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5158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5/19

1.选择题(共5题)

1.
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绯红(fēi)   匿名(nì)  颔首(hàn) 鞺鞳(dā)
B.诘责(jié)   胡髭 (zī) 畸形(jī)  滞留(zhì)
C.磬口(qìng ) 稽首(qǐ)  黝黑(yǒu) 虐待(nüè)
D.旸谷(yáng ) 禁锢(gù)  皓月(hào) 胆怯(qiè)
2.
下列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清晨,我在情人的耳边发出海誓山盟。
B.你如果总是这么盛气凌人,将来会失去很多朋友。
C.同学们尽情领略了秦始皇兵马俑的雄姿,对兵马俑的写实造型艺术和精美的制作工艺啧啧称奇,长吁短叹。
D.雷声隆隆闪似剑,为我鸣锣开道。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今年春节,通过微信、微博等方式拜年,已成为了一种新的时尚。对手机、网络应用较为熟悉的年轻人,更加青睐便捷操作、表达生动的电子化拜年方式。
B.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
C.公众之所以引起“愁吃”恐慌的原因,与少数媒体夸大其词的宣传不无关系,他们动辄以“致癌”“致死”定论,放大了食品安全问题。
D.临沂作为一个文明城市,近年在节能减排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依照“助减排、促低碳原则,临沂全城推广“公共自行车”。
4.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移民输出国,名人改国籍的事件也已屡见不鲜,著名导演陈凯歌、前国家排球队选手郎平等名人都已先后加入外国国籍。关于国籍以及名人改国籍的说法错误的是(    )
5.
(2016年中考山东临沂卷)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1988年,几只原本生活在欧洲大陆的斑贝(一种类似河蚌的软体动物)被一艘货船带到北美大陆。
B.“啊,萤火虫就在我的手上。”影子兴奋地告诉盲孩子,“你把它接过去,它一点也不烫手,真的不烫手。”
C.进了太和门,就到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高的白石基上。
D.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

2.诗歌鉴赏(共1题)

6.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小题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说说你对“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理解。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7.
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援疑质理    (2)俟其欣悦    (3)右备容臭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①俟其欣悦   ②亲旧知其如此
B.①当余之从师也 ②无鲜肥滋味之享
C.①以衾拥覆   ②以刀劈狼首
D.①足肤皲裂而不知 ②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2)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小题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常常手抄借来之书,隆冬时节,十指冻僵仍毫不懈怠,足见“我”求学之“勤”。
B.遇师斥责,表情更恭顺,礼节更周到,没有争辩一句,足见“我”求学之“诚”。
C.寒冬大雪,身背书箱,拖着鞋子,在深山巨谷中行走,足见“我”求学之“艰”。
D.处服饰华丽的同学之间,虽然羡慕,却坚守心中之乐,足见“我”求学之“精”。
【小题5】作者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你是否赞同这种从师态度?为什么?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燃烧的木棉

梁惠娣

①在更远的南方,春天是木棉花燃烧的季节。

②于在一个下着微雨的早晨,我在街心公园中散步。走着走着,一棵木棉树出现在我的面前。

它枯褐色的枝干像垂暮老人布满皱纹沟壑的脸,充满沧桑的样子,一点也不好看。一抬头,才 发现无数硕大、深红的木棉花在头顶密匝匝地开放,像天空中飘过来一团火红火红的云,又像 一道红艳艳的朝霞,也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映红了一片天空,是那样耀眼夺目。偶尔,有开得 正艳的木棉花从枝头落下,“啪”的一声落到地上,掷地有声,那样响亮,那样决然。

③在这样的春天,我最爱到图书馆里看书。图书馆旁边有一个明如镜子的小湖,湖水清澈。湖边,一棵古老的木棉树临湖岸而长,它一树灰褐的枝干,未待绿叶长出,先开出一树繁盛无比 的红花来,像美人临水梳妆。她伸出纤纤玉手,描唇画眉,那艳红亮丽的木棉花便是她发髻上 的头饰。满树盛开的木棉花与湖水中的倒影交相辉映,更令人感到惊艳绝伦的美。我每次到图 书馆,都坐在靠窗的座位上,安静地阅读。偶尔从书页间抬头,看到无数开放着的木棉花像无 数张笑脸,如此灿烂热烈,奔放到肆无忌惮的样子。那时那刻,我的心里也开出一朵朵热情奔 放的木棉花来,满心欢欣与感动。有木棉花相伴的闲读,更觉舒心惬意。

④在这个木棉花盛开的时节,流连在燃烧的木棉花下,禁不住吟咏木棉花的诗句,惹几分追昔怀远的情思。

⑤宋代诗人杨万里在《三月一十雨寒》诗中写道:“姚黄魏紫向谁赊,郁李樱桃也没些,却是 南中春色别,满城都是木棉花。”意思是说,像姚黄魏紫这样名贵的花要向谁要,就连李子樱桃 这样的小家碧玉的花也没有。但是南方春色却有不同,满城都是木棉花。生动地描绘了南国红 棉闹春的绚丽景色。我能想象,走在开遍全城的木棉花下,该是怎样繁盛热闹的景象。

⑥明末清初女诗人张乔的《春日山居》里也写到了木棉花,诗曰:“二月为云为雨天,木棉如火柳如烟。烹茶自爱天中水,不用开门汲涧泉。”诗中写了早春二月时晴时雨的气候,木棉花如 火如荼地开放,杨柳冒出新芽像一团团浅黄色的烟雾,遇到大雨时,不用开门汲涧泉取水,自接 天水烹茶,饶有风味。那样的山居生活令我无限向往。

⑦我爱木棉花,爱它生气盎然地盛放,又如此壮烈地坠落。当我看到那一朵朵盛开的木棉花,心中不禁燃起火一样的热情。我想,我们也要像木棉花一样,要用尽全力开放一次,才无悔 这一生。   

(选自《教育导报》2015 年 3 月 28 日)

【小题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意(_____) 然(______)
【小题2】贯穿选文的感情线索是什么?
【小题3】简略分析下边这句话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偶尔从书页间抬头,看到无数开放着的木棉花像无数张笑脸,如此灿烂热烈,奔放到肆无忌惮的样子。
【小题4】文章引用古人有关木棉花的诗句,有何作用?
【小题5】简略说说木棉花可贵的精神及其给我们的人生启迪。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名著阅读(共1题)

9.
(题文)名著阅读
儒勒•凡尔纳是 (国家)著名的科幻小说和冒险小说家,他是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奠基人。被誉为“      ”。代表作三部曲:     、《海底两万里》、

6.语言表达(共2题)

10.
观察下面黄君璧的画作《飞瀑雷鸣》,写一段解说文字,至少用上一个成语。
11.
把下列句子排列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南极冰盖对于太阳辐射来的能量的变化是非常敏感的。
①南极冰盖覆盖了南大洋很大一部分面积,这就大大地减少了大气和海洋之间的热交换
②因而严重地影响了地球上的气候变化
③南极冰盖的存在就像是在地球的表面安装了一个巨大的反射镜,将太阳辐射到这一地区的能量的绝大部分都反射回去
④再加上南极高原的空气稀薄而干燥,灰尘极少,所以被冰层反射来的能量很难被空气所吸收
⑤致使地球损失了相当一部分热能    
⑥因而白白地散射到太空中去
正确的顺序是:     (只填序号)

7.综合性学习(共1题)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纠结的校服
【新闻事件】
2014年3月21日,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在北师大二附中访问的镜头中,出现了学生们穿着宽松的蓝白运动校服的画面。随即有网友跳出来吐槽,该校服“太减分”了!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大家议论纷纷。
【网上声音】
北师大二附中副校长王华:网友们并非真正了解我校学生的真实需求和看法,总体来说,我们学生还是挺喜欢那套蓝白校服的,这是北师大二附中的一种标志,很多学生到了大学之后还穿我们的校服,说明他们对那套校服还是很留恋的。
雨打荷叶:我倒是蛮喜欢孩子现在的校服的,便宜、实用、洗起来省力,款式还过得去。小孩嘛,讲究漂亮干什么!最好天天穿校服,这样可以避免孩子之间的攀比,也可以防止他们因爱美而影响学习。
家有儿女:学生穿校服是应该的,可学校图方便,统一订购来的校服在质量上打了折扣,夏天校服太薄,我家女儿就不肯穿。这两年来个儿蹿了很多,校服又显短了,前几天还为穿校服跟我怄气呢,真拿她没办法!
羡慕哥:嘻,要是能穿上《继承者们》中李敏镐的那套校服,我就更酷了,天天穿也愿意。那件蓝西服,好帅!
【专家观点】
南京市江宁区教育局王东:全区统一校服,好处很多。不仅价格便宜,质量保证,还可避免校际之间校服参差不齐的现象。
北京服装学院顾远渊:校服的设计要考虑学校身份识别功能,便于校际之间区分,同时也要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审美特点。一所学校最好多设计几套不同功能的校服,满足不同场合的穿着需要。
【调查统计】 某中学关于校服关注点的调查统计图

【两地采风】
材料1:重庆巴蜀中学校服是巴蜀学子最喜爱的服装。校服设计充分尊重学生、家长、老师的观点与意见,让他们全程参与校服的研发过程。做到了学校“善为根,雅为骨,志为魂”的德育理念和年轻学子青春风采的完美结合。他们的做法引起了中央电视台的关注,被作为校服改革的典范向全国推介。
材料2:香港各类中小学校学生每天都要穿校服。每所学校均有校服自主选择权,学生每人拥有多种不同款式的校服,除夏装和冬装校服外,还有体育课专用服、西装礼服等。很多学校借校服来彰显自己的学校文化。不过,有些普通学校的学生很羡慕内地学生穿一样的校服,因为这样不必担心暴露自己是二、三流学校学生的身份。
(相关材料摘自互联网)
【小题1】对于校服,人们“纠结”哪些问题?请根据“网上声音”和“专家观点”作简要归纳。
【小题2】佳洲市举办“校服T台秀”活动,其宣传标语“校服——青春符号,流动名片”获得好评。请结合文本,从内容角度推断其原因。
【小题3】根据文本内容,下列说法符合原意的一项是( )
A.北师大二附中副校长王华认为,他们学校的学生都喜欢那套蓝白校服,蓝白校服已是他们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已成为学校形象的代表。
B.巴蜀中学校服改革的做法之所以被央视作为典范向全国推介,是因为学校在校服设计中融入了“善为根,雅为骨,志为魂”的德育理念。
C.“调查统计”显示,家长与学生在校服关注点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家长比较关注校服的实用性,而学生更在意校服的美观性。
D.香港有些普通学校的学生羡慕内地学生穿一样的校服,因为这样不必担心暴露自己是二、三流学校学生的身份;而内地一些学校的学生羡慕香港学生每人拥有多种不同款式的校服。

8.作文(共1题)

13.
题目:他(她、它)让我感到
要求:①先确定合适的人称,并将题目补充完整。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曲除外);③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语言表达:(2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