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不同区域形成的因素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结合中国政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甲区域和乙区域相比,气候的差异是
A.甲区域作物生长期较长
B.甲区域降水较少
C.乙区域大陆性较强
D.甲区域高温多雨
【小题2】符合乙区域土地特点的是
A.广泛分布在此地区的水稻土是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
B.人口稠密,耕地较为集中
C.人均耕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耕地中旱地所占比重大
【小题3】丁省与丙省相比
A.劳动力资源丰富
B.陆地交通便捷
C.第一产业的比重小
D.第三产业的比重小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5-01-23 12:26:5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表反映了我国某农作物的主产省区在1980年至2010年种植面积的变化(单位:千公顷)。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省区
鄂
苏
冀
鲁
新
1980~1990年
-136.1
-59.5
362.2
672.3
254.0
1991~2010年
-145.5
-310.3
-644.2
-1051.1
560.7
【小题1】1980年至2010年,该农作物主产区空间分布重心的变化特点是
A.由东向西再向北
B.由南向北再向西北
C.由南向北再向东
D.由北向南
【小题2】引起其变化的主要因素可能为
①劳动力价格 ②市场距离 ③国家政策 ④热量条件 ⑤产品质量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同类题2
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非常明显,下图为我国某种主要农作物不同省份的农时图,其中时间为该农作物最迟的播种和收获时间,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农作物最有可能的是()
A.早稻
B.晚稻
C.冬小麦
D.春小麦
【小题2】据图分析,与相近纬度比较,M 省该农作物生长时间长短及影响因素正确的是()
A.短、热量
B.长、热量
C.长、光照
D.短、光照
同类题3
读“某农业生产活动场景图”,完成下题。
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
A.生产规模大
B.产品商品率高
C.单位面积产量高
D.机械化水平高
同类题4
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作物以水稻为主,水稻被称为“亚洲的粮食”。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水稻种植可缓解某些地区人口对土地的压力的根本原因是
A.水稻地区适应性强
B.水稻种植技术简单
C.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高
D.水稻种植很适合于小农经营
【小题2】“杂交水稻”的开发应用说明了我国农业发展必须坚持
A.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
B.不断增加国家对农业的投入
C.贯彻土地承包30年不变的政策
D.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
同类题5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甲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气候对该地区农业生产活动的主要影响。
(2)乙地的部分地区,在农业生产中采取了鱼塘—台田生产模式,分析采取这种生产模式的主要原因。
(3)与乙地纬度大致相同、经度为90°W~100°W的世界某农业区,其农业生产水平高,试分析其发展农业的社会经济区位优势。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区域产业活动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农业地域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