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扶绥县扶绥中学2018届高三地理第四次考试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15909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3/3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国对虾主要分布在黄海和渤海,以浮游生物为食,生活在海底有松软沉积物、水温10℃以上的水域,是长距离洄游、经济价值高的一年生虾类。中国对虾在渤海沿海、黄海南部深水区之间洄游。洄游对虾在渤海沿海产卵繁殖,黄河三角洲沿海幼虾成活率高。20世纪80年代渤海对虾资源几乎衰竭,90年代由于人工繁育虾苗的放流,中国对虾产量有明显的增加。下图示意渤海西南部及黄河三角洲地区。

(1)分析黄河三角洲沿海水域适宜幼虾生长的条件。
(2)阐述黄河三角洲沿海对虾秋季向黄海南部深海区迁移的原因。
(3)推测虾苗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
(4)针对渤海对虾资源减少的现状,请提出促进渤海对虾产业发展的措施。
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克兰人口密度77.7人/平方公里,黑土面积占世界黑土面积的40%,粮食出口2680万吨,占乌克兰粮食总产量的43%,被称为“欧洲的粮仓”。乌克兰煤、铁、锰、镍、钛等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基辅、白教堂、文尼察等地设有多所农业大学和农业技工学校,1991年从前苏联独立以来,受国内政治和国际形势影响,其经济状况一直不稳定,2015年在当地政府支持下,白教堂市建立了以食品加工和农业机械为主的工业园区,希望借此提升当地制造业。

(1)判断乌克兰的主要地形类型,并说明理由。
(2)说明乌克兰发展农业机械制造区位优势。
(3)分析在白教堂设立食品加工和农业机械为主的工业园的条件。

2.单选题(共3题)

3.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地形及城市分布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区域的地形类型主要以
A.山地为主B.平原为主C.丘陵为主D.高原为主
【小题2】导致图示区域城市分布内陆地区多于沿海地区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纬度D.河流
【小题3】根据图示信息判断,注入太平洋的河流比注入大西洋的河流
A.流程长B.平均流速慢C.流量小D.流量季节变化小
4.
宅基地是专门用于农民居住的农村用地。在城乡转型进程中,农村由于人口非农业化转移带来“人走屋空”的现象,新建住房不断向外围扩展,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原宅基地废弃、闲置,形成空心化现象。读“城乡结合部典型空心化村庄发展演化模式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到M点时,村中心住人宅基地面积减少趋势开始逆转
B.到N点时,村中心和村周边住人宅基地的变化趋势相同
C.到P点时,全村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
D.到R点时,全村宅基地的废弃和闲置最为严重
【小题2】P—T时间段内,导致全村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化的持续推进B.农村产业结构优化
C.农村宅基地面积减少D.村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5.
中国纺织业领取于东部沿海,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就开始推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但表现出了很强的产业区际转移粘性特征。产业区际转移粘性是指由于诸多因素的约束,导致某产业强烈依附于原产业所在地的倾向,使得产业梯度推移难以秩序进行的情形。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小题2】下列对当前纺织业转移方向的表述与实际最相符的是
A.粤流向晋B.苏流向桂C.鲁流向湘D.津流向冀
【小题3】【小题4】造成我国纺织业区际转移粘性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东部地区劳动力价格较低B.东部地区市场广阔
C.中西部地区原料不足D.中西部地区能源短缺
【小题5】【小题6】下列措施有利于减轻产业区际转移粘性的是
①给予一定力度的政策支持②扩大东部地区生产规模③加强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④提高东中西部地区间贸易自由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