教育,深受理学与科举流弊的毒害,很难满足学者研习学问和培养人才的需要。 |
3.语言表达- (共1题)
最近,高校女生就业问题再次引起社会关注。厦门大学的调查显示,该校男生就业率为83.0%,女生为79.5%。云南省妇联的调查显示,在相同条件下,女生投入找工作的时间比男生多8.6个百分点,而就业机会只有男生的87.7%!浙江省教育厅的调查显示,用人单位签约对女生拟付工资水平低于男生11%。
值得注意的是,与女大学生面对的就业现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她们在学习成绩的竞技场上却“巾帼胜过须眉”。据统计,近年高考中,各省的高考“女状元”比例多在70%左右。去年的国家奖学金名单也显示,以北京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为例,女生获国家奖学金比例分别为66.4%、79.9%、66.7%、100%、70.8%、58.9%。与此类似的“女生强势”现象在国内其他高校也普遍存在。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女大学生--------------------------------------------------------------的反常现象呢?
(1)请根据文意,把上文最后一段补充完整。(不超过10字) (2分)
-------------------------------------------------------------------------------------------------------------------
(2)针对上文所反映的现象,你认为用人单位或教育部门需要进行怎样的反思。请任选一个角度,简要表述。(3分)
--------------------------------------------------------------------------------------------------------------------------------------------------------------------------------------------------------------------------------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