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读下图,

(1)A、B两类国家属于发达国家的是 ,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是 。
(2)A、B两国人口年龄结构所反映出的人口问题是:
A国 ;
B国 。
(3)上述人口问题对两国人口增长及社会产生的影响是:
A国 ;
B国 。
(4)针对以上人口问题,两国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
A国 ;
B国 。
A.B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读图分析回答: |

(1)A、B两类国家属于发达国家的是 ,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是 。
(2)A、B两国人口年龄结构所反映出的人口问题是:
A国 ;
B国 。
(3)上述人口问题对两国人口增长及社会产生的影响是:
A国 ;
B国 。
(4)针对以上人口问题,两国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
A国 ;
B国 。
2.
读大西洋两侧部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和B都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请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原因,分别是:
A. ; B. 。
(2)15—19世纪,图示区域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其特点是 ;其中被强制性迁移的 (图中字母)地区;从B到D如果顺着洋流航行,则依次经过的洋流是 。
(3)图中A、B、C、D四地,二战前后一直是人口迁入地区的是 ,一直是人口迁出地区的是 ,由迁出地区变为迁入地区的是 ,由迁入地区 变为迁出地区的是 。
(4)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引起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

(1)图中A和B都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请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原因,分别是:
A. ; B. 。
(2)15—19世纪,图示区域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其特点是 ;其中被强制性迁移的 (图中字母)地区;从B到D如果顺着洋流航行,则依次经过的洋流是 。
(3)图中A、B、C、D四地,二战前后一直是人口迁入地区的是 ,一直是人口迁出地区的是 ,由迁出地区变为迁入地区的是 ,由迁入地区 变为迁出地区的是 。
(4)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引起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
3.
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但具有一定的趋向性,读下图回答问题。

图Ⅰ:世界人口垂直分布 图Ⅱ:世界人口纬度分布

图Ⅲ:世界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人口占洲总面积、总人口的比例
(1)分析图Ⅰ,从地形上看,世界56%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
(2)分析图Ⅱ,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数比例最小的纬度带人口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分析图Ⅲ,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总面积占洲总面积小于30%的大洲中,人口占洲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洲是________。
(4)综合分析,世界人口分布有集中于地势________的地区、________纬度地区和________地区的趋向性。
(5)根据上述世界人口分布趋向性判断,下列地区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地区的是( )
E. 朝鲜半岛 F. 青藏高原
G. 刚果盆地 H. 加拿大东南角

图Ⅰ:世界人口垂直分布 图Ⅱ:世界人口纬度分布

图Ⅲ:世界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人口占洲总面积、总人口的比例
(1)分析图Ⅰ,从地形上看,世界56%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
(2)分析图Ⅱ,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数比例最小的纬度带人口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分析图Ⅲ,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总面积占洲总面积小于30%的大洲中,人口占洲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洲是________。
(4)综合分析,世界人口分布有集中于地势________的地区、________纬度地区和________地区的趋向性。
(5)根据上述世界人口分布趋向性判断,下列地区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地区的是( )
A.恒河平原 | B.亚马孙平原 |
C.西欧平原 | D.美国阿拉斯加 |
G. 刚果盆地 H. 加拿大东南角
2.单选题- (共21题)
4.
读下图,四城市某年人口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四城市人口规模相当,按自然增长率递增排序为 ( )
【小题2】四城市中,经济发展较快,就业水平最高的是 ( )
【小题3】四城市中,人口老龄化日益突出的有( )

【小题1】若四城市人口规模相当,按自然增长率递增排序为 ( )
A.乙丁甲丙 | B.乙甲丁丙 | C.甲丙乙丁 | D.丙甲丁乙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甲乙 | B.丙丁 | C.乙丁 | D.甲丙 |
6.
下图中①②③④反映了一些国家近年来的人口迁移状况,这些国家分别是( )





A.①德国、②俄罗斯、③日本、④美国 | B.①俄罗斯、②德国、③美国、④日本 |
C.①美国、②日本、③俄罗斯、④德国 | D.①日本、②美国、③德国、④俄罗斯 |
10.
【小题2】下列各国中,人口发展状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是()
【小题3】当前该国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是()
读城市化进程和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两幅图,完成下列问题。
A.1 | B.2 | C.3 | D.4 |
A.埃及 | B.中国 | C.新加坡 | D.德国 |
A.甲 | B.乙 | C.丙 | D.甲和乙 |
11.
长江上游某山区,人们在砍光烧尽的森林的废墟上戳洞下种,说明()
A.次生环境因素对人体有危害 |
B.人口数量是影响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 |
C.人口科学文化素质高,就不会破坏环境 |
D.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低,会浪费资源.破坏环境 |
12.
改革开放后,中国大批学生到欧美留学,以及国内大量民工涌向我国东南沿海大城市,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A.都是政策性移民,具有自发的性质 |
B.交通和通信的发展是最重要的拉动因素 |
C.地区自然条件相差很大、环境质量不同是决定性因素 |
D.都是追求自身职业更好的发展,谋求更高的生活水平 |
13.
我国“黑河—腾冲”以西的地区面积占全国的53%,人口只占6.3%,下列关于
其成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其成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西部地区气候干燥,生态脆弱 |
B.西部地区地形复杂,多高山高原 |
C.西部地区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不便 |
D.西部地区人口出生率低,人口迁出量大 |
17.
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状况的正确叙述是
① 南部沿海密集,北部高原稀少
② 东部沿海密集,西部高原稀少
③ 平原地区密集,山区稀少
④ 沿海密集,内陆稀少
① 南部沿海密集,北部高原稀少
② 东部沿海密集,西部高原稀少
③ 平原地区密集,山区稀少
④ 沿海密集,内陆稀少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18.
关于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目前人口的迁移方向是由农村到城市 |
B.社会发展的总方向使人们由第三产业向第一和第二产业迁移 |
C.国家的政治变革引起的人口迁移属社会经济方面的影响因素 |
D.自然原因引发的人口迁移都是可预测的 |
19.
【小题1】若此图表示某个国家的人口、资源、环境状况,则该国最有可能位于 ( )
【小题2】有关图中反映的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
【小题3】有关图中反映20世纪后半期人口、资源、环境的变化,解析正确的是 ( )
读人口、资源、环境污染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此图表示某个国家的人口、资源、环境状况,则该国最有可能位于 ( )
A.非洲 | B.西欧 | C.北美 | D.大洋洲 |
A.到20世纪末全球性三大问题仍然是人口过快增长,资源递减短缺,环境污染加剧 |
B.图中反映的问题在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严重 |
C.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在发达国家没有出现过 |
D.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大部分可能影响到其他国家甚至全球 |
A.人口过快增长的原因主要是城市化的结果 |
B.资源递减是由于资源均为非可再生资源 |
C.环境污染加剧的原因与人类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有关 |
D.人口增长过快是环境污染加剧的唯一原因 |
21.
有关于我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正确的说法是 ( )
A.我国建国以前没有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
B.逐水草而居是历史上人口迁移最主要的直接原因 |
C.历史上大的农民起义、改朝换代,都可能引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
D.清朝乾隆年间,锡伯族的部分人员西迁新疆是一种自发的行为 |
22.
发展中国家人口迅速增长,其带来的后果是 ( )
A.阻碍经济发展,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
B.劳动力充足,促进生产发展 |
C.对资源需求增长,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 |
D.消费者增多,扩大了市场,有利于经济发展 |
3.选择题- (共4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21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