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北京市普通高中春季会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19793

试卷类型:学业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3题)

1.
为美国浪漫爱情电影《Bathing Beauty》翻译片名,下列准确反映影片内容,又蕴涵传统文化色彩,使中国观众更易于接受的片名是
(注)Bathing:洗浴。Beauty:美女。电影《Bathing Beauty》讲述的是作曲家史蒂夫与美丽的芭蕾舞教练卡罗琳一见钟情的故事。
A.水上芭蕾B.出浴美人C.出水芙蓉D.水上盛典
2.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被列入“四书五经”。它记载了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的言行,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
B.《三国演义》以西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这段历史为创作背景,塑造了曹操、刘备、孙权、张良、诸葛亮、周瑜等艺术形象。
C.贾宝玉是贾政的儿子,林黛玉是贾宝玉姑母(贾敏)的女儿,他们之间的悲欢离合是小说《红楼梦》的故事主线之一。
D.《巴黎圣母院》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的代表作。作品中的敲钟人卡西莫多是一个相貌丑陋但心地善良的人。
3.
下列句子与原文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羁鸟爱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田野际,守拙归园田。(陶渊明《归园田居》)
B.弦弦掩抑声声思,说尽心中无限事。低眉信手续续弹,似诉平生不得志。(白居易《琵琶行》)
C.晨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月明之诗,歌窈窕之章。(苏轼《赤壁赋》)
D.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2.文言文阅读(共1题)

4.
阅读《劝学》(节选),完成后面题。(10分)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车柔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车柔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则明而行无过矣知:智慧
B.而闻者彰:清楚
C.而江河绝:横渡
D.君子非异也生:习惯
【小题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①青,取之蓝②而寒
B.①车柔使然也②不如须臾所学也
C.①故木受绳直②知明而行无过矣
D.①登高招②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小题3】下面两句话,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学不可以已 ②金就砺则利
A.①学习是不可以成为过去的事情。
②刀剑放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
B.①学习不可以停止。
②金属靠拢磨刀石就锋利了。
C.①学习不可以停止。
②刀剑放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
D.①学习是不可以成为过去的事情。
②金属靠拢磨刀石就锋利了。
【小题4】荀子认为人生下来就是恶的,但“性恶”又是可以改变的。在《劝学》中他运用一系列类比,论证了这个观点。请根据原文填空,将作者的论证补充完整。(4分)
事物的原状
外物的作用
产生的结果

提取


降温



轮(曲)

受绳





博学(学习)
知明而行无过(君子)

3.现代文阅读(共1题)

5.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13分)
①李白是唐代诗坛最为耀眼的巨星之一。在他的诗作中,山水诗占有重要的位置。他往往不是按照生活本身的逻辑,如实地具体描写山水景色,而是将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和酝酿于心中的诗情幻化成绮丽非凡、惊心动魄的诗意境界。
②李白的山水诗以丰富的生活为基础,当平常的语言不足以表达其激情时,他就以种种瑰丽奇异的想象,制造出一个虚拟的理想世界,抒发蓬勃的激情。如他的著名诗篇《梦游天姥吟留别》,因梦而游,飘然而至,谢公屐、青云梯、海日、天鸡、闪电、鸣雷、石洞、神仙,纷至沓来。意境的描绘,全无刻意安排的迹象。这就是李白的山水诗,情从诗中自然喷发。
③夸张是诗人常用的手法,然而李白在山水诗中,常常用极致夸张的手法咏唱大自然的杰作,酣畅地抒发自己的情感。《蜀道难》中为了强调秦蜀交通阻隔时间之久远,他说“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为了显示蜀道的高耸,他说“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连为太阳驾车的六龙至此也要掉头东返;为了突出青泥岭山路之盘曲,他又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这些极度的夸张,虽不符合事物实际,却有力地突出了蜀道的艰险雄奇。蜀山之险,蜀道之难,在夸张的描写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艺术表现。在这样的基础上,李白情不自禁地咏叹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④李白还有一些山水诗弥漫着飘逸超脱的仙心。在《山中问答》中,他诡秘地说:“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碧山”是李白向往的,它不同于喧嚣的人世,在那里李白获得的是一种闲适逍遥。置身于这样的境界中,李白脱离名利的纷繁,洗去凡俗的污垢,超脱了世俗功利。诗中的自然山水与诗人的自我形象融为一体,让人回味无穷。
【注】窅(yǎo):深远。
【小题1】概括第③段所谈的李白山水诗的特点,并说明作者是如何阐释的。(6分)
【小题2】清代评论家赵翼评李白的诗歌“自有天马行空不可羁勒之势”。根据文章内容,并结合你读过的李白诗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7分)

4.语言表达(共2题)

6.
“从善如流”这个成语出自下面的历史故事。请你说出在这个故事中,“从善如流”中的“善”具体指的是什么。(2分)



1.郑国是春秋时的小国。为了防御楚国,它和晋国签订了盟约。
2.结盟第二年,楚国发兵进犯郑国。晋国有约在先,便派栾书带兵救援。晋军途中与楚军相遇,楚军不战而退。
3.晋国大将赵同和赵括等人主张乘机攻占楚国的蔡地,他们催请栾书下令进兵。



4.知庄子、范文子和韩献子三人不同意,说:“楚军已经撤退,郑国转危为安,我们就不该进攻楚国了。”栾书认为他们讲得有道理。
5.多数人不以为然,劝说栾书:“只有三个人不主张打,可见想打的人占多数,您为什么不参考多数人的意见呢?”
6.栾书说:“知庄子他们三个人虽然是少数,但他们的意见是正确的,我听他们的意见,难道不对吗?”旋即命令大军撤回晋国。
7.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题。(9分)
【材料一】
2014年6月2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在卡塔尔的多哈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将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最古老的人工水道,也是工业革命前规模最大、流经范围最广的土木工程项目。它促进了中国南北物资的交流和领土的统一   ,反映了东方文明在水利技术和管理能力方面的杰出成就。    
两千余年的风雨,大运河直到今天仍具有交通运输、行洪、灌溉、输水等功能,在    中国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大运河的申遗成功体现了世界遗产保护的新理念:既重视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又重视它的现实使用价值。
【材料二】
京杭大运河地图

【小题1】在【材料一】的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管辖经历保证
B.管理经历保障
C.管辖历经保障
D.管理历经保证
【小题2】【材料一】提到大运河具有水道长和流经范围广的特点,请你结合【材料二】具体说明这两个特点。(5分)
【小题3】大运河申遗成功体现了世界遗产保护的新理念。下列诗句中,能够体现遗产保护新理念的一句是(2分)
A.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B.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C.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D.白河流水日汤汤,直到天津接海洋。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