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上海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上海的人口问题与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并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和医疗卫生水平等因素影响。
阅读下面资料回答问题。
(1)归纳1990年以来上海市人口数量变化状况。
(2)请分别说明上海市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变化特征的形成原因。
(3)请分析外来人口对上海城市发展产生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居民乔迁新居,居住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甲图是“某城市小区平面图”,乙图为“我国某中等城市主要功能用地面积空间变化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居民小区中荷花池的生态功能有哪些?
(2)图乙①②③曲线中,③表示工业区用地面积空间变化,那么①和②曲线代表的主要功能区分别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3)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该市在距市中心15.5千米的郊区(如图乙中④所示)规划设计了一座新的卫星城,说明该卫星城的建设对城市发展的意义。
山东省莒南县大店镇,人口7.1万,耕地面积4666.7公顷,其中3/5位于沭河、浔河冲积平原上。近几十年,在镇政府领导下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形成了1333.3公顷的环浔河无公害草莓生产基地,草莓生产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在镇内草莓生产基地附近建立了13个批发市场,广开镇外销售市场,使草莓进入鲁、豫、皖、苏、京、津、沪等省市的几十个大中城市的水果市场,现已发展成为“山东草莓第一镇”。
(1)影响该区发展草莓专业化生产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各有哪些?(2)草莓属于易腐烂变质产品,能够进入几十个大中城市的水果市场,需要什么条件?
(3)该类农业地域类型有什么特点?
下左图为美国西部略图.图中85号州际公路沿线是美国重要的制造业带,分布众多的纺织;工业基地,但近年来纺织工业发展缓慢,棉花大量出口到其他国家。右图为85号州际公路在洛杉矶市的一块标志碑(南北朝向)。
(2)甲区域农业生产由粗放的放牧业向蔬菜、水果、乳酪为主体的方向转变,说明其农业区位条件发生了哪些变化?
2.单选题- (共22题)

A.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向传统型转变 | B.人口数量比较稳定 |
C.老龄人口数量逐渐减少 | D.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 |
A.改善人口年龄结构 | B.减轻人口老龄化压力 |
C.发挥退休人员的余热 | D.提高城市化的水平 |
“空巢老人”,即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老人。“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是眼下许多“空巢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下图为“四国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以下四国中可能出现“空巢老人”现象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个人原因 | B.社会经济 |
C.自然空巢 | D.家庭原因 |

【小题1】若该国人口数量的变化仅考虑人口的自然增长,那么人口总量达到顶峰的时期是( )
A.④ | B.③ | C.② | D.① |
A.埃及 | B.德国 | C.巴西 | D.印度 |

【小题1】关于人口迁移流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球迁出人口少于迁入人口 | B.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 |
C.由人口多的国家迁往人口少的国家 | D.由东半球国家迁往西半球国家 |
A.更高的收入 | B.更多的休闲时间 |
C.更高的社会地位 | D.更优的自然环境 |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一2020年)里规划确定了到2020年天津市人口和建设用地控制目标。到2020年,天津市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450平方公里以内,天津市实际居住人口控制在1350万人左右。这“1350万”是让天津人“活得舒服”的指标。
读资料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天津提出的“1350万”被称为“临界点”,“1350万”是指
A.环境人口容量 | B.环境承载力 |
C.人口合理容量 | D.土地承载力 |
A.挖掘自然资源潜力,积极扩大生产规模 |
B.建立公平社会秩序,提高生活质量 |
C.鼓励生育,解决老龄化问题 |
D.鼓励移民,弥补劳动力不足 |
A.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大 |
B.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 |
C.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小 |
D.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大 |

【小题1】表中序号代表巴西的是
A.④ | B.③ | C.② | D.① |
①城市中心区环境恶化
②周边小城镇房价上涨
③城郊之间交通压力增大
④周边小城镇环境改善
⑤城市中心区产业调整
A.②③⑤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③④⑤ |
【小题1】下图为某地公共设施的服务范围示意图。读图可知,

图中最有可能为艺术表演中心、乡(镇)派出所、社区诊所的依次是( )
A.⑥①② | B.①④⑤ | C.③②④ | D.⑤③⑥ |
A.城市设施很不完善 | B.科技落后 |
C.管理水平落后 | D.城市人口迅猛增长,城市规模无限扩大 |


【小题1】上图中,⑤→⑥反映的现象是
A.城市郊区化 | B.逆城市化 |
C.城市化加速发展 | D.城乡差别拉大 |
A.③时段 | B.④时段 |
C.⑤时段 | D.⑥时段 |
A.甲国城市化水平比乙国低 | B.甲国城市化速度与经济发展不协调 |
C.乙国城市空心化严重 | D.乙国城市化速度比甲国快 |

A.PN阶段,城市化水平逐渐下降 | B.MP阶段城市化问题突出 |
C.M点、N点城市化水平相同 | D.N点后城乡差距扩大 |

【小题1】M处房价较高的原因可能是
A.交通通达度好 | B.距离市中心近 | C.环境优美 | D.地势较低 |
A.商业区 | B.住宅区 | C.文化区 | D.工业区 |

【小题1】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
A.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 | B.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 |
C.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 D.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
A.毗邻大学,学术氛围浓厚 | B.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
C.视野开阔,俯瞰全城 | D.绝版水岸名邸,上风上水 |
①北京自然条件改变
②北京市场需求的变化
③税收政策的变化
④交通和冷藏条件的改变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二战前,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拥有采煤、钢铁、汽车、机械制造等重工业部门,被称为美国的“制造业带”。二十世纪中后期,该地区工厂大量倒闭,遗弃的工厂设备锈迹斑斑。人们形象地把该地区称为“锈带”。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导致美国东北部工业区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①生产结构太复杂
②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③煤炭的能源地位提高
④世界钢铁市场供过于求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A.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调整工业结构 |
B.美化环境,使用新原料、开拓市场 |
C.拓展交通,开发新能源,发展科技 |
D.进行工业区的总体规划,完善公共设施 |

【小题1】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
A.市场指向型 | B.原料指向型 |
C.劳动力指向型 | D.动力指向型 |
A.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 | B.产品科技含量高 |
C.以航空运输为主 | D.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 |

【小题1】与单纯种植水稻相比,稻田养鱼可以( )
①减少耕地使用面积
②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
③增加农产品的类型和产量
④进行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A.①② | B.①④ | C.③④ | D.②③ |
A.北京平原区 | B.江南丘陵 | C.太行山区 | D.吐鲁番盆地 |
①分布地区都有地广人稀的特点
②都需要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
③都要求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④都要求有便利的交通条件.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