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读“菲律宾、墨西哥、澳大利亚、美国的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按联合国制定的标准,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小于4%者为年轻型国家,图中属于年轻型国家的是_____和_____;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大于或等于7%者,为老年型国家,图中属老年型国家的是_____和_____。
(2)菲律宾、墨西哥两国人口中,15岁以下人口比重接近20%,这反映了这两国_____率很高,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不到4%,这反映了两国国民平均寿命_____。
(3)一个国家青少年人口比重过大或老年人口过多,各会给社会发展带来什么问题?应采取的人口政策分别是什么?

(1)按联合国制定的标准,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小于4%者为年轻型国家,图中属于年轻型国家的是_____和_____;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大于或等于7%者,为老年型国家,图中属老年型国家的是_____和_____。
(2)菲律宾、墨西哥两国人口中,15岁以下人口比重接近20%,这反映了这两国_____率很高,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不到4%,这反映了两国国民平均寿命_____。
(3)一个国家青少年人口比重过大或老年人口过多,各会给社会发展带来什么问题?应采取的人口政策分别是什么?
2.
下图是我国80年代下半期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迁出总人口大于20万的省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河北省。
(2)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劳务输出对家乡经济发展的贡献有:____________________ 。
(3)新疆吸引大量移民的主要优势是:①______ ②__________。
(4)90年代以来,重庆和湖北出现了新的移民高潮,这主要是因为 。

(1)迁出总人口大于20万的省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河北省。
(2)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劳务输出对家乡经济发展的贡献有:____________________ 。
(3)新疆吸引大量移民的主要优势是:①______ ②__________。
(4)90年代以来,重庆和湖北出现了新的移民高潮,这主要是因为 。
3.
读下表数据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1)分组年龄死亡率中,甲组比乙组 (高或低)。
(2)总人口死亡率中,甲组比乙组 (高或低)。
(3)产生上述反差现象的原因是 。
(4)一般来讲,甲属于 国家,乙属于 国家。

(1)分组年龄死亡率中,甲组比乙组 (高或低)。
(2)总人口死亡率中,甲组比乙组 (高或低)。
(3)产生上述反差现象的原因是 。
(4)一般来讲,甲属于 国家,乙属于 国家。
4.
下表是我国1949—1995年期间的人口出生率和同期人口死亡率数据,阅读并完成相关要求:

(1)1949年—2000年期间,我国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 。
(2)请据所给数据绘制我国从1949年—1995年期间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的曲线图。

(3)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特点是 ,表明我国的人口再生产类型正在向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阶段过渡,已接近“ ”型。
(4)谈一谈你对中国人口前景的看法。(论述详细) 。

(1)1949年—2000年期间,我国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 。
(2)请据所给数据绘制我国从1949年—1995年期间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的曲线图。

(3)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特点是 ,表明我国的人口再生产类型正在向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阶段过渡,已接近“ ”型。
(4)谈一谈你对中国人口前景的看法。(论述详细) 。
2.单选题- (共18题)
5.
属于原生环境因素对人口身体素质影响的是( )
A.臭氧空洞的出现,直接危害人类健康 |
B.酸雨破坏农作物、森林、土壤 |
C.一些地方环境缺硒,引起大骨节病 |
D.食品生产中的化学添加剂对人体健康的损害 |
7.
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是强国富民安天下的大事。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2.95亿人,右图中“*”表示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65岁以上人口的比重约是
【小题2】与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中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4.8%,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总人口增加了近1.3亿。因此,新世纪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小题1】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2.95亿人,右图中“*”表示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65岁以上人口的比重约是
A.68% | B.23% | C.13% | D.5% |
A.控制人口盲目流动 | B.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
C.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 | D.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 |
8.
实现我国人口增长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主要措施是( )
A.坚定不移地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
B.依靠人口众多的优势,制止环境退化 |
C.扩大人口迁移规模,改变目前我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的现象 |
D.尽可能少利用或不开发资源,保持生存环境的良性循环 |
9.
有关人口迁移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社会经济因素始终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
B.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迁出地比迁入地影响更为广泛 |
C.在人类发展的早期,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不大 |
D.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只有积极的一面,无负面影响 |
13.
生育率指在一定时期内出生人数与育龄妇女(15-49岁)之比( )
A.生育率高的地区,人口出生率往往较低 |
B.死亡率高的地区,生育率往往也高 |
C.生育率深受自然环境影响 |
D.妇女受教育程度高低与生育率无多大影响 |
15.
关于环境容量的正确叙述是( )
A.准确的说是指某国家或地区目前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
B.简单地说,环境人口容量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佳人口数量 |
C.地球环境容量就是自然环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
D.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自然资源,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前提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
17.
关于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多子多福是人口素质高的一种表现。 |
B.不想早生或少生子女是人口素质高的表现 |
C.许多地方病的发生,是人口素质不高的表现 |
D.电信业的发展使微波辐射污染加剧,这是人口素质不高的表现 |
19.
下图反映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其中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过渡型”的国家是( )
【小题2】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类似于( )

【小题1】其中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过渡型”的国家是( )
A.③ | B.② | C.① | D.④ |
A.③ | B.② | C.① | D.④ |
20.
人口再生产类型中,“传统型”和“过渡型”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是( )
A.两者的出生率都低 |
B.两者的自然增长率都高 |
C.“传统型”的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较低,“过渡型”的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较高 |
D.两者的死亡率都低 |
21.
关于人口数量与环境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个封闭的地区内,其人口数量的变化只取决于人口的自然增长 |
B.人口的死亡率主要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制约 |
C.环境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是通过影响生育率和死亡率来实现的 |
D.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可能是人口数量增长过快 |
22.
关于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已经很好地实施计划生育国策,不需要估计环境人口容量 |
B.我国环境人口容量最高应控制在13亿左右 |
C.我国环境人口容量最高应控制在16亿左右 |
D.我国环境人口容量是根据多种资源的人口承载力估计的 |
3.选择题- (共4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