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1题)
1.
给填入下文横线上的词语排序 ,正确的一项是 (3分)
河南新郑市西10公里处欧阳寺村,有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的墓地。 。
①墓祠大殿门楣上方横匾上,有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题写的“欧阳文忠公祠”六个大字。
②1075年欧阳修死后,被赐葬于新郑县旌贤乡刘村(今新郑市辛店镇欧阳寺村)。
③其墓地坐北朝南,前有墓祠,后为坟冢。
④按照宋制,朝中文武大臣,死后必葬开封京畿五百里内。
⑤同年敕建寺院,称欧阳寺,并赐祀田2100亩。后人遂称刘村为欧阳寺村。
河南新郑市西10公里处欧阳寺村,有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的墓地。 。
①墓祠大殿门楣上方横匾上,有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题写的“欧阳文忠公祠”六个大字。
②1075年欧阳修死后,被赐葬于新郑县旌贤乡刘村(今新郑市辛店镇欧阳寺村)。
③其墓地坐北朝南,前有墓祠,后为坟冢。
④按照宋制,朝中文武大臣,死后必葬开封京畿五百里内。
⑤同年敕建寺院,称欧阳寺,并赐祀田2100亩。后人遂称刘村为欧阳寺村。
A.②⑤④①③ | B.④②③⑤① | C.③①④②⑤ | D.③①②⑤④ |
6.
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若:假如) 以乱易整,不武 (替代) |
B.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 因人之力而敝之 (损害) |
C.共其乏困(供:供给) 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渡河) |
D.夫晋,何厌之有(厌:厌烦)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略微) |
2.句子默写- (共1题)
12.
名句名篇默写。(共15分)
1. ,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一鼓作气, , 。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
4.亲贤臣,远小人, ;亲小人,远贤臣, 。(诸葛亮《出师表》)
5.无丝竹之乱耳, 、 。(刘禹锡《陋室铭》)
6.《荆轲刺秦王》中“易水诀别”片段慷、慨悲壮,士皆垂泪涕泣,荆轲所唱“_______, _______”让人读来心下凄然。
7.***在《沁园春·长沙》中描写了壮丽的湘江秋景,如诗中所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______,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_________。”
8.《烛之武退秦师》里表现烛之武以利诱秦的话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君亦无所害”。
1. ,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一鼓作气, , 。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
4.亲贤臣,远小人, ;亲小人,远贤臣, 。(诸葛亮《出师表》)
5.无丝竹之乱耳, 、 。(刘禹锡《陋室铭》)
6.《荆轲刺秦王》中“易水诀别”片段慷、慨悲壮,士皆垂泪涕泣,荆轲所唱“_______, _______”让人读来心下凄然。
7.***在《沁园春·长沙》中描写了壮丽的湘江秋景,如诗中所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______,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_________。”
8.《烛之武退秦师》里表现烛之武以利诱秦的话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君亦无所害”。
3.文言文阅读- (共2题)
13.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后面题。(共19分)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⑤,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小题1】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3分)( )
【小题2】下列句中的“之”与例句意义与用法都相同的是(3分)( )
例: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小题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
A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B 又前而为歌曰
C 乃朝服,设九宾之礼。 D 皆白衣冠以送之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共10分)
(1)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2)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3)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⑤,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小题1】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3分)( )
A.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深,刻毒; |
B.请辞决矣请:请允许我 |
C.今日往不反者反:反复 |
D.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遗:给 |
例: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A.千金之资币物 | B.太子迟之 |
C.行李之往来 | D.顷之未发 |
A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B 又前而为歌曰
C 乃朝服,设九宾之礼。 D 皆白衣冠以送之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共10分)
(1)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2)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3)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1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共19分)
田单①将攻狄,往见鲁仲子。仲子曰:“将军攻狄,不能下也。”田单曰:“臣以五里之城,七里之郭,破亡余卒,破万乘之燕,复齐墟。攻狄而不下,何也?”上车弗谢而去,遂攻狄。三月而不克之也。田单乃惧,问鲁仲子曰:“先生谓单不能下狄,请闻其说。”鲁仲子曰:“将军之在即墨,坐而织蒉②,立则丈插③,为士卒倡曰:‘可往矣!宗庙亡矣,魂魄丧矣,归于何党矣!’当此之时,将军有死之心,而士卒无生之气。闻若言,莫不挥泣奋臂而欲战。此所以破燕也。当今将军东有夜邑④之奉,西有淄上⑤之娱,黄金横带,而驰乎淄、渑之间,有生之乐,无死之心,所以不胜者也。”田单曰:“单有心,先生志之矣。”明日乃厉气循城,立于矢石之所,乃援桴鼓之,狄人乃下。
注:①田单:战国时齐人,以功封安平君。 ②蒉(kuì):草编的筐子。 ③丈插:即“杖锸”,拄着铁锹。 ④夜邑:地名。 ⑤淄上:地名。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小题2】以下例句中的“所以”,和“此所以破燕也”中的“所以”意义、用法不同的一组是(3)
【小题3】鲁仲子在战前预言:“将军攻狄,不能下也。”从原文本意来看,他这样说的主要依据是(3分)
【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臣以五里之城,七里之郭,破亡余卒,破万乘之燕,复齐墟
(2) 先生谓单不能下狄,请闻其说。
(3)明日乃厉气循城,立于矢石之所,乃援桴鼓之,狄人乃下
田单①将攻狄,往见鲁仲子。仲子曰:“将军攻狄,不能下也。”田单曰:“臣以五里之城,七里之郭,破亡余卒,破万乘之燕,复齐墟。攻狄而不下,何也?”上车弗谢而去,遂攻狄。三月而不克之也。田单乃惧,问鲁仲子曰:“先生谓单不能下狄,请闻其说。”鲁仲子曰:“将军之在即墨,坐而织蒉②,立则丈插③,为士卒倡曰:‘可往矣!宗庙亡矣,魂魄丧矣,归于何党矣!’当此之时,将军有死之心,而士卒无生之气。闻若言,莫不挥泣奋臂而欲战。此所以破燕也。当今将军东有夜邑④之奉,西有淄上⑤之娱,黄金横带,而驰乎淄、渑之间,有生之乐,无死之心,所以不胜者也。”田单曰:“单有心,先生志之矣。”明日乃厉气循城,立于矢石之所,乃援桴鼓之,狄人乃下。
注:①田单:战国时齐人,以功封安平君。 ②蒉(kuì):草编的筐子。 ③丈插:即“杖锸”,拄着铁锹。 ④夜邑:地名。 ⑤淄上:地名。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上车弗谢而去道歉 |
B.先生志之矣通“识”,知道 |
C.三月而不克之也。攻下 |
D.明日乃厉气循城沿------巡视。 |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B.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
C.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
D.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
A.先前田单织蒉杖锸,贫困窘迫;而今黄金横带,四处游乐,已经丧失斗志。 |
B.过去田单城廓狭小,背水一战;如今东有夜邑,西有淄上,因而尾大不掉。 |
C.眼下情况已和破燕时不同。现在情况是田单享有厚俸,溺于欢娱,只有士卒奋臂欲战,当时情况完全相反。 |
D.目前情况已和破燕时不同。当时情况是田单有死之心,因而士卒无生之气,现在情况完全相反。 |
(1)臣以五里之城,七里之郭,破亡余卒,破万乘之燕,复齐墟
(2) 先生谓单不能下狄,请闻其说。
(3)明日乃厉气循城,立于矢石之所,乃援桴鼓之,狄人乃下
4.语言表达- (共2题)
15.
《舌尖上的中国》是国产优秀纪录片的代表,阅读下面的专题报道,探究该片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写出你的探究结果。(5分)
《舌尖上的中国》选择了食材、主食、烹饪等7个主题,生动展示了千百年来中国东西南北不同气候、不同自然环境孕育出的独有的饮食文化。每一集都采用了新颖的剪辑方式破天荒地将同一种食材在不同地域的变化进行了组合和嫁接;同时使用了最新技术设备,以“微距摄影”的方式让观众体验到许多食材的神秘转化过程。无论哪个民族、哪个阶层、哪个年龄段的观众都能在片中找到情感的寄托和精神的共鸣。该片凝聚我们的文化认同,让和谐健康的文化内涵深入人心。自去年播出后,该片已行销世界43个国家和地区,进入欧美主流电视节目市场。
探索结果:
《舌尖上的中国》选择了食材、主食、烹饪等7个主题,生动展示了千百年来中国东西南北不同气候、不同自然环境孕育出的独有的饮食文化。每一集都采用了新颖的剪辑方式破天荒地将同一种食材在不同地域的变化进行了组合和嫁接;同时使用了最新技术设备,以“微距摄影”的方式让观众体验到许多食材的神秘转化过程。无论哪个民族、哪个阶层、哪个年龄段的观众都能在片中找到情感的寄托和精神的共鸣。该片凝聚我们的文化认同,让和谐健康的文化内涵深入人心。自去年播出后,该片已行销世界43个国家和地区,进入欧美主流电视节目市场。
探索结果: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1道)
句子默写:(1道)
文言文阅读:(2道)
语言表达:(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