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题)
古人不仅把天鹅说成神奇的歌手,他们还认为, , 。据他们说,天鹅发出这样柔和、动人的声调,是在它将要断气的时候, 。 , 。
①对生命作一个哀痛而深情的告别
②用和谐的声音作为它最后叹息的前奏
③低沉地、悲伤地构成自己的丧歌
④在临终时有所感触的生物中,只有天鹅会在弥留时歌唱
⑤这种声调,如怨如诉
A.④⑤②①③ | B.④②①⑤③ | C.⑤③②①④ | D.④③①②⑤ |
2.句子默写- (共1题)
(1)若夫乘天地之正, ,以游无穷者, ?(庄子《逍遥游》)
(2)主人下马客在船, 。 ,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
(3)后值倾覆, ,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
3.现代文阅读- (共2题)
映射是一种独特的小说艺术,它决定于作家对生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的整体认识。曹雪芹是一位最注意完整地把握和表现生活的作家,他从不孤立地写一个人、一件事,而总是着眼于生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从生活的内在联系中去把握和表现生活。映射就是指作家透过生活的表层,从内在关联中揭示出发人深思的底蕴。他写一个人、一件事,其意义并不只是孤立地表现这个人、这件事本身,而是映射到其他人、其他事上面,在互相关联中从整体上显现出多方面的深刻丰富的含义。
第三十三回,写宝玉挨打之前,正在紧急之际,宝玉盼望有一个人去报信,以免皮肉之苦。这时恰好来了一个聋老婆子。宝玉急切地对她说:“快进去告诉,老爷要打我呢!快去,快去!要紧,要紧!”可因这老婆子耳聋,把“要紧”听成了“跳井”,便以为是说金钏儿跳井的事,立即回答说:“跳井让他跳去,二爷怕什么?”又说:“有什么不了的事?老早的完了,太太赏了衣服,又赏了银子。”金钏儿的死,在贾府里只算得一件小事,可是曹雪芹写来却颇具匠心。写金钏儿受辱在第三十回,写她悲愤跳井自杀在第三十二回末,此后又在好几处描写相关人物时多次提及这件事。这里,作者特意写这么一个聋老婆子的出现和她说的这番话,就是着眼于生活内在的相互关联,映射出多方面的意义。当然,安排这么一个微不足道的人物上场,首先是出于情节发展上的需要,即为下文写王夫人和贾母的出场,写这场轩然大波的收束作铺垫;其次,是在人物描写上的多层映射。
这个聋老婆子,作为贾府中的一个老仆妇,同是奴隶,其身份地位同金钏儿是一样的,却对金钏儿被逼惨死表现得极其冷漠。这就自然映射到贾政身上,体现贾政的虚伪。贾政在刚听说金钏儿跳井自杀时,曾说:“好端端的,谁去跳井?我家从无这样事情,我家自祖宗以来,皆是宽柔以待下人。”聋老婆子那番话和所表现出的冷漠态度,就暗示读者,在贾府这类事件必然是经常发生,这才使聋老婆子这样的仆人也不以为奇,以至于麻木不仁了。这是第一层。
第二层是映射到薛宝钗和王夫人的身上。薛宝钗听到金钏儿跳井惨死的消息,只冷冰冰地说了一句:“这也奇了。”赶忙到王夫人处“道安慰”去了。接着就写两人一段对话。王夫人有意掩盖她污辱和逼死金钏儿的真相,推脱自己的罪过。而薛宝钗却这样安慰王夫人:“据我看来,他并不是赌气投井……或是在井跟前憨顽,失了脚掉下去的。”这些冷冰冰的话,令读者感到透骨的心寒。
第三层,是所有这些又都一齐映射到贾宝玉的身上,使他对金钏儿之死独异的感情和态度,突出地显现了出来。贾宝玉被打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他对金钏儿的惨死悲痛到“五内摧伤”,以致“茫然不知何往”。而在遭到一场几至丧命的毒打之后,还对林黛玉说:“就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这些人”当中,就包括了金钏儿。艺术上经过这样几层映射,便突现出贾宝玉的心地、感情,是多么善良,多么纯朴!
映射艺术体现了作家对生活认识和把握的深度和广度,只有对生活有深切的体验而眼光敏锐的作家,才能看到生活的内在联系并在作品中自觉地揭示这种联系。映射能引起读者的联想,触发他们的艺术想像,多角度、多侧面地去体会、品味作品的意蕴。《红楼梦》是运用映射艺术运用得最好的作品,因此,阅读《红楼梦》就需要瞻前顾后,善于联想,在联想中发现和体会作家的艺术匠心。
(选自周先慎《琐碎中有无限烟波》,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于“映射”的相关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映射”体现了作家对生活认识和把握的深度和广度,它能否成功运用,关键在于作家能否整体认识生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
B.“映射”是一种独特的小说艺术,它能使生活中本没有关联的人物、事件产生关联,进而从整体上显现多方面的深刻丰富的含义。 |
C.在运用了“映射”艺术技巧的小说中,作者所写的一个人、一件事往往不是孤立的,如贾宝玉挨打这件事就和金钏儿跳井相关联。 |
D.“映射”体现了不同的人和事之间的联系,它能引起读者的联想,使读者由此及彼,多角度、多侧面地去体会、品味作品的意蕴。 |
A.在贾府中,聋老婆子虽然身份地位同金钏儿一样,都是被压迫者,但对金钏儿被逼惨死却极其冷漠,认为贾宝玉对金钏儿之死如此关切是小题大做。 |
B.曹雪芹安排聋老婆子这么一个微不足道的人物上场,既是因为情节发展方面的需要,又是因为要通过她映射贾政、薛宝钗、王夫人和贾宝玉的性格。 |
C.从聋老婆子的语言和态度,读者可联想到金钏儿之死这类事在贾府一定经常发生,也可知贾政之言“我家自祖宗以来,皆是宽柔以待下人”之假。 |
D.对金钏儿之死独异的感情和态度是贾宝玉遭受毒打的原因之一;遭毒打之后,贾宝玉还说情愿为金钏儿这些人而死。由此可见贾宝玉的善良和纯朴。 |
A.《红楼梦》中,聋老婆子把贾宝玉的“要紧”听成了“跳井”,这是匠心独运之处。作者由“要紧”而“跳井”,起到了映射作用。 |
B.读者阅读《红楼梦》要瞻前顾后,善于联想,在联想中发现和体会作家的艺术匠心,因为《红楼梦》是运用映射艺术最为杰出的作品。 |
C.曹雪芹对生活体验深切,眼光敏锐,看到了生活的内在联系并在《红楼梦》中自觉揭示了这种联系,这使《红楼梦》具有独特魅力。 |
D.《红楼梦》对日常生活的描写看似琐碎但具有撼人心魄的艺术力量,如写金钏儿“跳井”就映射出同一阶层人物麻木不仁,令人心惊。 |
马车夫彼得
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库普林①
冬日深夜。蓝幽幽的雪花。黑黝黝的百龄枞树,簇簇枝叶泛着白光。我乘坐马车朝华沙车站奔去。
路很狭窄,路面连年累月碾压得很不平坦,有如闪烁着抛光的钢块。
寒冷的空气凛冽而又亲切。
一匹灰色老母马,灰毛中夹着栗色斑点,从容不迫地跨着碎步,如同一只小狗在慢慢跑动。马车夫不时朝马挥动皮鞭,但并不抽打,那马也只是懒洋洋地甩尾巴作为回答。
此时我们已接近华沙车站。我问马车夫:“多少钱?”
他回答:“赏点茶就行啦。”
于是我又问:“也许吩咐人给你送去一份普斯科夫面包片?”
他现出我所熟悉的那种狡黠的忸怩神态:“要是您老开恩……要不要等您?”
我对仆人说:“给马车夫来份普斯科夫面包片!”
仆人不必再仔细问什么。无论是我,是他,还是马车夫,谁都对这种食品的配制了如指掌。将五戈比一条的法式白面包顺长切开,两面涂上奶油,放上两大块瑞士奶酪,中间塞入一片火腿。至于为什么称“普斯科夫”,我们谁都不知其故。
我不知道这个马车夫姓甚名谁。马车夫的脊背几乎彼此毫无差别。不过,也许我们最大的过错就在于我们常常并不注意审视那些马车夫、脚夫、马倌等人的长相,尽管他们躬身拱背为我们效劳。然而,那夜的交谈却记忆犹新,甚感亲切。
“今天你赚钱不少吧?”
“甭提啦,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克伦斯基票子②还值得点吗?俺要那玩意儿有啥用?糊墙,还是……唉,您还是听俺唠唠俺过去的日子吧。您听听吧!”
他放下缰绳,朝我转过身子,开始掰着他那青筋累累的黑手指头。
“俺早上八点钟出车。燕麦草料随车带,自家产的,不必现买。拿出十戈比银子儿。赶回家吃晌午饭要走五俄里的路,不上算。俺在维列金的小饭馆打尖儿。别的不管,先喝上那么一碗汤。里面干乎乎的不少鲜肉块。又拿出十戈比银子儿。再来上一碗,匙子插到汤里搅都搅不动。接着花五戈比买份粥,小麦的,有时兴许是荞麦的。不搀半点儿假的葵花籽油。面包愿吃多少就吃多少。黑的——不要钱。细粉面包——一戈比一大片。您在算吗?随后是茶点。五戈比一份。开水管够。时不时地还啜上那么两杯。总共加一块儿是多少啦?三十戈比。还得从里面拿出两戈比来给跑堂的小费。出门俺马上就会挣到两卢布五十戈比。俺说老爷,那时节,俺的钱多得没处搁。哪位沙皇也没有俺过得富足……”
他突然不再言语了。这种日常生活的逻辑是不可抗拒的。
我忧心忡忡地说:“你的马瘦了。”
他绝望地挥动着马鞭:“那还有啥提的。根子都是一个……”
我的这个显得有些奥妙的马车夫,到此似乎也就无啥可再谈的了。若不是后来俄罗斯的光明心灵突然温柔而又严峻地朝我绽放出微笑的话。
那是1919年湿雨连绵的十月。我们的生活极其艰难。人们排着长队购买毛篙豆。这是在过节。平日只能买到豆粕。您何时可曾以带刺的野菜果腹?我和五岁的女儿都患了痢疾。这一日,突然有个老妇人光顾我家。她系着头巾,腋下夹着一只布袋子。我打开院门放她进来。
她问:“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住在这儿吗?”
“我就是。有什么事?”
“您认得我的丈夫吧?赶车的那个?”
“马车夫?啊,当然,我跟他很熟。(我在扯谎)”
“就是他叫俺来找您的。俺丈夫,赶车的彼得,眼看就要不行啦。他得了水肿病。脚肿得老高。临死前他想留下什么话,就想起了您。对我说,‘你去跟他说,俺们过去受过他的恩惠。眼下他的日子恐怕很不好过。把能吃的给他送点儿去吧。就说是赶车的彼得留给他作纪念的’。”
说罢,她解开了袋子。里面装的是一条烤得喷香的黑面包,大约五俄磅的面粉,六个鸡蛋和一块牛肩肉——“俺们昨儿晚上把家里养的小牛宰了。”
我们往这位好心肠的妇女衣袋里塞钱,可是不管怎样强迫,她执意不收。然而,她在那卷高加索产的绿色绸窗帘面前却没有坚持到底。女人毕竟是女人啊。
您想要从这个不连贯的故事里悟出什么寓意么?其寓意为:在俄罗斯做一个善人相当容易。我们对此深信不疑。
(选自《俄罗斯文艺》,有删改)
【注】①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库普林:俄国作家。本篇小说创作于作者流亡国外期间。②克伦斯基票子:1917年俄国克伦斯基临时政府发行二十卢布和四十卢布的纸币,使国内通货膨胀益加严重。老百姓称这种纸币为“克伦斯基票子”。
(1)小说中,有的对话简略却含义丰富,请简要分析下面句子在文中的含义。(5分)
我忧心忡忡地说:“你的马瘦了。”
(2)小说中写彼得的妻子为“我”送吃的东西的场景非常感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马车夫彼得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4)有人认为,小说的最后一段破坏了小说的含蓄之美,应该删除。你的观点如何?请阐述。(8分)
4.语言表达- (共2题)
我们伟大的祖国自从1949年成立,已经走过了六十多个春秋。六十多个春秋像条长河,有急流也有缓流;六十多个春秋像一幅画卷,有冷色也有暖色; , ;六十多个春秋像一部史诗,有痛苦也有欢乐。长河永远奔流,画卷刚刚展开, ,史诗还在续写。我们伟大的祖国正迈着坚定的步伐,跨入共筑中国梦的新时代!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句子默写:(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语言表达:(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