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测试题 必修3第5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展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18045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2/12

1.综合题(共3题)

1.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富士康是台湾鸿海精密集团在大陆投资兴办的企业,公司成立于1974年2月,专注于电子代工服务,1988年在深圳地区投资建厂,2005年超越新加坡的伟创力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子代工服务厂商。

材料一 富士康主要进驻城市与路径。


材料二 2010年三大产业比重及人均GDP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人均GDP(元)

四川

14.7

50.7

34.6

21 182

江苏

6.2

53.2

40.6

52 840

山东

9.1

54.3

36.6

41 106

全国

9.5

46.4

44.1

30 876

 

(1)从劳动力与基础设施的角度对比2015年富士康在贵阳与昆山的不同。
(2)简述富士康进入中国大陆后不断迁移新址的原因并评价其对新址城市的不利影响。
(3)分析四川人口主要迁往江苏的原因并说出对四川的积极作用。
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后期斯洛伐克汽车工业岌岌可危,面临瓦解。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调整后,斯洛伐克迎来了希望,2015年斯洛伐克每千人生产汽车190辆,蝉联世界第一,汽车占斯洛伐克工业总产值的44%、出口的40%,目前汽车从业人员12.6万人。论汽车产业水平,斯洛伐克很早就获得了德国大众的质量体系认证;论人力资源斯洛伐克的汽车产业工人的素质高于其他欧盟国家,但成本低廉。2015年英国捷豹路虎公司与斯洛伐克政府,签署投资协议,新工厂将于2018年投产,年产汽车15万-30万辆。近期斯洛伐克政府提出进一步发展汽车业的思路,力争生产出不同类型的汽车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为斯洛伐克人民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1)与英国相比,斯洛伐克汽车工业的突出优势是什么?
(2)简述西欧汽车工业转移对斯洛伐克的积极影响。
(3)斯洛伐克政府提出汽车工业协调发展,请你从生产方面提出合理建议。
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对比分析甲、乙两国自然特征的相同之处。
(2)说出甲、乙两国各自出口货物所选取的恰当运输方式,并推测其主要贸易地区,简述理由。
(3)乙国自2015年起限制原木出口量不得超出产量的15%,分析其原因和目的。

2.单选题(共5题)

4.

   近年来,乙国“客户工业”(进口原材料、零配件等,加工组装后产品再出口)快速发展,甲国是乙国“客户工业”最主要的投资国。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国硅谷的某企业,将电子产品装配厂迁到乙国的墨西加利,其主要原因是乙国(   )
A. 消费市场广阔 B. 原材料丰富
C. 交通运输便利 D. 劳动力价格低
【小题2】乙国“客户工业”主要集中于北部边境地区,其主导因素是(   )
A. 环境质量 B. 廉价劳动力
C. 交通运输 D. 科技水平
【小题3】乙国“客户工业”快速发展将(   )
A. 导致甲国劳动力大量流入乙国
B. 促进乙国的城市化发展
C. 提高甲国的劳动生产率
D. 改善乙国的环境质量
5.

   福建“北水南调”工程以引用大樟溪水源为主,从闽江竹岐水源点建抽水泵站引水补充,向福清、平潭、长乐等地输水。下图示意福建“北水南调”线路。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福建“北水南调”工程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势北高南低,全程可以自流引水
B.闽江的径流量季节变化小,年际变化大
C.沿线多水库、河流,水源比较稳定
D.主要经过武夷山区,工程造价高
【小题2】平潭需要大量引入水源的主要原因是(   )
①降水少,季节分配不均
②社会经济发展迅速,需水量大增
③岛屿集水面积小
④地势陡峻,取水困难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6.

   近年来我国开始实施油气进口多元化战略,原油进口“四面八方”格局初现,且进口量持续攀升。下图是我国石油进口通道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东北通道沿线沼泽面积大,不利于施工    ②西南油气通道沿线地势平坦,利于施工
③海上通道必须经过马六甲海峡,安全性差    ④西北通道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小题2】我国目前原油进口“四面八方”格局的出现有利于 (   )
①缓解能源供需矛盾   ②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③提高大气环境质量 ④增强能源供应安全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7.
皖电东送工程是我国首条同塔双回路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西起安徽淮南,经皖南、浙北到达上海,线路全长656千米,共有1 421座铁塔。皖电东送工程对安徽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
A.改善淮南环境污染状况B.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C.提高清洁能源的利用比例D.减轻公路运输压力
8.
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制造业逐渐向海外转移,美国重点发展房地产、金融等服务业,制造业不断萎缩,产业空心化问题凸显。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致力于让制造业回归,借减税“招数”吸引部分制造业回归。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美国制造业空心化现象凸显(   )
A.是欧美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B.导致美国商品贸易状况恶化
C.推动美国制造业技术升级
D.促使本国工人转向新技术产业
【小题2】阻碍美国制造业回归的是(   )
A.美国缺少充足的廉价劳动力
B.美国制造业产品进口关税的提升
C.新兴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上升
D.新兴发展中国家科技研发能力增强
【小题3】为应对美国制造业回归政策,我国政府最应采取的对策是(   )
A.致力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信息化技术改造
B.积极推动我国企业到美国境内投资设厂
C.尽快启动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
D.大力促进金融、贸易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