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段考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51812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6/19

1.综合题(共4题)

1.
据图和表,完成下列问题。

2000年中国人口跨省(市)流动的地区构成表(单位(%)

(1)结合图表,简述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产业转移的流向特征并指出迁入地北京市的人口增长模式。
(2)结合表,说出2000年中国人口跨省(市)流动的空间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3)简述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迁入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
阅读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 在2013年“两会”上,一份由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提出的“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的调研报告引起高度关注,这份沉甸甸的《调研报告》再次表明,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已刻不容缓。
材料二

材料三

中国人口年龄性别结构:2000年(灰色)和2050年(白色)
(1)我国目前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__________。
(2)由材料二可知我国人口到2030年将达到约14.5亿,到2050年却约为13.59亿,这是为什么?
(3)根据材料三,请说明我国在21世纪中叶人口年龄结构呈现出怎样的特征?这会带来哪些人口问题?试说明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3.
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优越的地理环境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读“我国某城市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示信息,比较A、B、C三地地租高低,并说明地租最高处的判断依据。
(2)请在A、B、C、D四地中,选择高级住宅区的最佳建造位置,并简析理由。
(3)下表为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的该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水量的百分比变化情况。分析该城市水量百分比变化的原因。 
4.
(题文)读“高层建筑与土地利用关系图”,试用地租理论解释城市商业中心等级体系的分布。

(1)根据地租理论和城市的功能分区,图中高层建筑附近属于城市的________区(功能区)。该功能区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图中反映出的建筑高度与土地利用的规律是什么?
(3)图中显示出一些零售业,即小区级商业中心和邻里购物中心位于远离中心区的住宅区底层,其原因是什么?

2.单选题(共12题)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表中内容为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表中反映的我国人口合理容量是(  )
A.15亿~16亿B.15.1亿或16.6亿
C.8亿~9亿D.14亿~15亿
【小题2】下列不属于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是(  )
A.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地区开放程度
C.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
D.国家人口政策
6.

   我国西北地区海拔高,地势起伏大,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植被大部分为荒漠,是目前我国沙尘暴的发源地。西北地区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30%,但人口只占全国的4%,同时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西北地区环境承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北地区面积广大,矿产资源丰富,环境承载力应该很大
B.西北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植被为荒漠,成为环境承载力小的关键因素
C.西北地区地势起伏大,交通不便利,成为环境承载力小的关键因素
D.西北地区经济落后,社会发展落后,是环境承载力小的最关键因素
【小题2】有关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原因只在于自然条件恶劣
B.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原因只在于经济发展落后
C.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原因有自然条件因素,也有社会经济因素
D.西北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都不好,因此它的人口合理容量会永远很小
7.

   2005-2010年北京、天津、内蒙古、山西四省级行政区总迁入人口中来自河北的人口所占比重具有明显差异(如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造成北京、天津、内蒙古、山西四省级行政区迁入人口中河北人口所占比重差异明显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发达程度B.自然地理环境
C.区域产业政策D.空间移动距离
【小题2】河北人口迁入北京、天津,则(  )
A.减轻迁入地就业压力B.提升迁入地城市化水平
C.缓解迁入地环境污染D.加剧迁入地人才外流状况
8.
下图反映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据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国家是:(   )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图中②最有可能的国家是(  )
A.澳大利亚B.巴西C.德国D.印度
9.
最近几年“民工荒”招工难问题愈发突出。对此,有专家指出,中国的人口红利期即将结束,“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中国长期被抑制的劳动力收入将迎来抬升的转折。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瑟·刘易斯提出“二元经济”发展模式,将经济发展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劳动力无限供给阶段,二是劳动力短缺阶段,联接两个阶段的交点称为“刘易斯拐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我国“人口红利”结束,“刘易斯拐点”挺前到来的原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未富先老,社会保障体系压力较大B.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平均寿命延长
C.城市化进程加剧,导致乡村人口减少D.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下降
【小题2】下列部门受“刘易斯拐点”出现影响较大的是( )
A.生物技术B.石化工业C.玩具制造D.高档时装
【小题3】针对“刘易斯拐点’的出现,我国政府目前采取的措施( )
A.提倡二孩,鼓励生育B.增加对企业的补贴,提高劳动者工资
C.接纳海外移民和外籍劳工D.提高劳动力价格,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
10.
下图为某高一学生绘制的“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①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有(  )
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②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④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小题2】缓解③国人口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
A.开发劳务市场B.鼓励生育和适当移民C.控制人口增长D.加大教育投入
【小题3】如上图表示某一国家人口增长转变的四个时期,其先后顺序应为 (  )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④②③①D.④③②①
11.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控制目标应该低于人口容量,这反映了人口容量具有(  )
A.警戒性B.相对性C.临界性D.差异性
12.
安徽省剩余劳动力赴外省就业主要集中在东部的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和北京五个省市。2016年安徽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省内就业人数出现拐点,省内就业人数首次高于省外就业人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造成安徽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回流本省的主要原因是(    )
①沿海产业向内地迁移②农民工年龄偏高③内地就业环境有所改善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低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小题2】安徽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回流(    )
A.提高了河南省的城市化水平B.缓解安徽省农村人口与土地的压力
C.减缓东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D.为安徽省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
13.
2016年9月26日六安市中心城区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正式启动(如下图),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自行车出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六安市推出公共自行车项目主要是为了( )
①吸引外来游客 ②促进自行车产业发展  ③推进全民健身运动
④减缓停车难问题   ⑤减少城市大气污染问题   ⑥缩短市民出行花费时间
A.①②③B.②④⑥C.③④⑤D.④⑤⑥
【小题2】下列场所附近适合设置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的是( )
①火车站   ②高速公路出入口   ③医院   ④政府机构  ⑤幼儿园门口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④⑤D.③④⑤
14.
读某特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各类土地的付租能力与该地区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a功能区是(  )
A.商业区B.住宅区C.工业区D.农业区
【小题2】图中b1、b2功能区相同,但级别不同,在b2地区发展该功能区的原因是(  )
A.位于城市工业区附近,工人上下班较方便B.位于农耕区附近,乳肉蛋食品丰富
C.靠近景点和林地,空气清新,环境优美D.位于背风坡地区,空气湿度小,日照多
15.
下图为某城市地租等值线与功能区结构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A、B、C分别代表的功能区是
A.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B.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
C.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小题2】M处地租等值线明显向外凸出的原因是
A.交通干线经过B.人口稠密
C.距离市中心近D.地形平缓
16.
读某城市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若图中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地主导风向最有可能是(   )
A.西北风B.东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
【小题2】A,B,C,D四地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  )
A.AB.BC.CD.D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