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重庆市第七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5169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5/6

1.选择题(共4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佝偻 (gōu)  忐忑 (tǎn)  狡黠 (xié) 吹毛求疵 (cī)
B.枘凿 (ruì)  亵渎(xiè) 晌午(shǎng)  一抔黄土(póu)
C.恣睢(suī)   脊梁(jí)  怔怔(zhèng)  气吞斗牛(dǒu)
D.嗤笑 (chī)  汲取(jí)    褴褛(lǔ) 玲珑剔透(tī)
2.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于要保持对自然的 :敬畏自然,遵循规律;人与人的和谐在于人要有一种 的心态:待长辈 、待平辈 、对晚辈谦逊,心胸似海,志存高远。
A.谦恭 谦和 谦让 谦卑B.谦卑 谦和 谦恭 谦让
C.谦让 谦恭 谦卑 谦和D.谦恭 谦让 谦和 谦卑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B.近来,菲律宾对中国南海黄岩岛主权的挑衅行为让中国人民义愤填膺。
C.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在危急时刻鞠躬尽瘁,她舍己救人的感人事迹激发了社会各界的爱心传递。
D.在这个喧嚣浮躁的世界上,芸芸众生都在为生活忙碌奔波,很少有人能“停下脚步来等等自己的灵魂”。
4.
下列文学常识正确的一项是( )
A.《故乡》和《范进中举》的作者分别是无产阶级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鲁迅和明代小说家吴敬梓。
B.《我的叔叔于勒》选自《羊脂球》,文章的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作者是英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
C.《陈涉世家》作者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后人把这部书称为《史记》。
D.***的《沁园春·雪》中的“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的“风骚”指的是文学才华。其中“风”原指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国风》;“骚”原指《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就是出自这部作品。

2.文言文阅读(共1题)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曹刿论战
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③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左传》)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1)肉食者谋之(________)
(2)小惠未(________)
(3)神弗也(________)
(4)小大之(________)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小题3】对文章的理解,下列选项无误的一项是(   )
A.曹刿与“其乡人”的对话表明了曹刿拜见鲁庄公的原因,同时也显示了他不同于一般人的见识。
B.文章标题中的“论”就是“讨论”的意思,“曹刿论战”的意思就是曹刿和鲁庄公讨论关于战争的问题。
C.本文对以少胜多的战斗场面做了具体的描绘,所以标题“曹刿论战”也可以改为“长勺之战”。
D.本文借曹刿之口告诉我们战争取胜需要有朝廷大臣的拥护支持和上天神灵的赐福护佑。
【小题4】鲁庄公只是一个见识短浅的“肉食者”吗?从他身上你获得了什么启示?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3.现代文阅读(共2题)

6.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当爱抵达深处
安宁
①父亲一辈子都没有学会说好话听,别人给他送的东西,他瞅一眼成色,便说,值不了多少钱。甚至有一年,因为与他吵架,为了弥补自己心内的愧疚,我用攒下的钱,从小摊上给他买了一件衬衫。回家后以为他至少会给我一个宽容的微笑,却是没想,他只淡淡瞥一眼,便下结论道:“一看就是地摊货。”我当时便眼泪哗哗涌了出来,与他大吵了一通,且发誓,这辈子再也不会给他买任何东西。
②尽管为了父亲的这张刻薄嘴,母亲没有少跟他发脾气,但他依然我行我素,从来不顾及别人的颜面。所以我最初工作的两年里,每次回家,从没有单独给他捎过什么礼物,只将钱打到他的卡里,便算尽了孝心。母亲便私下里小心翼翼地开导我,说,如果有时间,记得给你爸买件衣服;要不,只给我买,穿得时候,在你爸面前会觉得不好意思的。我听了便笑,说,即便是把一个城市,给他买回去,怕也得不到他一句好,不如不买,给钱省心。母亲听完便叹气道:“可是你爸他其实不缺钱呢。”
③尽管心底不太情愿,但还是不想让母亲太过伤心,便去了茶叶市场,买了半斤可以养胃的上等普洱茶。回家后一样样地将给家人买的东西拿出来,父亲习以为常地在分发礼物的时候,到阳台上去吸烟赏花。等母亲将一袋包装精美的普洱茶,递到他的面前时,他稍稍诧异了片刻,随即便疑惑地问道:这是女儿专门给我买的么?母亲笑道:“咱家谁的胃最不好,当然这普洱茶就是送给谁的。”隔了阳台的门,我看见躺椅上的父亲,没吱声,却是眯起眼,对了阳光,将那上面的说明文字,凝神看了许久。
④第二天吃过午饭,一家人泡茶喝。我看见父亲很小心地将自己的专有茶叶拿出来,捏了一些到茶杯里,便又细心地封好口,放进了抽屉。几分钟后,我听见父亲端着茶杯,一脸惊喜地赞道:“果真是好茶呢,喝到胃里像是熨烫过一样舒服。”我假装没听见,继续看自己的电视,小弟却是突然叫道:“爸,你端错茶杯了耶!那是我泡的绿茶,都喝好几遍了,你的普洱还在桌上放着呢!”
⑤那一刻,全家人的眼光,都聚焦到父亲身上。而父亲,就这样尴尬地端着那杯已经喝乏了的绿茶,不知如何进退。是母亲出来打圆场,说,你爸那是因为心里美,所以喝什么都觉得香,心情不好的时候,万元的茶叶他都不一定喜欢呢。父亲这才忙不迭地附和:“可不是么,今天心情出奇地好呢。”本以为他的面子,就这样保住了,一旁的小弟,却是嘻嘻笑道:“爸爸是在说谎呢,他平时最讨厌喝绿茶了,怎么今天就这么特别,喝到口中都觉不出是什么味道来?还不是因为我姐今天终于给他买了礼物,他才这样圆滑地说好话,来讨好姐姐嘛。”
⑥父亲的脸,在小弟直白的解释里,终于红了又白,白了又红。最终,将手中那杯绿茶啪地放到桌上,转身去了阳台。我看着他瘦削的脊背,还有颤抖着点烟的手指,一颗心,突然地就软下去。默默端起那杯还没有品过的普洱茶,走到烟雾缭绕的阳台上去,柔声说道:“爸,尝尝我买的普洱,好不好喝,如果真的好,以后每次来,我都买给你。”
⑦父亲终于转过身来,接过茶杯,一小口一小口地喝着,而我,则没有听他的评语,就悄无声息地走了开去。我知道这个始终不肯向任何人妥协的男人,当他“糊涂”到分不清绿茶与普洱的时候,那只是因为,他对自己的女儿,爱得太深。
⑧而每一份爱,抵达最深处的时候,当都是这样地不辨是非与对错吧。
【小题1】根据①②段的内容回答,为什么我与母亲会和父亲发生争吵、闹脾气,并且“父亲习以为常地在分发礼物的时候,到阳台上去吸烟赏花”?(温馨提示:此处有两问。)
【小题2】赏析下列画横线的句子。
隔了阳台的门,我看见躺椅上的父亲,没吱声,却是眯起眼,对了阳光,将那上面的说明文字,凝神看了许久。
【小题3】请你结合上下文分析下列句子中人物的心理。
(1)父亲的脸,在小弟直白的解释里,终于红了又白,白了又红。
(2)而我,则没有听他的评语,就悄无声息地走了开去。
【小题4】作者采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使文章波澜起伏,请你试着找出一例并加以分析。
【小题5】当爱抵达深处,你的父母也一定在你的生命中留下了感人至深的片段吧,请你描写一个让你感动的细节,50字左右。
7.
阅渎下面文章,按要求回答下列小题。
信息时代更需要阅读经典
①信息时代为我们提供了获取信息的便利,对于年轻人来讲,这似乎是一个无所不能的时代,也应该是一个幸福的时代。然而,事实似乎并非如此,普遍的焦虑弥漫在年轻人中间:我想知道一切,我也似乎能够知道一切,但却不知道我应该知道什么———选择的自由,使年轻的朋友们感受到了前辈们从未有过的恐慌。
②网络信息与传统出版业最大的不同,是前者较少受到社会理性的约束和过滤。网络上,越具有个人色彩的东西就越具有吸引力,越容易受到追捧,这样的东西有很大几率是“脾气”,而不是具有深厚时代文化内容的个性。阅读上的羊群效应使人产生从众心理,很多青年人在潜意识里以为通过这种“海量”阅读就可以产生知识和智慧,就可以建立“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但最终,他们得到的却只有空虚和焦虑。
③这时候,经典阅读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经典是什么?经典就是永不过时的东西,它是人类按照自己的根本利益共同选择下来的文明成果,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文化基础。
④经典阅读,会在潜移默化中让人习得珍贵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尤其是在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比如读四大名著,孩子首先会为故事所吸引,而这些故事本身,都深深镌刻着中国人在漫长历史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故事的演进,会帮助孩子们辨别正邪、建立是非观念,也使他们从中感受到扶危济困、除暴安良的快乐和坚忍不拔的精神,燃起追求正义的热情等等。而这些,都是生活的精神原动力。
⑤如果说小说主要作用于人的思维方式,诗词则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模式。比如小儿皆可诵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光美好,生命美好,不能因贪睡而错过,对春光的珍爱与对生命的珍惜已拆解不开,春光与生命,时代与生活是如此让人爱恋,以致使人们不愿放弃片刻的光阴;诗中即使含有一丝丝的伤感,也立刻在这种青春的情绪中蒸腾为对生活与生命的深情感受。爱读这些诗的孩子,一定是热爱生活的。
经典阅读带来的思维模式和情感模式,就像是我们大脑的最佳操作系统。越早安装越好,任何时候安装都不算晚。有了这个操作系统,我们就能更从容地面对海量的信息,摆脱喧哗和浮躁,消除恐惧和焦虑,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里沉静下来,知道哪些是要选择的,哪些是可以忽略的,世界因此会变得更加真实和有意义。
【小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小题2】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第①段中划线句子的理解。
我想知道一切,我也似乎能够知道一切,但却不知道我应该知道什么。
【小题3】请按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
(1)第②段中加点“很大几率”能否去掉?请说明理由。
网络上,越具有个人色彩的东西就越具有吸引力,越容易受到追捧,这样的东西有很大几率是“脾气”,而不是具有深厚时代文化内容的个性。
(2)第⑥段划线句子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请简要回答。
经典阅读带来的思维模式和情感模式,就像是我们大脑的最佳操作系统。越早安装越好,任何时候安装都不算晚。
【小题4】文章第⑤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小题5】通读全文,说说在信息时代,我们为什么还要阅读经典?

4.语言表达(共1题)

8.
仿照下面的句式,请再写出两个字数相同、句式一致、内容相关的句子。
青春是盛开的鲜花,用它艳丽的花瓣铺就人生的道路;青春是燃烧的火把,用它耀眼的火焰照亮未知的旅途;青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综合性学习(共1题)

9.
综合性学习
我校中学生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生活,进行了关于“居民住宅小区名称”的调查活动。请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问题。
材料:我校“居民住宅小区名称”的调查活动发现,几十年前,市民的住宅区通常被称作“职工宿舍”“家属大院”等。如今不少住宅区有了像“西子香荷”“水韵花都”“南薰别院”“漾日湾畔”之类的名字。同时,调查中还发现以“戛纳湾”“莱茵河畔”“加州风景”“威尼斯花园”等洋名来命名的住宅区也很多,细数这类住宅区的名字,差不多能拼出欧美地图,有市民戏称“欧风美雨满华夏,错把故乡作他乡”。
(1)你能从材料中得出哪两点结论?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材料,请你就“如何为居民住宅小区命名”这一问题,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两条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提供的居民住宅小区的名称,你更喜欢哪一个?请参照示例,用优美的语言对其丰富的名称内涵进行阐释,至少用一种修辞。
示例:筑于山边水畔的“山水人家”:“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亲近山水,融自然于呼吸之间;构筑诗意享优雅于生活之中。
立于静水浅溪之旁的“在水一方” 
处于喧嚣繁杂之间的“隐庐”
我喜欢______,阐释内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文(共1题)

10.
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世界上许多事物,不是越快越好,过度的快不但没有好处,还会造成了很多的危害。越南有一种野生的水稻,不用施肥浇水,一年四季都在疯涨,产量也非常高。但当地人发现,像许多物种一样,这种疯涨的水稻不能食用,水稻内囤积了大量的有毒物质,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废物。不过,通过进一步的研究,科学家们发现,似乎只要控制住它的生长速度,让它生长缓慢下来,一切问题便会迎刃而解。毒素就会被水稻自身排除,野稻米也将成为金米粒。因此,如何使这种野生水稻的生长速度缓慢下来,成了人们研究的一大课题。要求:请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我们的生命很短,但我们将经历太多太多。有些事被风吹走了,有些事落在了房檐上,但有些事却在心里让我一直记得。

请把“  ,我一直记得”补充完整,并以此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3.有真情实感,不得套作,不得抄袭,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级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语言表达:(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