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20世纪90年代中国家具制造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产业规模、总产值、消费量、出口量逐年递增,然而在产销两旺的背景下,国内家具行业长期无法摆脱早期“三来一补”模式的影响,家具的设计、技术、甚至是原材料多由外方提供,未孕育出强势品牌,中小型企业居多,行业出现“大而不强”的特征。在全球分工合作的背景下,发达国家形成了“哑铃型”的经营模式,而我国目前仍延续着“纺锤型”的经营模式。目前,我国家具产业正由自然集聚向有效集聚过渡,并且东部沿海企业正向中西部有序转移。左图为“我国五大家具基地分布图”,右图为“家具企业经营模式示意图”。

(1)概括我国家具制造业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2)与“纺锤型”模式相比,分析“哑铃型”模式的优势。
(3)结合目前我国的国情,就如何改变我国家具制造业“大而不强”现状,提出你的见解。

(1)概括我国家具制造业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2)与“纺锤型”模式相比,分析“哑铃型”模式的优势。
(3)结合目前我国的国情,就如何改变我国家具制造业“大而不强”现状,提出你的见解。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猕猴桃原产于我国,新西兰引入栽培,将改良后的优良品种称“奇异果”。奇异果生长怕旱、怕风,宜栽植于湿润、疏松、深厚的土壤。新西兰的奇异果高度集中分布在北岛普伦蒂湾沿岸地区,鲜果主要出口到欧洲、日本等地,出口量居世界第一。我国已引种奇异果,并建立了加工企业。

材料二 新西兰北岛图。

(1)分析新西兰普伦蒂湾沿岸栽植奇异果的有利自然条件。
(2)与新西兰相比,评价我国生产的奇异果产品的市场优势。
材料一 猕猴桃原产于我国,新西兰引入栽培,将改良后的优良品种称“奇异果”。奇异果生长怕旱、怕风,宜栽植于湿润、疏松、深厚的土壤。新西兰的奇异果高度集中分布在北岛普伦蒂湾沿岸地区,鲜果主要出口到欧洲、日本等地,出口量居世界第一。我国已引种奇异果,并建立了加工企业。

材料二 新西兰北岛图。

(1)分析新西兰普伦蒂湾沿岸栽植奇异果的有利自然条件。
(2)与新西兰相比,评价我国生产的奇异果产品的市场优势。
2.单选题- (共17题)
3.
下图为2005--2012我国某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化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省常住人口变化的原因主要包括( )
①生活和医疗水平下降 ②计划生育的有效实施③本地青壮年的大量迁出④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
【小题2】该省最可能是( )

【小题1】该省常住人口变化的原因主要包括( )
①生活和医疗水平下降 ②计划生育的有效实施③本地青壮年的大量迁出④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A.海南 | B.四川 | C.广东 | D.浙江 |
4.

【小题1】上海市人口倒挂区( )
【小题2】上海市人口倒挂现象表明该市( )
人口倒挂是指流动人口数量超过本地居民的现象。近年来,上海市流动人口年龄结构明显年轻化,以从事制造业为主。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上海市人口倒挂区( )
A.第二产业发展迅速 | B.为高档住宅集中区 |
C.交通运输以水运为主 | D.劳动力成本比城区高 |
A.环境承载力逐渐增大 | B.城市化水平开始提高 |
C.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 | D.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 |
5.
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每出生l00个女孩所对应的男孩数,正常情况下保持在103-107之间。下图为我国城乡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我国城乡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差异因素有( )
①教育程度②自然环境③人口政策 ④经济水平
【小题2】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对未来发展影响较小的是( )

【小题1】影响我国城乡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差异因素有( )
①教育程度②自然环境③人口政策 ④经济水平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A.国防 | B.社会稳定 | C.人口再生产 | D.城市化 |
6.
1978-2008年中国人口重心演变轨迹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我国人口重心移动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关于我国人口重心移动原因,合理的是

【小题1】关于我国人口重心移动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移动不规则,向东移动频率最高 |
B.移动距离:东西方向大于南北方向 |
C.移动速度:南北方向稍快于东西方向 |
D.2000年后主要向西南方向移动 |
A.1996-1997年,人口重心西移与自然灾害有关 |
B.2007-2008年,人口重心北移与生态移民有关 |
C.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导致人口重心移动的主导因素 |
D.人口重心移动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 |
7.
成都作为四川省会、西部中心城市,对外的吸引力在不断增强,城市人口快速增长。下图为成都市2001-2008年人口增长统计图,图中四条曲线分别表示总人口数、户籍人口数、迁入率、机械增长率。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表示迁入率的曲线是
【小题2】人口变化给成都市带来的影响是

【小题1】图中表示迁入率的曲线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老龄化趋势加剧 | B.社会公共资源相对不足 |
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 D.产业结构升级 |
8.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率(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区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时期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小题2】③时期以后人口迁移率下降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 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
B. 生态环境恶化
C. 技术人才外流
D. 本地人口大量外迁

【小题1】该地区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时期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小题2】③时期以后人口迁移率下降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 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
B. 生态环境恶化
C. 技术人才外流
D. 本地人口大量外迁
9.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若X、Y分别表示2010年某城市人口迁出量、迁入量,P1-P4代表该年份的四个季度,则该地人口机械增长量最多的季度是
【小题2】若Y表示某流域不同阶段平均降水量的相对数值,P1-P4依次代表该流域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则X、Y分别表示城市的

【小题1】若X、Y分别表示2010年某城市人口迁出量、迁入量,P1-P4代表该年份的四个季度,则该地人口机械增长量最多的季度是
A.P1 | B.P2 | C.P3 | D.P4 |
A.平均蒸发量、平均下渗量 |
B.平均下渗量、平均地下径流量 |
C.平均蒸发量、平均地表径流量 |
D.平均蒸发量、平均径流量 |
10.
下图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全局趋势三维透视图,该图揭示中国县城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的总体格局及特定方向的变化趋势。人口老龄化系数与人口老龄化程度正相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2000-201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空间分布变化的趋势是
【小题2】2000-2010年,东北地区老龄化程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3】2000-2010年,南部沿海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降低会

【小题1】2000-201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空间分布变化的趋势是
A.整体升高,东西差异扩大 | B.西北升高,东部降辐小 |
C.西北升高,东西差异缩小 | D.整体升高,东部升辐小 |
A.人口迁入 | B.放开二胎 | C.出生率持续较低 | D.城市化水平提高 |
A.制约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 B.增加青壮年的社会负担 |
C.促进社会养老体系完善 | D.使劳动力成本增幅降低 |
11.
【小题2】青海省人口承载力远低于山东省,其最主要原因是该省
下表示意山东省与青海省人口与面积数据统计,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A.山东省年人口增长速度大于青海省 | B.青海省人口密度变化大于山东省 |
C.青海省年人口增长量大于山东省 | D.山东省人口密度小于青海省 |
A.交通不便 | B.人口消费水平低 | C.自然环境脆弱 | D.资源贫乏 |
12.
下图为某市六次人口普查人口数量及年龄构成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该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该市15-64岁人口增加最多的时期是

【小题1】关于该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0-14岁人口比例1953年至1964年递减 |
B.0-14岁人口比例1964年至1982年增加较快 |
C.15-64岁人口比例1964年至1982年增加较快 |
D.65岁以上人口比例2000年至2010年增加最快 |
A.1953-1964年 | B.1964-1982年 | C.1990-2000年 | D.2000-2010年 |
13.
天际线反映城市建筑的融化结构和布局,又称为城市轮廓或全景。读南京市主城区天际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2000年-2012年间,南京市最主要扩张方向是
【小题2】2000-2012年,城市重心变化对南京市发展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小题1】2000年-2012年间,南京市最主要扩张方向是
A.东南 | B.东北 | C.西南 | D.西北 |
A.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 B.缓解市中心用地压力 |
C.减轻市区通勤压力 | D.增大中心区人口密度 |
14.

【小题1】关于“钟摆族”的说法,最可信的是( )
【小题2】设置“潮汐车道”的
主要目的是( )
“潮汐车道”是指根据交通流量的变化,通过交通指示标识,对其行驶方向进行适时调整的车道,“钟摆族”指工作在城里,生活在郊县或其他城市,两处奔波的职场人士。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钟摆族”的说法,最可信的是( )
A.“钟摆族”多居住在高级住宅区 |
B.“钟摆族”购房主要考虑环境质量 |
C.“钟摆族![]() |
D.“钟摆族”的形成与城市化有关 |

A.加强城市交通管理 |
B.美化城市道路景观 |
C.优化配置道路资源 |
D.减少道路交通事故 |
15.

【小题1】采用“大院式”城市主导用地布局主要考虑的是( )
【小题2】以下城市功能区中最适宜采用“街区式”布局模式的是 ( )
【小题3】我国城市主导用地布局从“大院式”向“街区式”的转变,将会( )
2016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新提法是城市主导用地布局模式要由“大院式”向“街区式”转变。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采用“大院式”城市主导用地布局主要考虑的是( )
A.便于管理 | B.人口密度大 | C.地价低廉 | D.地形平坦 |
A.仓储区 | B.大型居住区 | C.绿地 | D.学校 |
A.增加居住小区的公共空间 | B.降低城市商业网点密度 |
C.分散城市功能区布局 | D.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 |
16.
下图是宁夏沿黄城市带规划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沿黄城市带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是
【小题2】提升沿黄城市带折辐射带动能力,应优先发展

【小题1】沿黄城市带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是
A.水源 | B.交通 | C.地形 | D.能源 |
A.高新技术产业 | B.重化工业 | C.旅游休闲业 | D.交通等基础设施 |
17.
读“某地农业活动的发展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最可能位于
【小题2】影响该地农业活动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1】该地最可能位于
A.阿根廷 | B.澳大利亚 | C.丹麦 | D.蒙古 |
A.气候 | B.市场 | C.政策 | D.科技 |
18.
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鼓励农民种粮的惠农政策,引起了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的分异。下图是1999—2011年我国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1999-2011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的特点是
【小题2】2003年以后影响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小题1】1999-2011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的特点是
A.耕地面积加速下降 |
B.粮食产量持续上升 |
C.2003 年以前粮食产量与耕地面积同步下降 |
D.2003 年以后耕地面积下降速度趋缓,粮食产量持续上升 |
A.耕地面积减少趋缓 | B.转基因技术广泛使用 |
C.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 | D.农业生态显著改善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