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鼓励农民种粮的惠农政策,引起了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的分异。下图是1999—2011年我国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1999-2011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的特点是
A.耕地面积加速下降
B.粮食产量持续上升
C.2003 年以前粮食产量与耕地面积同步下降
D.2003 年以后耕地面积下降速度趋缓,粮食产量持续上升
【小题2】2003年以后影响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耕地面积减少趋缓
B.转基因技术广泛使用
C.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
D.农业生态显著改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8-30 06:02:3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当地面或物体表面温度在0℃以下时,空气中的水汽会在其表面凝化成白色结晶,称为霜。一般把入秋后最早出现的一次霜叫初霜,而入春后最末出现的一次霜叫终霜。一年中,终霜后至初霜前的这段时间期叫无霜期。下面是两地无霜期等值线图(单位:日)。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乙地比甲地无霜期长的原因是乙地()
A.纬度比甲地低
B.地势起伏比甲地大
C.海拔比甲地低
D.气候海洋性比甲地强
【小题2】甲图中①、②两地无霜期差值T的范围是()
A.100<T<150
B.50<T<100
C.150<T<200
D.50<T<150
【小题3】关于两地主要粮食作物和作物熟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冬小麦,一年两热
B.乙地:春小麦,一年两熟
C.甲地:春小麦,一年一熟
D.乙地:冬小麦,一年一熟
同类题2
新西兰的牛以茂盛的青草为食,牛肉口感好,有弹性、韧性,品质优良而大量出口。该国的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
A.牧场畜牧业
B.游牧畜牧业
C.旱作农业
D.高度发达的商品化混合农业
同类题3
南方地区以水田农业为主,北方地区以旱地农业为主,西北地区发展畜牧业。形成这种生产活动地域差异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地形的差异
B.降水的差异
C.土壤的差异
D.热量的差异
同类题4
我国实施退耕还湖、移民建镇工作,几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鄱阳湖水面面积目前已增加一千多平方千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鄱阳湖位于图中的( )
A.①省
B.②省
C.③省
D.④省
【小题2】鄱阳湖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该平原作为商品粮基地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①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②人均耕地面积大 ③水热条件好 ④单位面积产量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小题3】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湖、还草),可以( )
①改善生态环境 ②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③减轻农民负担 ④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同类题5
区位熵又称专门化率,其值越高,地区产业集聚水平就越高。一般来说,当区位熵大于1时,则该地区的某项经济指标在全国有优势;当区位熵小于1时,则处于劣势。下表为我国某地形区主要农产品产量的区位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地区的地形与气候类型可能是( )
A.东北平原 温带季风气候
B.华北平原 温带季风气候
C.四川盆地 亚热带季风气候
D.长江中下游平原 亚热带季风气候
【小题2】与塔里木盆地相比,该地形区棉花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
A.秋季少雨,有利于采摘
B.交通便利,距离市场近
C.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D.质量较好,市场需求多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区域产业活动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农业地域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