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中国的蔬菜生产,已经从昔日的“家庭菜园”快速发展成为农业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如今,蔬菜产业面临着生产集中和产销分离带来的均衡供应、价格波动、质量安全等突出问题。下表为2004~2013年我国六大区域的蔬菜生产百分比变化。供销市场显示,全国仅有14个省区蔬菜能够自给,其中,新疆、河北、山东、河南、辽宁四省区自给率在150%以上,北京和上海两地的蔬菜自给率由2004年的90%和69%下降至2013年的26%和34%。
(2)描述我国蔬菜生产的空间分布和变化特征。
(3)分析我国蔬菜时空上的产销分离给蔬菜价格带来的影响。
(4)你是否赞同新疆扩大蔬菜生产,增加蔬菜输出量。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1)若图中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地主导风向最有可能是__________。
(2)该市拟在①、②、③三处布局服装厂、水泥厂和软件园,你认为①处应该布________;③处应该布局__________。
(3)分析甲处布局钢铁企业的有利条件?
油橄榄为著名亚热带果树和重要经济林木,盛产于地中海气候(图a)区。有些品种的橄榄树在一8℃至-10℃的短时低温也不致受到伤害,但不能长时间低温。在接近0℃温度至少持续几十个小时,有利于它的花芽分化,为丰收打下基础。土壤疏松透气,且PH值在0.5-8.O之间油橄榄会生长更好。20世纪60年代,我国在昆明市郊林场引种一批来自地中海沿岸的油橄榄树苗,初来乍到的油橄榄树生长迅速,但同时出现了挂果率低,饱受病虫害折磨等“水土不服”现象。70年代,甘肃陇南地区(图b)引进油橄榄试种,经过科研论证,发现白龙江流域海拔1500米以下的河谷及半山地带为全国油橄榄最佳生长区。目前,油橄榄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医疗、美容、化工等行业,2015年我国累计进口橄榄油3.86万吨。陇南市油橄榄种植面积已发展到30万亩,鲜果产量占全国的91%,橄榄油产量3000多吨,占到全国的93%,成为全国最大的初榨橄榄油生产基地。

(1)说明地中海沿岸的油橄榄种在昆明地区“水土不服”的自然原因。
(2)试解释白龙江流域海拔1500米以下的河谷及半山地带为全国油橄榄最佳生长区的原因。
(3)始于兰州,经白龙江河谷至重庆的兰渝铁路即将全线贯通。说明兰渝铁路建成后对该地区油橄榄产业的积极影响。
2.单选题- (共3题)
东北地区普通小学在校学生数从1980年的1297.9万,锐减至2014年的473.9万。下图表示意东北地区近25年普通小学在校学生数占全国小学在校学生数的比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地区人口出生率陡降时期始于
A.20世纪70年代 | B.20世纪80年代 |
C.20世纪90年代 | D.21世纪10年代 |
A.老工业基地衰落 | B.移民外迁 | C.医疗水平较低 | D.人口政策 |
A.人口迁入压力增加 | B.人口合理容量增大 |
C.劳动适龄人口陡减 | D.社会养老负担减轻 |
桑基、蔗基、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鱼塘的直接目的是
A.提高土壤质量 | B.节省劳动力 |
C.促进生态循环 | D.提高经济收入 |
A.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 | B.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 |
C.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 | D.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