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读中国的汽车产业分布变化图,分析其发展过程中区位因素的变化。
(2)今后我国将大力支持发展新能源汽车,分析主要原因。
(3)广州的本田汽车制造公司,是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投资的,试分析日本当时投资首选广州的原因。
据经济人士分析,2010年中国汽车销售量达到1500万辆,超过美国汽车销售量高峰值。读中国汽车工业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中国的汽车产业分布变化图,分析其发展过程中区位因素的变化。
(2)今后我国将大力支持发展新能源汽车,分析主要原因。
(3)广州的本田汽车制造公司,是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投资的,试分析日本当时投资首选广州的原因。
2.
(2)有人建议我国借鉴巴西的经验,以甘蔗或粮食作原料大量生产乙醇作为汽车燃料。试分析其利弊。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巴西盛产甘蔗,产量居世界首位。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巴西甘蔗产量达5.6亿吨。其中一半以上用于生产乙醇,是世界第二大乙醇生产国,该国近半数汽车使用乙醇汽油。下图为巴西及周边区域图。
(2)有人建议我国借鉴巴西的经验,以甘蔗或粮食作原料大量生产乙醇作为汽车燃料。试分析其利弊。
3.
撒哈拉沙漠南缘的11个国家正联手打造一条横穿非洲大陆的绿化带。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条被称为“绿色长城”的绿化带,计划总长度为7100千米,宽15千米。
材料二:绿化带沿线地区的天然树木旱季落叶。新建的绿化带要求树木种植的密度比较大,且树木旱季不落叶。沿线国家计划在毛里塔尼亚建立一个植物园,为绿色长城项目筛选、引进适应性树种。

(1)图示的非洲“绿色长城”大致是沿着哪两种气候类型区的交接带延伸?
(2)解释“绿色长城”沿线荒漠分布的自然原因。
(3)为遏制荒漠化发展,除建设“绿色长城”外,沿线国家还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材料一:这条被称为“绿色长城”的绿化带,计划总长度为7100千米,宽15千米。
材料二:绿化带沿线地区的天然树木旱季落叶。新建的绿化带要求树木种植的密度比较大,且树木旱季不落叶。沿线国家计划在毛里塔尼亚建立一个植物园,为绿色长城项目筛选、引进适应性树种。

(1)图示的非洲“绿色长城”大致是沿着哪两种气候类型区的交接带延伸?
(2)解释“绿色长城”沿线荒漠分布的自然原因。
(3)为遏制荒漠化发展,除建设“绿色长城”外,沿线国家还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4.
下图是广东省产业转移区域布局示意图,读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目前,广东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珠三角发展受到了土地、资源、劳动力价格、环境四方面约束,加上受国际金融危机和人民币升值影响,持续发展“难以为继”。
广东省政府投500亿巨资,实施2008~2012年产业、劳动力双转移战略,实现劳动密集型、附加值低的低端制造业的区域转移。同时,将粤东、粤西和粤北等地的农村劳动力600万人转移进入工业和服务业,力争使这些地区非农就业比重由目前的71%提高到80%以上。
(1)简述广东省产业转移的类型和方向。
(2)广东省实施产业、劳动力双转移战略,将对区域发展带来哪些有利影响?

目前,广东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珠三角发展受到了土地、资源、劳动力价格、环境四方面约束,加上受国际金融危机和人民币升值影响,持续发展“难以为继”。
广东省政府投500亿巨资,实施2008~2012年产业、劳动力双转移战略,实现劳动密集型、附加值低的低端制造业的区域转移。同时,将粤东、粤西和粤北等地的农村劳动力600万人转移进入工业和服务业,力争使这些地区非农就业比重由目前的71%提高到80%以上。
(1)简述广东省产业转移的类型和方向。
(2)广东省实施产业、劳动力双转移战略,将对区域发展带来哪些有利影响?
2.单选题- (共8题)
5.
下图是我国东部地区某鞋厂同一旅游鞋产销流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鞋厂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
①廉价的劳动力
②丰富的能源
③较高的技术
④低廉的地价
【小题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3】该鞋厂如果要改变企业在生产环节中的不利地位,提升自身的产业价值,需要( )

【小题1】该鞋厂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
①廉价的劳动力
②丰富的能源
③较高的技术
④低廉的地价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② | D.③④ |
A.放弃利用自己商标出口产品是该鞋厂发展的必然趋势 |
B.节能减排是该鞋厂提高利润的最重要途径 |
C.旅游鞋质量差是该鞋厂获利少的主要原因 |
D.该类鞋厂有向我国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 |
A.不断扩大生产规模 | B.企业创新,拥有自己的品牌 |
C.进行产业空间转移 | D.尽量节省生产成本 |
6.
读我国某乡农业产业结构规划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地区可能位于( )
【小题2】该乡农业产业结构有利于( )

【小题1】该地区可能位于( )
A.江汉平原 |
B.松嫩平原 |
C.宁夏平原 |
D.成都平原 |
A.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
B.形成良性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 |
C.促进乡村城市化的整体发展 |
D.推动农业地域专业化生产 |
7.
读某种森林生态系统景观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关该森林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小题2】下列开发方式中,有助于该种生态系统保护性开发的是( )
①生态旅游;②建实木家具厂,生产高档家具;③建自然保护区;④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结合
【小题3】目前,对被称为“地球之肺”的森林生态系统带来严重破坏的生产方式为( )

【小题1】关该森林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都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 |
B.当地的河流夏季水量丰富,冬季干枯 |
C.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方便 |
D.生物种类繁多,但人口稀少 |
①生态旅游;②建实木家具厂,生产高档家具;③建自然保护区;④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结合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A.迁移农业 | B.滥捕滥杀动物 |
C.机械化开垦 | D.旅游商品生产 |
8.
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对自然演化过程和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捕捉、监测、描述、表达的能力迅速提高,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也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全球定位系统在交通运输中的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小题2】国家气象局每天为电视新闻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 )
①遥感技术 ②地理信息技术 ③数字导航技术
【小题1】关于全球定位系统在交通运输中的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车辆跟踪 | B.提高运营成本 |
C.降低能耗 | D.合理分配车辆 |
①遥感技术 ②地理信息技术 ③数字导航技术
A.②③ | B.①③ | C.①② | D.①②③ |
9.
中国地域辽阔,地域特色鲜明,饮食文化纷呈异彩。在《清稗类钞》里,就记述了清末之饮食状况,称:“各处食性之不同,由於习尚也。则北人嗜葱蒜,滇黔湘蜀嗜辛辣品,粤人嗜淡食,苏人嗜糖”。到清末时,鲁菜、苏菜、粤菜、川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分化形成,共同构成中国的“八大菜系”。据此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不同的饮食文化体现了区域的( )
【小题2】“八大菜系”形成的原因可能有( )
①地理、气候、习俗、经济、交通等诸多条件共同影响的结果 ②是以物产这一自然条件为基础的 ③口味的差异是菜系发展的重要因素 ④烹调方法的差别,也是形成菜系不可忽视的重要条件
【小题1】不同的饮食文化体现了区域的( )
A.整体性特征 | B.差异性特征 | C.开放性特征 | D.共同性特征 |
①地理、气候、习俗、经济、交通等诸多条件共同影响的结果 ②是以物产这一自然条件为基础的 ③口味的差异是菜系发展的重要因素 ④烹调方法的差别,也是形成菜系不可忽视的重要条件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10.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的要求,请选出,并填涂在答题卷上。每小题2分,共25小题,合计50分。
某中学生态调查小组对我国某地方圆1000米范围内进行了生态调查,并将其生态状况绘成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最可能形成该地这种生态特征的人类活动是( )
【小题2】该生态现象最可能出现在( )
【小题3】针对图中所反映的生态问题,当地宜采取的对策是( )
某中学生态调查小组对我国某地方圆1000米范围内进行了生态调查,并将其生态状况绘成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最可能形成该地这种生态特征的人类活动是( )
A.滥采矿产 | B.过度放牧 | C.滥伐森林 | D.滥垦耕地 |
A.云贵高原 | B.江南丘陵 | C.内蒙古高原 | D.黄土高原 |
A.营造防护林 | B.由畜牧变农耕 |
C.开辟水源、多打井 | D.规定一定的载畜量 |
11.
下图为山西省能源调出结构变化图(注:1吨煤的平均价格为160多元;1吨煤可发电2500千瓦时;山西省向外输电的价格为245元/千瓦时;同时,输煤需要建设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山西省电力向东输出,最大的受益地区为( )
【小题2】变输煤为输电,对山西省的意义主要是( )

【小题1】山西省电力向东输出,最大的受益地区为( )
A.辽中南地区 | B.长三角地区 | C.山东半岛 | D.京津唐地区 |
A.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 B.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
C.减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 D.缓解用水矛盾 |
12.
读我国某地区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地区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包括( )
①地处沿海地区;②靠近香港、澳门;③工业基础好;④科技发达;⑤矿产能源丰富
【小题2】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目前珠江三角洲具有的优势是( )
【小题3】珠三角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小题1】图示地区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包括( )
①地处沿海地区;②靠近香港、澳门;③工业基础好;④科技发达;⑤矿产能源丰富
A.①③ | B.③⑤ | C.②④ | D.①② |
A.产业基础 | B.侨乡优势 | C.人才队伍 | D.科技实力 |
A.严格限制外来人口,提高农业在经济中的比重 |
B.搞好城镇和区域建设规划 |
C.逐步淘汰耗能多、成本高、污染重的工业 |
D.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环境 |
3.选择题- (共3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