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51828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7/9/28

1.选择题(共5题)

1.
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恣睢(suī)   嗤笑(chī)   阴晦(méi)   伶仃(dīng)
B.瑟索(sè) 惘然(wǎng) 寒噤(jìn) 呵斥(chì)
C.巾帼(guó) 热衷(zhōng) 撩逗(liáo) 掺杂(cān)
D.肥硕(shuò) 招徕(lái) 贿赂(lòu) 噩梦(è)
2.
下列句中的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孩子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
B.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都在不停地后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
C.杜雍和大叫了一声“我的鸭子!”几乎晕倒在地上。
D.“为什么要投她一票?”贾里说,“你觉得她好,我们不觉得。”
3.
下列句子依次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
(2)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
(3)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4)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
A.借喻 明喻 暗喻 明喻B.暗喻 借喻 明喻 借喻
C.暗喻 明喻 暗喻 借喻D.借喻 借喻 明喻 明喻
4.
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A.《故乡》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所以作品中的“我”并不是作者,而是小说虚构的人物。
B.《清兵卫与葫芦》采取倒叙的手法,开头便交代清兵卫放弃了对绘画的爱好,转而热衷葫芦了。这个开头与小说结尾遥相呼应,增加了小说的悲剧性,强化了小说的主题。
C.《孤独之旅》的作者曹文轩,获得2016年度“国际安徒生奖”。这是中国作家首次获得这一殊荣。
D.《选举风波》是从秦文君的长篇小说《男生贾里·女生贾梅》节选出来的。
5.
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深黛(青黑色)   光彩熠熠(形容闪光发亮)
B.鄙夷(看不起)   不言而喻(明白)
C.巾帼(借指男子)   耿耿于怀(有心事的样子)
D.呵斥(大声斥责)   茅塞顿开(堵塞)

2.语言表达(共1题)

6.
仿照画线句的句式,再写两个句子,与之构成排比句,表达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有蓝天的呼唤,就不能让奋飞的翅膀在安逸中退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性学习(共1题)

7.
放鸭的经历,让杜小康觉得自己“突然长大了,坚强了”,在人生旅途中我们每个人都要长大。为此八(2)班开展“青春畅想”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下列活动。
(1)请你拟写一条简洁优美的主题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春是多姿多彩的。她成为许多的文人墨客抒发情感的对象。同学们平时肯定收集了很多有关歌颂青春的名言。请你写出两个歌颂青春的名言。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青春,也会遭遇挫折。假如你身边的一位朋友最近生活中遇到了一些挫折,对前途感到迷茫,对生活失去了希望,对人生失去了方向,很是苦恼。请你鼓励他战胜自我,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走出人生的低谷,你该如何表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文(共1题)

8.
(2016年中考陕西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少年一天天长大,有一天要离开家

看他背影的成长,看他坚持与回望

妈妈笑着对他说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

请以“为我心中的那片海”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语言表达:(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