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福建省三明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2018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4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宪法赋予公民监督权的根本原因是            
2.

1月份揭阳市的昼夜情况是(   )

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2.文言文阅读(共4题)

5.
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周维城传(清)
张惠言
嘉庆元年,余游富阳,知县恽侯请余修县志,未及属稿,而恽侯奉调,余去富阳。富阳高傅占,君子人也,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
周丰,字维城,其先绍兴人,徙杭州,世为贾,有资。父曰重章,火灾荡其家,流寓富阳。重章富家子,骤贫,抑郁无聊,益跅驰不问生产,遂大困,寻死富阳。丰为儿时,当天寒,父中夜自外归,又无所得食,辄引父足怀中以卧。十余岁,父既卒,学贾。晨有老人过肆,与之语,奇之,立许字以女。丰事母,起坐行步,尝先得其所欲;饮食必亲视,然后进。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视问辄去,去少顷,即又至,母脱有不当意,或端坐不语,丰大惧,皇皇然若无所容,绕膝盘旋,呼“阿母”不已,声悲慕如婴儿。视母颜色怡,乃大喜;又久之,然后退。其子孙逮见者,言其寝将寐,必呼“阿母”,将寤又如之,殆不自觉也……丰贾致富,有子三人、孙六人,年八十四卒。
丰于乡里,能行其德,有长者行。尝有与同贾者归,丰既资之,已而或检其装,有丰肆中物,以告丰。丰急令如故藏,诚勿言,其来,待之如初。
高傅占言曰:富阳人多称丰能施与好义,然丰尝曰:“吾愧吴翁、焦翁。”吴翁者,徽州人,贾于富阳。每岁尽,夜怀金走里巷,见贫家,嘿置其户中,不使知也。焦翁者,江宁人,挟三百金之富阳贾。时江水暴发,焦急呼渔者,拯一人者与一金。凡数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饮食之,俟水息,资遣之归,三百金立罄。二人者,今以问富阳人,不能知也。丰又尝言:“吾生平感妇翁知我。”  
呜呼!市巷中固不乏士哉!
【注】①跅(tuò)弛:放荡,不守规矩。②肆:店铺 ③脱:偶尔 ④嘿(mò):悄悄地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3分)
A.未及稿属:撰写B.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完备
C.遂大困,死富阳寻:不久 D.挟三百金之富阳贾:商人
【小题2】下列句子中,全部体现周维城美好德行的一组是 (3分)
① 引父足怀中以卧 ②立许字以女    ③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
④丰贾致富,有子三人   ⑤丰急令如故藏,诚勿言  ⑥拯一人者一金
A.①②⑥B.①③⑤C.②③④D.④⑤⑥
【小题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维城祖上世代住在杭州从商,有了些资产,但到他父亲这一代,因遭火灾,家道衰落。
B.周维城自幼遭受磨难,但乐善好施,对父母富有孝心,是一位秉礼守义的商人。
C.文章结尾部分引用周维城感佩吴翁、焦翁的话,目的是使周维城的形象更加丰满。
D.文章最后一句表明,作者将关注的目光投向杜会,感叹民间并不缺少仁义之士。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 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2)
译:  
(2)凡数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饮食之,俟水息,资遣之归(4分) 
译:
6.
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孟子曰:“礼也。”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曰:“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曰:“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子欲手援天下乎?”
(《孟子·离娄上》)
【小题1】对上面语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礼法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作出了种种规范。男女之间不能亲手递接东西,也属于礼法规定的范畴。
B.孟子认为对于古代礼法也不必过于拘泥,嫂子落水而用手去拉,这是对礼法的变通。否则,见死不救,就如同豺狼。
C.淳于髡对孟子在天下人都掉落水中却不去救的做法很不理解,认为孟子前后言行不一,在意小的方面,而放弃大的方面。
D.孟子认为天下的人都在水深火热之中了,靠一个人的力量仅能解救嫂子落水,是不足以解救天下人的,解决问题要靠王道。
【小题2】请概括本章的主旨。(3分)
7.
阅读《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论语·微子》
【小题1】对上面语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隐者认为,像孔子这样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的人,不堪当“老师”。
B.虽然隐者出言不逊,但子路还是恭恭敬敬地站着,体现孔门弟子的本色。
C.隐者招待了子路,并叫两个儿子出来见子路,说明他没有忘记长幼之节和君臣之义。
D.最后子路对隐者的一番议论和对孔子主张不能实行的感叹,实际上也就是孔子的态度。
【小题2】子路的一番议论,体现了什么政治主张?(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将下列课文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5分,每小题3分)
(1)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论语·微子》)
(2)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论语·宪问》)
(3)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论语·子张》)
(4)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
(5)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梁惠王上》)

3.语言表达(共1题)

9.
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题目。(10分)
美国各大网站曾铺天盖地地推出一项问卷调查,几乎所有的美国网民都参与到这项调查中来。
问卷很简单:凯特非常爱妮雅,可是有一天,妮雅出了车祸,颈部以下全部失去了知觉。你觉得,凯特对妮雅还会一如既往、数十年不离不弃吗?
A、凯特对妮雅的爱一定不会发生改变,真爱是能经受住任何考验的。
B、凯特对妮雅的爱一定会发生改变,什么年代了,那还有这种傻瓜似的爱呢?
C、凯特对妮雅的爱可能会发生改变,因为现实太残酷了。
约有10%的网民选择了A,10%的网民选择了B,80%的网民选择了C。
问卷到此为止,平淡无奇。
可是紧接着,网页上又弹出了一个对话框:“哈哈,刚才你一定把凯特当成妮雅的情侣了。现在我们来假设一下,如果凯特是妮雅的父亲或者母亲,你还会坚持刚才的选择吗?再来选择一次,好吗?”
……
你的两次选择一致吗?请告诉我你的第二次选择。你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选择?写一段议论性短文,谈谈你读完这段文字的感想。200字左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文言文阅读:(4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