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陕西省西安市83中高三上学期阶段四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1797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1题)

1.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有人认为,“文学反映时代”是一种过时的理念,现代文学更注重对人的个体生存和“内世界”的呈现,追求的是文学的超越性、永恒性而不是时代性。     
①鲁迅的小说和杂文深刻地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中国的真实现状
②优秀文学作品具有超越时代的永恒意义,与反映时代并不矛盾
③“超越时代”不是悬浮在半空中超越
④它们至今仍具有超越性的影响
⑤某种意义上,越是时代的,才越是永恒的
⑥完全脱离现实感的作品无论在现世还是后世都是不会真正受到欢迎的
A.③⑥②⑤①④B.③②①④⑥⑤C.⑤③⑥④①②D.⑤③⑥①④②

2.句子默写(共1题)

2.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9分)
(1)封建社会中很多女子任劳任怨却无法避免悲剧的命运。《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哭诉:“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氓》当中的女主人公同样用“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对自己品行没有差错而男子却变心的愤懑之情。
(2)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展现周瑜指挥若定,轻松胜敌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逍遥游》中宋荣子“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具体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杨时、游酢为求师而程门立雪;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表达自己艰辛从师的句子是:当余之从师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孔子云: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刘禹锡身居“陋室”,却不以为陋,正体现他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淡泊态度。刘禹锡在《陋室铭》中点明陋室不陋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鉴赏(共1题)

3.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念奴娇•登石头城①
萨都剌
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寂寞避暑离宫②,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落日无人松径里,鬼火高低明灭。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注)①石头城:即金陵城,昔为六朝都城。②离宫:皇帝在京城以外的宫室。
【小题1】这首词的景物描写营造怎样的意境?词人借此抒发了什么感慨?。(5分)
【小题2】这首词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文本进行赏析。(6分)

4.文言文阅读(共1题)

4.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21分)
与萧翰林俛书
(唐)柳宗元
思谦兄足下:昨祁县王师范过永州,道思谦蹇然有当官之心,乃诚助太平者也。仆闻之喜甚,然王生之说,仆岂不素知耶?
仆不幸,向者进当臲卼①不安之势,平居闭门,口舌无数,况又有久与游者,乃岌岌而操其间哉。其求进退者,皆聚为仇怨,造作粉饰,蔓延益肆。非的然昭晰②,自断于内,则孰能了仆于冥冥之间哉?然仆当时年三十三,甚少,自御史里行得礼部员外郎,超取显美,欲免世之求进者怪怒媢嫉,其可得乎凡人皆欲自达仆先得显处才不能逾同列声不能压当世世之怒仆宜也与罪人交十年官又以是进辱在附会。圣朝弘大,贬黜甚薄,不能塞众人之怒,谤语转侈,嚣嚣嗷嗷③,渐成怪民。饰智求仕者,更詈仆悦仇人之心,日为新奇,务相喜可,自以速援引之路。而仆辈坐益困辱,万罪横生,不知其,悲夫!人生少得六七十者,今已三十七矣。长来觉日月益促,岁岁更甚,大都不过数十寒暑,则无此身矣。是非荣辱,又何足道!云云不已,祗益为罪。
居蛮夷中久,惯习炎毒。楚、越间声音特异,鴂舌啅噪④,今听之怡然不怪,已与为类矣。家生小童,皆自然哓哓,昼夜满耳,闻北人言,则啼呼走匿,虽病夫亦怛然骇之。自料居此尚复几何,岂可更不知止,言说长短,重为一世非笑哉?读《周易》《困卦》至“有言不信,尚口乃穷”也,往复益喜,曰:“嗟乎!余虽家置一喙以自称道,诟益甚耳。”是更乐喑默,思与木石为徒,不复致意。
今天子兴教化,定邪正,海内皆欣欣怡愉,而仆与四五子者独沦陷如此,岂非命欤?命乃天也,非云云者所制,余又何恨?独喜思谦徒,遭时言道。道之行,物得其利。倘因贼平庆赏之际,得以见白,买土一廛为耕甿⑤,朝夕歌谣,使成文章。木铎者采取,献之法宫,增圣唐大雅之什,虽不得位,亦不虚为太平之人矣。此在望外,然终欲兄一言焉。宗元再拜。
【注】①臲卼(niè wù):不安的样子。②昭晰:清楚明白。③嚣嚣:众口谗毁的样子。嗷嗷:形容众声喧杂。④鴂舌:比喻语言难懂。啅噪:噪聒。⑤耕甿:旧称农民。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然王生之说微:如果没有。
B.不知其端:原因。
C.是更乐喑默用:因为。
D.木铎者采取庶:众多。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其求进退者吾尝终日思矣
B.更詈仆悦仇人之心越国鄙远
C.独喜思谦徒项伯乃夜驰沛公军
D.然终欲兄一言焉公我献之
【小题3】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3分)(  )
A.凡人皆欲自达/仆先得显处/才不能逾同列/声不能压当世/世之怒仆宜也/与罪人交十年官/又以是进辱在附会。
B.凡人皆欲自达仆先得/显处才不能逾同列/声不能压当世/世之怒仆宜也/与罪人交十年 /官又以是进/辱在附会。
C.凡人皆欲自达/仆先得显处/才不能逾同列声/不能压当世/世之怒仆宜也/与罪人交十年/官又以是进/辱在附会。
D.凡人皆欲自达/仆先得显处/才不能逾同列/声不能压当世/世之怒仆宜也/与罪人交十年/官又以是进/辱在附会。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在这封信中虽陈述了自己不幸的遭遇,但更多地是想表明自己希望贤人掌权的政治理想和欲做“太平之人”的志向。
B.作者在信中写一些认为他贬谪处罚太轻的人,对他诽谤越来越多,并以此来讨好他的仇敌,作为进身之阶,揭露了当时的官场丑态。
C.作者写自己在永州的贬谪生活时,运用了反衬法,“炎毒”、“楚越之声”,不正常的视为平常,“北人言”,正常的视为不正常,有力地控诉了黑暗社会的罪行。
D.信中明言“今天子兴教化,定邪正”,但像柳宗元这样有才华的人却受尽诽谤,被贬蛮夷之地久居,对比鲜明,辛讽蕴藉。
【小题5】把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9分)
(1)自御史里行得礼部员外郎,超取显美,欲免世之求进者怪怒媢嫉,其可得乎?(5分)
(2)嗟乎!余虽家置一喙以自称道,诟益甚耳。(4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