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宝坻一中、杨村一中、静海一中等六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515298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9

1.综合题(共3题)

1.
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某城市规划简图,该城市常年盛行东北风。


材料二  城市化面临的问题——“城市病”


(1)材料一,该城市主要功能区包括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和文化区,工业区、文化区对应的数码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中,a、b、c、d四处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请分析原因。
(3)材料一所示城市计划在甲、乙、丙、丁四地中选择一处建设钢铁工业基地,请选出最佳地点________,并分析原因。
(4)材料二中“城市病”的“病因”是什么?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中河流沿岸平原是我国小麦主产区,也是北方著名的水稻生产区,所出产的稻米品质优良。近年来该地“深水淹灌”的稻田面积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1)分析该平原稻米品质优良的自然原因。
(2)请你列举在此地过度扩大水稻种植业使当地会产生哪些环境问题。
(3)请为该地区水稻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可行性措施。
3.
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我国人口及其自然增长率变化趋势图


材料二 国家统计局报告称:2011年,全国流动人口为2.30亿,同比上年年末增加 828万人,流动人口中很大一部分是新生代农民工。

材料三 年龄中位数指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的自然顺序排列时居于中间位置的人的年龄数值。年龄中位数是一种位置的平均数,它把人口分为两个数目(按年龄)相等的部分,一半在中位数以上,一半在中位数以下。下表示意2010年部分国家及世界人口平均年龄中位数(单位:岁)


(1)材料一反映近年来我国人口变化有何特点?
(2)根据材料二分析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
(3)请预测我国年龄中位数未来的变化趋势,并说出原因。

2.单选题(共16题)

4.
城市功能区地租指数是指城市某功能区单位面积土地租金与该区人口日流通量的比值。下图为世界某城市功能区地租指数与布局方位雷达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城市商业区地租指数低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中心金融机构较多
B.城市中心环境质量较差
C.城市中心商品流通量较大
D.城市中心流通人口较多
【小题2】若图中有高级住宅区分布,可能分布在该城市的(  )
A.西南方向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D.东北方向
5.
读下表(统计数据截至2013年底),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表中(  )
A.天津市年净增人口数最少
B.吉林省的人口死亡率最高
C.湖南省的人口增长模式为“低—低—低”模式
D.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人口密度最大
【小题2】北市市人口容量(  )
A.小于现有的总人口数
B.主要影响因素是科技水平
C.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同
D.与地区开放程度呈正相关
6.

   为期4天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于2008年10月9日在北京召开,采取措施让中国7亿多农民赶上国家发展的快车是这次会议的最大议题。下图是某县2008年农产品产值构成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若图中M表示某县2008年农产品产值构成(其中a表示花卉,b表示蔬菜水果,c表示粮食)。则影响该县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地形和气候B.土壤和水源
C.市场和交通D.政策和劳动力
【小题2】在该县的农业规划中提出大力发展“都市农业”的设想,以下适合其“都市农业”发展的有(  )
A.观光农业B.商品谷物农业
C.房地产业D.水稻种植业
7.
读我国内蒙古呼伦贝尔牧区(甲)和阿根廷潘帕斯牧区(乙)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区位条件中,不属于甲、乙两牧区发展畜牧业共同具备的是(   )
A.夏季气候温暖B.土地辽阔,地形平坦
C.临近海港,便于出口D.草类茂盛
【小题2】关于甲、乙两牧区畜产品生产和销售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牧区产品主要面向国际市场;乙牧区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
B.甲牧区主为城市提供肉、奶、禽、蛋等;乙牧区主要出口羊肉到北美
C.甲牧区产品主要靠铁路运输;乙牧区产品主要靠航空运输
D.甲牧区生产依赖天然草场,“超载放牧”严重
8.
读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折线图甲及亚洲某国人口金字塔示意图乙,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若图甲折线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则其人口最多时对应的点是图中的(    )
A.NB.P
C.QD.M
【小题2】图乙显示,该国人口平均寿命状况是    (    )
A.平均寿命延长,女性长于男性B.平均寿命延长,男性长于女性
C.平均寿命缩短,女性长于男性D.平均寿命缩短,男性长乎女性
【小题3】图乙中的国家自1980年至2025年人口增长阶段处于图甲中的    (    )
A.阶段①B.阶段②
C.阶段①向②转变D.阶段②向③转变
9.
下表所列为我国四个城市主要社会服务功能情况,根据表中信息,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表中城镇等级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B.乙、丁、甲、丙
C.甲、丙、丁、乙D.乙、丁、丙、甲
【小题2】四城市中,最适宜发展国家级IT产业的是(  )
A.甲B.乙
C.丙D.丁
10.
下图示意2005年人口自然变化对比情况。读图回答小题。

【小题1】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发达国家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与自然增长率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C.死亡率是影响发达与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差异的主要因素
D.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相同
【小题2】与中国相比,发达国家人口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 )。
A.人口老龄化严重B.自然灾害频发
C.经济增长缓慢D.医疗卫生条件差
11.

   我国西北地区海拔高,地势起伏显著,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植被大部分为荒漠,是目前我国沙尘暴的发源地。西北地区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30%,但人口只占全国的4%,同时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

分析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有关西北地区环境承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北地区面积广大,矿产资源丰富,环境承载力应该很大
B.西北地区降水稀少,使得气候干燥,植被为荒漠,因此,它成为环境承载力大小的关键因素
C.西北地区地势起伏大,交通不便,因此它成为环境承载力大小的关键因素
D.西北地区经济落后,社会发展落后,因此它是环境承载力大小的最关键因素
【小题2】当前,我国进行西部大开发,目的是合理利用西部丰富的自然资源,使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加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西部大开发,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从而使环境承载力变大
B.西部大开发,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使得人口迁移频率加大,其中主要迁移方式应该为自发迁移
C.西部大开发,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西北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也将会越来越高
D.西部大开发,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因此人口素质会得到提升
12.

   新清真大寺位于宁夏同心县西北角,是宁夏现在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一座伊斯兰教建筑,相传建于万历年间,是一座把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和伊斯兰木刻砖雕装修艺术融为一体的建筑。寺门朝北,有一砖砌照壁,照壁中心有大幅雕“月桂松柏”图。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城市中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 )
A.市民的服饰B.当地的饮食
C.城市的建筑D.当地的习俗
【小题2】中国传统民居中“四合院”“照壁”“屏风”体现了中国地域文化中的(    )
A.内向性和封闭性B.外向性和开放性
C.严谨性和逻辑性D.含蓄性和冲动性
13.
下图为某地人类活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该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市场和地形B.科技和资金
C.政策和劳动力D.市场和交通
【小题2】图中地理事物布局最不合理的是(  )
A.游览道路B.温室大棚
C.养猪场D.接待中心
14.

   人口迁移率是一定时期、一定地区人口迁入、迁出的绝对量与该时期、该地区的平均人口总数之比,下图为2009年中国和美国人口迁移年龄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有关美国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影响美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政治因素
B.美国老年人口的迁移方向主要是自东北向西向南
C.20岁中美两国人口迁移数量大致相同
D.除1—10岁外,中美两国人口迁移率大致相同
【小题2】有关中国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与美国相比,中国老年人口迁移更活跃B.20—30岁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是就业
C.1—20岁人口迁移与城市发展无关D.本地资源的开发导致人口平均迁移距离增加
15.
下图为我国乡村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由图中信息可知
A.1980~2010年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
B.1950~2010年我国城市人口出生率一直大于乡村地区
C.在甲时间点,我国城市与乡村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相同
D.房地产开发是我国城市人口比重上升的直接原因
【小题2】关于我国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2010年后,城市化发展趋缓主要受逆城市化的影响
B.城市化发展速度快,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C.随着经济的发展,中西部将会大量涌现城市群和城市带
D.积极促进乡村非农产业发展,加快乡村城镇化
16.

   青藏高原位于一种特殊的高原气候区,但利用大棚技术使得拉萨的瓜果蔬菜供应充足。

据此完成下列小題。
【小题1】拉萨利用大棚技术种植瓜果蔬菜,主要是改善当地的
A.光照条件B.热量条件
C.水分条件D.土壤条件
【小题2】拉萨原来不产西瓜,引种后发现,直接“铺”在地上生长的西瓜生长不好,只有将西瓜藤蔓架空,西瓜“挂”着才能结果(如图)。西瓜“挂”着的原因是
A.可以减少叶子对西瓜的遮掩,增强光照,促进光合作用
B.可以充分利用立体空间,节省土地、节省大棚面积,减少农业投入
C.土壤的湿度不够、干燥,直接“搁”在地上,容易使西瓜的水分蒸发
D.大棚内的地面温度比空气温度低,不利于西瓜的发育成熟
17.

   读某城市地域结构示意图,该城市地域功能分区有:中心商务区、批发区与轻工业区、低级住宅区、中级住宅区、高级住宅区。

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数字代表的城市功能分区,正确的是
A.A——高级住宅区B.B——批发与轻工业区
C.C——中心商务区D.D——低级住宅区
【小题2】城市功能区是沿着什么方向向外发展的
A.沿山坡B.沿交通干线
C.沿盛行风向D.沿南北方向
【小题3】E功能区的优势条件是
A.靠近商务中心区B.靠近工业区
C.地势低平D.周围是风景区
18.
“2013年非洲法语国家杂交水稻技术培训班”开班仪式在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隆重举行。结合非洲简图及相关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为解决粮食问题,N国政府在充分利用该国优势资源的基础上,应促使形成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季风水田农业B.商品谷物农业
C.混合农业D.乳畜业
【小题2】N国发展以上农业地域类型,图中显示的其优势条件是(    )
A.劳动力资源丰富B.地形平坦
C.水热条件充足D.土壤肥沃
19.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1978—2008年近地面多年平均气温的空间分布图,图中虚线圈为该城市的中心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据图中信息推测,甲、乙、丙、丁四地中,工厂的密度相对较大的可能是(  )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某些城市中心区气温下降,而中心区外围地带气温却逐渐升高,形成“冷岛现象”,下列原因中与这种现象形成无关的是(  )
A.中心区绿地面积的增加
B.中心区常住居民的人口密度降低
C.中心区商业网点的减少
D.热污染工业逐渐向外围地带搬迁

3.选择题(共1题)

20.My brother lives {#blank#}1{#/blank#} a small village {#blank#}2{#/blank#}the southwest of England.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