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跟踪练习卷:工业的区位选择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16100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6/22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江西省进贤县文港镇毛笔制作已有1600多年历史。目前,其毛笔生产企业、作坊多达5000多家,毛笔产量占全国70%以上。文港镇从业人员有3万多人,其中毛笔技工1.2万人,是全国闻名的“华夏笔都”“中国毛笔之乡”。但年产值百万元以上的企业只有几十家,多以家庭作坊为主。文港镇欲以毛笔产业为龙头,推动区域整体发展,提出了“生产+互联网=在线定制”的发展思路。下图为文港镇周边环境示意图。


(1)简析文港镇成为“中国毛笔之乡”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2)简述文港镇家庭作坊式生产的优势。
(3)指出文港镇毛笔制造业目前存在的不足。
(4)推测文港镇提出“生产+互联网=在线定制”发展思路的理由。
2.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马来西亚轨道装备制造业落后而且发展较慢。2015年7月9日,中国轨道装备首个海外制造基地在马来西亚霹雳州首府怡保市建成投产,马来西亚由此成为东盟第一个拥有轨道装备产品制造能力的国家。该项目为马来西亚提供了市场份额80%以上的产品,马来西亚为生产提供了90%以上的员工。下图为马来西亚局部图。


(1)我国选择在马来西亚投资轨道装备制造基地的原因有哪些?
(2)分析影响怡保轨道装备制造基地快速发展的有利因素。
(3)简述怡保轨道装备制造基地快速发展对当地产生的有利影响。

2.单选题(共5题)

3.

   “建水紫陶”是云南省建水县的汉族传统手工艺品,始于元末明初,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其主要用建水近郊五色陶土(红黄青褐白)制作成型,经过书画、雕刻、填刮、烧炼、磨光等工序。“建水紫陶”是以心手感应的手工拉坯为成型工艺,其工艺以手口相传为主。目前“建水紫陶”文化产业仍以个体作坊生产经营为主,并未形成产业化、规模化效应。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限制“建水紫陶”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工艺复杂B.交通不便
C.知名度低D.手工生产
【小题2】目前,限制建水县个体陶瓷作坊陶艺产品互联网销量的瓶颈是(  )
A.劳动力成本过高
B.互联网技术落后
C.交通通达度较低
D.紫陶产品产量低
4.

   冻干食品是将含水食品冻结后,在真空环境下加热,使食品中水分直接升华排出得到的食品,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出现的,具有食用快捷、营养、安全等优点。冻干食品国际需求量巨大,中国正处于起步阶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与日韩相比较,中国发展冻干食品加工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A.市场广阔
B.技术先进
C.原料丰富且廉价
D.交通便利
【小题2】中国果蔬冻干食品加工企业可能首先兴起于(  )
A.东部地区
B.中部地区
C.西部地区
D.青藏地区
5.

   江苏无锡是中国光伏产业最为集中的地区。自2001年首家中澳合资光伏企业成立。至2011年,无锡光伏产业发展实行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关键零部件、生产设备和销售市场主要依赖国外)参与国际市场竞争。2016年,无锡市太阳能电池产能占全国总规模的50%以上,已形成包括光伏材料、电池原件、光伏组件、逆变器、运维服务、数据管理等各生产环节的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光伏制造设备的本地化率已经超过50%;企业在为客户提供电子化学品原料的同时,还针对单晶硅和多晶硅生产中的化学品污染问题,主动研发废化学品的回收再利用技术;开发了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对遥远地区的风能、光伏等发电装置的远程监控、运行管理和维护技术。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与发达国家相比,2001~2011年间无锡光伏产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
A.生产成本较低B.原料资源丰富
C.交通位置优越D.市场需求量大
【小题2】无锡光伏产业在短短10多年间,从两头在外发展模式到形成全球性竞争优势,主要得益于(  )
A.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B.智能化的运行管理和维护服务
C.技术研发和创新
D.废化学品的回收再利用
【小题3】2016年,江苏省光伏累计装机容量位列全国第五,仅次于4个太阳能资源一类地区——新疆、甘肃、青海和内蒙古。在东部沿海各省区中,江苏省光伏累计装机容量居首位的比较优势是(  )
A.太阳能资源丰富
B.国家新能源政策的扶持
C.清洁能源市场需求量大
D.光伏全产业链的强力支撑
6.
读图1和图2,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据图1信息判断制糖工业属于(  )
A.市场导向型工业
B.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C.原料导向型工业
D.技术导向型工业
【小题2】近年我国制糖工业有逐渐向西部省区转移的趋势,最主要的原因是(  )
A.东北市场处于饱和状态
B.东部原料供应日渐困难
C.西部生产技术更加先进
D.西部交通条件日渐改善
【小题3】与传统单一的制糖企业相比,图2中企业实现了(  )
A.劳动力成本降低
B.蔗糖的生产量上升
C.废弃物的零排放
D.经济效益的大幅提高
7.
下表表示有生产联系的甲、乙两个工厂单位产品部分成本在过去10年间的变化(+10表示增加10%,-10表示减少10%,0表示没有变化)。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据表中甲、乙两工厂成本变化情况推测,引起甲工厂原料(零部件)运费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A.交通发展
B.信息网络发展
C.产业集聚
D.科技发展
【小题2】下列关于甲、乙两工厂组合最合适的是(  )
A.甲—汽车厂 乙—煤炭厂
B.甲—芯片厂 乙—硅片厂
C.甲—钢铁厂 乙—焦化厂
D.甲—纺织厂 乙—服装厂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