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3题)
朱光潜的《谈美》一书中还谈论了美感与快感的区别, , , , ,
。 ,它不包含功利目的,它使人暂时忘记自我而专注于欣赏对象当中。所以说,艺术可以使人出世。
①那么这只是快感而不是美感
②区分了这两种极易混淆的感觉
③指出“美感经验是直觉的而不是反省的”
④当我们感觉到高兴而联想到自身的欲望时
⑤美感不是普通的感官刺激
⑥用“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这一生动的比喻
A.⑥②③④①⑤ | B.④①⑤②⑥③ | C.③④①⑥②⑤ | D.②④①⑤⑥③ |
①我会照样子写词语。
越来越亮 越{#blank#}1{#/blank#}越{#blank#}2{#/blank#} 越{#blank#}3{#/blank#}越{#blank#}4{#/blank#}
容易——简单 赞美——{#blank#}5{#/blank#} 寒冷——{#blank#}6{#/blank#}
精心地(挑选) 慢慢地{#blank#}7{#/blank#} 伤心地{#blank#}8{#/blank#}
②我会把词语写完整,并选一个词写一句话。
五{#blank#}9{#/blank#}六{#blank#}10{#/blank#} {#blank#}11{#/blank#}羊{#blank#}12{#/blank#}牢 笨{#blank#}13{#/blank#}笨{#blank#}14{#/blank#}
{#blank#}15{#/blank#}高{#blank#}16{#/blank#}烈 {#blank#}17{#/blank#}无边 {#blank#}18{#/blank#}隔绝
2.现代文阅读- (共2题)
阅读下文。完成第题。
在前不久举行的世界报业和出版业展览会上,德国一份堪称“革命性”的个性化报纸———“niiu”吸引了大家的眼球。这份报纸的内容可以在网上根据读者的个性化要求量身定做,并以最符合读者阅读习惯的纸张形式印刷出来,还能像传统报纸一样投递到户。
一切很简单:订户只需在第一天下午两点钟前登录“niiu”的网站,从其合作伙伴(包括德国国内外部分报纸和网站)中选择感兴趣的内容,提交后系统将自动排版.由专门的金司负责处理印刷,连夜生成一份独一无二的l6页彩版日报。这无疑就像素来只供应固定套餐的食堂开始提供幕式丰富的自助餐一样令人兴奋。翌日8时许,订户就可以一边翻阅自己“主编”的报纸.一边享用早餐了。
仅仅30天,“niiu”就吸引了超过1000人上网订阅,远超预期。“niiu”作为一个垮越两种媒介形态的互动产物,既可被视为纸质媒体转型的有益尝试,也可被视为网络媒体的大胆试水。“niiu”的成功说明.网络媒体和纸质媒体之间可以超越竞争与对抗,做到互补共赢。
“niiu”的模式有两个主要特点。第一,充分利用了纸质媒体的优势,并对纸质媒体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网络媒体提供的新闻时常被人批评缺乏公信力,而“niiu”的合作伙伴多是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优秀报纸,使其内容得到保障。“niiu”的内容供应商依据其被选择的内容数量获取利润,从而增加了额外收入,提高了“隐形”发行量。这种网上发行还促使传统媒体在提升新闻品质上更下功夫,增强竞争力。此外,传统媒体还可以通过分析“n

利用新科技、新理念,赋予读者更大权利,让读者参与到报纸定制中来,既旧又新的“niiu”给了我们一个网络时代报纸生存的全新答案。
【小题1】下列育关“niiu”报纸的表述,不符合原意的一项是
A.根据读者从网上选择的不同内容编成的报纸 |
B.根据读者不同阅读习惯而选择不同纸张形式的报纸 |
C.由订户自己主编内容、网站排版和印刷的报纸 |
D.利用了新科技、新理念,既旧又新的报纸 |
A.它让网络媒体和纸质媒体在竞争与对抗中实现了互动、互补和共赢。
B.它让内容合作伙伴可以依据其被选择内容的数量而获取额外收入,也提高了其报纸的
发行量。

A.“niiu”让报纸从固定套餐变成了菜式丰富的自助餐,能改变读者阅读习惯,养成鲜明个性。 |
B.“niiu”在![]() |
C.“niiu”要求台作伙伴要有内存的保障和广泛的影响力,这将使网络媒体提供的新闻缺乏公信力的现状得到改变。 |
D.“niiu”进行的有益尝试和大胆试水,将会逐渐获得更多愿意接受新生事物的订户的喜爱。 |
一只套鞋
(前苏联)左琴科
电车实在太拥挤了,而且你不能乱动,如果你不听劝告,非要在那狭小的空间里展示你的活泼,那你一定保不住你的套鞋。
当然,只是一只套鞋,很多人根本不会放在心上。
但如果你的套鞋在两分钟内就没了,你一定不会装作若无其事的。
我再清楚不过了,上电车的时候两只套鞋都在脚上,但等到下车的时候,结果却是:两只套鞋已经分居了。所有的衣物都老老实实地呆在它应在的地方,唯独我右脚上的那只套鞋不见了。
车已经载着那只套鞋飞驰而去了……
我脱了剩下的那只套鞋,用报纸包上,就这么上班去了。等着吧:下班后我一定把它找回来。
下班了,这成了我的头号大事。我先找了一个认识的电车司机,希望从他那里得到些有用的信息。
他的话让我心里踏实多了。他说:
“嗯!是在电车上啊!应该没有什么问题。要是丢在别的公共场所,那就不保险啦。丢在电车上,找到的希望有百分之九十以上。我们局里有个失物招领处,到那儿就能领回失物,他们专负责这种事。”
“噢,谢天谢地,”我说,“现在我心就定啦。唉,我的套鞋是全新的。”
很快,我就找到了失物招领处。
“朋友,我的一只套鞋在电车上弄丢了,我希望能在这里找回来。”
“可以,”招领处的人回答说,“请描述一下您的套鞋吧。”
“套鞋嘛,好像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我说,“鞋号是十二号。”
“十二号的鞋,我们这里可能有一万二千多只,你再细细地说一下吧。
“特点嘛,也很普通,那是绿颜色的,鞋的两旁有白色条纹。”
“这样的鞋我们这儿也有上千只,说得再详细点好吗?”
“那是一只全新的套鞋,连鞋油都没来得及上。”
“请您稍等。”
瞧,她手里的确拿着我的套鞋。
我当时真是激动极了。我想,这里的工作真出色,工作人员竟在一只套鞋上花这么大的功夫。
“谢谢,”我说,“朋友,真不知如何感谢您的帮助,这对我来说太重要了。快给我吧,我好穿上。谢谢你啦!”
“不行,尊敬的同志,我仍不能确定这套鞋的真正主人。”
“我何必去骗一只套鞋呢?”
“我们丝毫不怀疑这一点。很可能这就是您丢的那只套鞋,但现在不能给您。请您开个证明来,证明您确实是丢了套鞋。让居委会再开个证明确保一下吧!这样才符合我们的工作程序。”
“朋友,”我说,“好同志,可是我的街坊并不知道我出了这档子事,他们可能不给开这样的证明。”
“他们一定会帮你的,而且……”
她坚持原则,我只好无奈地离开了。
第二天,我找到了居委会主任,对他说:
“请给我开个证明,我丢了一只套鞋。”
“这是事实吗?我可是上过不少次当了!是不是想捞个非分之财?”居委会主任说。
“真的,”我说,“我是丢了套鞋。”
他说:“那就拿一张电车公司的证明,单凭你一句话,我可不敢胡乱开证明,我必须为居委会的声誉负责。”
我说:“就是他们让我来这儿开证明的。”
他说:“那你打个报告吧。”
我说:“怎么写呢?”
他说:“你就写:某年某月某日丢失套鞋一只等等,再加上点保证,就说你以什么样的名义起誓……”
我写了报告,随后便拿到了居委会的证明。
我拿着证明又到了失物招领处。好在一切都很顺利,套鞋被我拿了回来。
现在我终于拿回了我的那只套鞋,并把它重新穿到我的脚上。“瞧,他们的服务态度多好!要是别的单位,为一只套鞋肯定不会花那么多时间!从车上扔出去完事了。虽然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但毕竟不是一无所获。”
但事情总不是那么尽如人意,又有一回,我丢了另一只套鞋——一星期以来,我把它包在报纸里一直随身夹带着。这次可记不得丢在哪里了。但我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一定不是在电车上。
虽然有所损失,但总算没全白忙活,现在我把它放在五斗柜上。每当心里烦闷时,只要朝这只套鞋看上一眼,我就心平气和了。那时我心里总会想:总会有像这样优秀的机构给我帮助的。
这只套鞋对我来说已远远地超出了它应有的价值,我一定会永远地保留着。
(全文完)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我”在电车上丢失了一只套鞋,本不应该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但因为套鞋在很短的时间丢失,才使得“我”心里很难受。 |
B.下班后,“我”在电车公司找了一个认识的人,希望通过他找到丢失的套鞋。事实上,我也由此顺利地找到了丢失的套鞋。 |
C.在失物招领处,工作人员一再要求“我”提供详细的信息。此时“我”也表现得很有耐心,对找回套鞋抱有希望。 |
D.“我”到了居委会开证明,结果受到了刁难。向电车公司打了报告后,才拿到居委会的证明,最终拿到了丢失的套鞋。 |
【小题2】小说中的“我”为了找到丢失的一只套鞋,都做了哪些事?请简要概括。(6分)
【小题3】小说结尾提到“我”对于丢失的另一只套鞋不抱找到的希望。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4】小说以“一只套鞋”为题,有主题思想和情节结构方面的考虑,请任选一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8分)
3.语言表达- (共1题)
原因 | 料理家务 | 照顾老人 | 看护儿童、护理产妇 |
目前你聘请家政服务人员的原因 | 60.7% | 20.6% | 18.7% |
将来你聘请家政服务人员最有可能的原因 | 27.0% | 52.1% | 20.9% |
从上表可以看出,市民聘请家政服务人员的需求将发生变化,具体表现为:A.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看护儿童、护理产妇的需求基本不变。当前该市不少家政人员通过“护婴”“月嫂”课程培训,拿到了“护婴证”“月嫂证”,但无法上岗。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建议该市的家政培训机构C.____________________,提高上岗率。
A.
B.
C.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现代文阅读:(2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