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安徽省名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1739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4题)

1.
8.The silence of the library is sometimes broken by a sudden cough or the sound of pages__________.
2.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2347.7万人,农村则为4759.3万人。这表明
3.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2347.7万人,农村则为4759.3万人。这表明
4.
7.John’s ability to learn from observations and experience_______greatly to his success in public life.

2.诗歌鉴赏(共1题)

5.
阅读下面这两首元曲,回答下列题。(8分)
天净沙· 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小题1】请分别说出“轻烟老树寒鸦”的“寒”字、“枯藤老树昏鸦”的“昏”字的妙处。(4分)
【小题2】请简要分析这两首元曲的不同之处。(4分)

3.现代文阅读(共1题)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题。(25分)
青储香
刘心武
如今的城郊,难得见到大片农田了。我在村里的书房温榆斋,最让我惬意的,就是尚可步行去亲近田野。当然,那已经是被膨胀的城市挤压得破碎零落的地块了,所谓“一望无际”,早已只是词典上的一个干瘪的词条,跟我所望见的田园,如断线的风筝,再也联系不上。东边不远处现出一片脚手架,是正开发的新楼盘,据说其风格是北欧与澳洲风情的完美拼贴;北边稍远处现出集装箱堆积出的壮阔的轮廓线,那里有一家吞吐量很大的物流公司……不过,还好,我终于找准一个角度,从那里望过去,毕竟还有大片的玉米地,而且最可喜的,是听到了突突突的马达声,有大型收割机,在那片尚堪称是“青纱帐”的大田里,仿佛大象举鼻迈进般地,雄伟地移动过来。
  玉米还没有完全成熟,被收割的玉米株连杆叶带嫩棒子被立即粉碎,从高耸的“象鼻”中喷出,一辆接收那些碎屑的卡车与收割机平行驶动。
  “青纱帐”被豁开了很大的篇幅,收割过的田地仿佛一堂课讲完又被擦净的黑板,默默地等待着下面更精彩的一课。一群早已被飞机、汽车轰鸣声震聋耳朵的灰喜鹊飞落在收割完的田垄里,欢叫着寻觅可以啄食的美味。
  风吹过,一股浓烈的带有酒香的鲜活植物的气息扑鼻而来,连续深呼吸,七窍中的浊气仿佛都被驱尽,身躯中整个儿换了腔好心情!
  我站在公路边的树阴下,忽然有辆小轿车停在路边,车里出来位男士,他舒展两臂,深呼吸,眯眼作陶醉状,然后偏过头问我:“好闻呀!这叫什么气息?”我跟他微笑对视,回答说:“这叫青储香。”他特别问明了“储”字,道了谢,显然,还得继续赶路去办事,坐进车里,开车离去了。他给我留下的最后的面影,带有明显的恋恋不舍神情。愿这田野中的青储香伴他一大程,起码充实他一天的好心情!
  我深深理解那位男士的感受。在我书房附近的这片城乡犬牙交错的地带,一些零田碎野,常惹得一些偶然路过的城里人,利用休假日,特地开私家车找过来,或一家人,或一群朋友,找片柳阴,傍藕田,憩河湾,铺席毯,挂悬床,弹吉他,放音乐,野餐,吟唱……
  城市真是张越烙越大的饼,热烘烘,油晃晃,每天都在滋滋地滚展着它的体积,农村正被这张饼吞噬、切割、碾碎。有种说法:富裕文明的城市被贫困粗陋的农村包围。似乎城市很委屈。但是,城市的膨胀,难道不应该产生使农村均富的效果吗?文明的含义又究竟是什么?难道只有城市里那种完全靠人造气候维系的所谓“智能大厦”,才算得人类文明,像这大田里的青储香,就算不得文明?
  各类文明,都应该得到尊重。要学会与异己的文明共处。城乡差别的消失,不应该是乡村的消失,完全地城市化,而应该是城市与乡村的好处的双发扬、城市与乡村的缺点的双消失。包括青储香在内的乡村诗意,是不应该在我们故土上消弭的。
青储,也就是青储饲料,把玉米等农作物在未完全成熟时,带青地收割粉碎,然后运送到专门的大坑里。一车车的青储料运进去以后,并一再地压挤密集,直到彻底储满。这些青储料是供应奶牛食用的,尤其在漫长的冬季,奶牛全靠这些青储料,才能给我们酿出优质的乳汁。在青储坑库边,那股气息就更加浓烈,因为发酵得非常充分,也就更接近美酒的醇厚,但美酒却没有青储的那种令人如置身田野青纱帐里的嗅觉感受。哎,多么美好的青储香啊!   
回到温榆斋书房里,鼻息里还氤氲着沁人心肺的青储香……
【小题1】本文以“青储香”为题,有什么作用?(5分)
【小题2】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从那里望过去,毕竟还有大片的玉米地,而且最可喜的,是听到了突突突的马达声,有大型收割机,在那片尚堪称是“青纱帐”的大田里,仿佛大象举鼻迈进般地,雄伟地移动过来。
【小题3】第五段描写开车男士的言行,目的是什么?第六段中作者说“我深深理解那位男士的感受”的原因是什么?(6分)
【小题4】联系城市和乡村的现状,谈谈你对“城市与乡村的好处的双发扬、城市与乡村的缺点的双消失”这句话的认识。(8分)

4.语言表达(共2题)

7.
根据下面几句话的内容,提取要点,给“黄梅戏”下一个定义。(含标点符号不得超过60字)(5分)
①黄梅戏是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的中国五大剧种之一。
②黄梅戏源于皖、鄂、赣三省间的黄梅,原是一种采茶歌。
③黄梅戏用安庆语言念唱,唱腔淳朴流畅,雅俗共赏。
④黄梅戏现主要盛行于安徽省安庆市及周边地区。
⑤黄梅戏的优秀剧目有《天仙配》、《女驸马》、《打猪草》等。
⑥黄梅戏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早期叫“黄梅调”。
黄梅戏是
8.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谈谈你对名校自主招生的看法。(80字以内)(6分)
近日,各大名校的自主招生信息已经公布,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学生可由所在学校推荐或网上自主报名。考试有笔试、面试。笔试试题,有的学校单独命题,有的学校联合命题。根据笔试、面试成绩,确定预录名单。被预录的学生还必须参加2011年的普通高考,享受10-20分的加分政策,达到该学校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后方能被正式录取,不然的话,也无缘该名校。

5.其他(共1题)

9.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5小题)(5分)
⑴哀吾生之须臾,  。(苏轼《赤壁赋》)
⑵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 。(王羲之《兰亭集序》)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⑷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鼓瑟吹笙。(曹操《短歌行》)
,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
⑹莫笑农家腊酒浑, 。(陆游《游山西村》)
,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⑻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李清照《声声慢》)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2道)

    其他:(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