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读 “中国服装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示意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资料:四川省已有大小服装企业4000多家,从业人员近30万,形成了覆盖西服、时装、休闲装、童装等门类的产业基础。目前,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新建了一大批服装工业园区和服装批发零售市场。庞大的市场吸引着各地服装企业向四川转移。(1)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服装产业集中的优势区位条件有哪些?
(2)根据所给资料概括四川省吸引服装产业移入的优势区位条件有哪些?
(3)服装产业转移对东部及中西部地区的影响是什么?

资料:四川省已有大小服装企业4000多家,从业人员近30万,形成了覆盖西服、时装、休闲装、童装等门类的产业基础。目前,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新建了一大批服装工业园区和服装批发零售市场。庞大的市场吸引着各地服装企业向四川转移。(1)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服装产业集中的优势区位条件有哪些?
(2)根据所给资料概括四川省吸引服装产业移入的优势区位条件有哪些?
(3)服装产业转移对东部及中西部地区的影响是什么?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南水北调示意图

材料二 南水北调提出了“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强调南水北调工程的规划、实施要建立在节水、治污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
(1)分析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2)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最根本的措施是________,但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 _。
(3)跨流域调水是利用________和________的原理,解决水资源在地区上分布不均的方法。为了缓解天津和青岛两市水资源紧张的局面,我国已成功地建成了________工程和________工程。
(4)南水北调有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
A东线调水路线:长江至________河至________ (城市)。
B中线调水路线:长江至________水库至________ (城市)。
C西线调水路线: ________江和________江至________河。
(5)输水可能对华北地区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6)华北平原农业用水高峰期在( )
材料一 我国南水北调示意图

材料二 南水北调提出了“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强调南水北调工程的规划、实施要建立在节水、治污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
(1)分析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2)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最根本的措施是________,但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 _。
(3)跨流域调水是利用________和________的原理,解决水资源在地区上分布不均的方法。为了缓解天津和青岛两市水资源紧张的局面,我国已成功地建成了________工程和________工程。
(4)南水北调有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
A东线调水路线:长江至________河至________ (城市)。
B中线调水路线:长江至________水库至________ (城市)。
C西线调水路线: ________江和________江至________河。
(5)输水可能对华北地区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6)华北平原农业用水高峰期在( )
A.3-5月 | B.6-8月 | C.9-11月 | D.12-2月 |
2.单选题- (共12题)
3.
下列关于东部季风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指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以东地区 |
B.雨季主要集中在7-8月份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
C.夏季普遍高温多雨,冬季部分地区寒冷干燥 |
D.河流大部分为外流河,无冰期,长汛期 |
4.

【小题1】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2】图中各点分别A、B、C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是( )
有的学者将区域的发展过程分成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
B.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 |
C.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 |
D.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
A.C—A—B | B.B—C—A | C.B--A--C | D.A--B--C |
5.
【小题1】甲区域和乙区域相比,气候的差异是
【小题2】符合乙区域土地特点的是
【小题3】丁省与丙省相比
不同区域形成的因素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结合中国政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甲区域和乙区域相比,气候的差异是
A.甲区域作物生长期较长 | B.甲区域降水较少 |
C.乙区域大陆性较强 | D.甲区域高温多雨 |
A.广泛分布在此地区的水稻土是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 |
B.人口稠密,耕地较为集中 |
C.人均耕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
D.耕地中旱地所占比重大 |
A.劳动力资源丰富 | B.陆地交通便捷 |
C.第一产业的比重小 | D.第三产业的比重小 |
6.
继“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后,我国又制订了“实现东部新跨越”的战略方针,环渤海经济圈作为东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加速崛起,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目前,影响环渤海经济圈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是( )
【小题2】图中阴影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其棉花生长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

【小题1】目前,影响环渤海经济圈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是( )
A.矿产资源不足 | B.水资源短缺 | C.人口密度较大 | D.洪水灾害频发 |
A.地势平坦广阔 | B.土壤深厚肥沃 |
C.降水丰富,水源充足 | D.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 |
7.
天津、青岛、大连吸引外资企业纷纷落户,其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①水陆交通便利 ②劳动力价廉质优 ③接近原料和零部件产地 ④水源、动力充足 ⑤市场前景广阔
①水陆交通便利 ②劳动力价廉质优 ③接近原料和零部件产地 ④水源、动力充足 ⑤市场前景广阔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②④⑤ | D.①②⑤ |
12.
材料:所谓泛珠三角,就是指粤、闽、赣、桂、琼、湘、川、贵、滇等省区和港澳地区,简称“9+2”。本着“东西互动、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精神,将成为中国增长最快、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促进区域东西互动的前提是( )
【小题2】关于部分省区区位优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小题3】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该区域对一些高耗能产业进行差别电价,下列产业在此行列的是( )
【小题1】促进区域东西互动的前提是( )
A.交通状况的改善 | B.自然资源的开发 | C.人口的流动 | D.西电东送 |
A.广西水能、铝土矿丰富 | B.广东资金、技术力量雄厚 |
C.湖南煤炭、有色金属资源丰富 | D.四川水能、天然气资源丰富 |
A.纺织 | B.电子 | C.食品 | D.电解铝 |
14.
【小题1】该省可能为( )
【小题2】该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
下图为我国某省三类产业结构变化情况,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省可能为( )
A.辽宁 | B.江苏省 |
C.台湾省 | D.云南省 |
A.寒潮 | B.泥石流 | C.沙尘暴 | D.地震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