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第一中学2018年春季人教版高一年级地理下册2.3城市化同步测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517756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3/31

1.综合题(共5题)

1.
读“华北某地区20世纪60年代以来土地利用变化系列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上图主要反映了该地区所经历的_________过程。
(2)该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城市对郊区农业资源与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3)图中种植业由水稻改种小麦、玉米,其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
(4)为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郊区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为_________。
(5)从图中可以看出,_________发展与城区的扩展互为响应与推动;该城市继续扩展,将不可避免地出现_________等问题。
(6)从城市工业布局的状况来看,布局不合理的是_________厂,理由是什么_________。
2.
下图表示某地理事物由t 1 到t 4 的历史发展过程,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空间范围内有________类地理区域。
(2)从t 1 到t 4 的发展过程中城市的变化特征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3)此过程被称为________。在这个过程中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
(4)该过程可能给社会生产和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有: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
3.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两城市人口变化
(1)1950年至2000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一般说来,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是__。
(2)与F城相比,E城的城市规模从小到大,说明________运输对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3)图中的①、②两线中,反映G城人口变化特点的是________线。这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G城市人口变化特点是________,其原因是存在________、________等社会经济问题。
(4)城市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并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工业废渣中的有害物质会对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此外,城市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其他要素的不良影响还表现在
①对生物:_______ ②对气温:______ ③对降水:______ ④对地下水:_______。
(5)城市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主要表现在________(多项选择)
A.满足人们更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B.促进产业结构的良性变化
C.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城乡差别D.增强规模经济效应和集聚效应
4.
下图表示一个地理事物t 1 ~t 4 的历史发展过程,读图后完成下列问题。

(1)在这个过程中城市的变化特征是 ①  _;②_______;③______。
(2)在这个过程中城乡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
(3)此过程被称为________。
5.
读图表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图I中乙代表_________国家,这类国家与另一类国家城市人口增长相比大致从_____年起突然加速,从_____年起速度更快。另一类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后城市人口数量增长相比较而言变慢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从表中可以看出,_____国家城市化起步较晚。从城市人口比重上升速度来看,20世纪70年代以后_______国家上升较快。目前_____国家城市化水平较低。
(3)对照图和表,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增长_____,目前城市人口数量_____于发达国家,但城市人口比重还比较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4)世界人口超百万特大城市的数量变化特点是_________。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超过百万人口特大城市的数量变化特点是_______。
(5)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与发达国家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它的特点可以归纳为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18题)

6.
衡量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最重要的指标是
A.城市人口数量B.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C.城市面积的大小D.城市职能的重要性
7.
读“某地区城乡人口比例示意图”(图中每个单元格代表1万人),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地区城市人口约占总人口的50%
B.该地区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占较大比重
C.该地区城市化水平高
D.该地区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8.
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标志是
A.城市的人口规模
B.城市的用地规模
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D.特大城市的数量
9.
由下图可知,当前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分别是(  )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①
10.
有关城市起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世界上的第一批城市,多数诞生在河流的中下游
B.劳动分工促进了城市的出现
C.工业生产技术的创新,为城市的起源提供了物质基础
D.古代城市兴衰起落很大,且城市的发展水平低
11.
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B.乡村人口数量增多
C.乡村地区比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更高D.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
12.
关于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城市发展迅速,中小城市发展缓慢,是当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共同特点
B.城市化包括人口向城市集聚和乡村地区变为城市地区两个方面
C.目前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向乡村移动表明这些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低于发展中国家
D.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晚,发展快,城市经济水平高
1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英国是世界上城市化发展最早的国家
B.人口集中于少数大城市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城市整体水平提高
C.发达国家存在着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问题
D.衡量城市化进程最主要的标志是城市用地规模大小
14.
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有力措施是(  )
A.阻止乡村人口流入城市B.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C.丢弃旧城,建立新城市D.扩大城市的占地面积和规模
15.
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是(  )
A.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
B.大城市中心区人口不断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
C.城市化发展起步晚、速度快
D.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16.
世界城市化速度最迅猛的时期是( )
A.产业革命后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D.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
17.
下列四组国家,目前城市化进程最快的是( )
A.美国、英国B.墨西哥、法国C.日本、加拿大D.中国、巴西
18.
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相比较,其主要差异是(  )
①人口的文化素质、生活方式有很大差异 ②人口从事的职业、性别构成有很大差异 
③人口年龄结构、人口规模有很大差异  ④人口从事的职业、人口密度有很大差异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19.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体现在( )
A.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城市化就是人类合理改造和利用自然的一种现象
B.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
C.城市化过快,说明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市环境质量越高
D.城市化过程中,人与环境的矛盾是不可协调的
20.
解决大城市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
A.不断扩大大城市的规模B.限制发展中小城市
C.在大城市周围建设卫星城市D.城市职能向综合方向发展
21.
二战以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超过了发达国家的原因有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
B.发展中国家独立后经济发展,大批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移动
C.发展中国家农业和工业生产的持续上升
D.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化速度较慢
22.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世界城市的发展特点是(  )
A.城市一般以中心商务区为中心
B.封建时期欧洲城市的人口规模较大;而在亚洲的中国、日本、土耳其和非洲的埃及,城市发展水平更高
C.欧洲城市中心往往被教堂所占据,道路常以中心广场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
D.城市不仅只是消费中心,而且也是生产中心
23.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一般都已达50%左右
B.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主要是由于交通工具的现代化
C.大城市发展迅速,中小城市发展缓慢,是当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共同特点
D.英国是世界上城市化发展最早的国家

3.选择题(共3题)

24.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

25.

目前许多国家都在研制磁悬浮列车,如图5所示.我国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条磁悬浮列车试验线已建成,且实现了2000千米无故障运行.一种磁悬浮列车的车厢和铁轨上分别安放着磁体,车厢用的磁体大多是通有强大电流的电磁铁.现有下列说法:

①磁悬浮列车利用了同名磁极互相排斥

②磁悬浮列车利用了异名磁极互相排斥

③磁悬浮列车消除了车体与轨道之间的摩擦

④磁悬浮列车增大了车体与轨道之间的摩擦

正确的组合是(  )

26.

目前许多国家都在研制磁悬浮列车,如图5所示.我国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条磁悬浮列车试验线已建成,且实现了2000千米无故障运行.一种磁悬浮列车的车厢和铁轨上分别安放着磁体,车厢用的磁体大多是通有强大电流的电磁铁.现有下列说法:

①磁悬浮列车利用了同名磁极互相排斥

②磁悬浮列车利用了异名磁极互相排斥

③磁悬浮列车消除了车体与轨道之间的摩擦

④磁悬浮列车增大了车体与轨道之间的摩擦

正确的组合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