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读“某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看, 区的土地利用属于公共事业用地,各功能区中 区占地面积最大。
(2)现拟在①、②、③、④四地中选一处布局一大型批发市场,最佳选址是 ,试简述其理由。
(3)甲处为化学工业园区,从环境角度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
(4)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该城市规划建设新城,现有东北部和西南部两种选址方案,你支持哪一种?请阐述你的理由。

(1)从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看, 区的土地利用属于公共事业用地,各功能区中 区占地面积最大。
(2)现拟在①、②、③、④四地中选一处布局一大型批发市场,最佳选址是 ,试简述其理由。
(3)甲处为化学工业园区,从环境角度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
(4)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该城市规划建设新城,现有东北部和西南部两种选址方案,你支持哪一种?请阐述你的理由。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
材料二 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2015 年来此过冬养老人结合数近10万,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
材料三 下图为四川省攀枝花市区位示意图,表为攀枝花气温、降水资料。


(1)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 ;此外,其他地理原因有 、 、 。
(2)大量外来人口对 “阳光花城”兴起有哪些积极影响?
材料一 “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
材料二 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2015 年来此过冬养老人结合数近10万,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
材料三 下图为四川省攀枝花市区位示意图,表为攀枝花气温、降水资料。


(1)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 ;此外,其他地理原因有 、 、 。
(2)大量外来人口对 “阳光花城”兴起有哪些积极影响?
3.
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劳动参与率=(有工作人数+目前正在找工作人数)/(16岁-64岁人口)×100%。劳动参与率是经济活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率,是用来衡量人们参与经济活动状况的指标。劳动参与率反映了潜在劳动者个人对于工作收入与闲暇的选择偏好,它一方面受到个人保留工资、家庭收入规模,以及性别、年龄等个人人口学特征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到社会保障的覆盖率和水平、劳动力市场状况等社会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下图为各国劳动参与率统计图。

(1)中国的劳动参与率较高,试分析原因。
(2)适度降低中国劳动参与率,可以缓解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压力,请你针对中国降低劳动参与率提出可行性措施。
劳动参与率=(有工作人数+目前正在找工作人数)/(16岁-64岁人口)×100%。劳动参与率是经济活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率,是用来衡量人们参与经济活动状况的指标。劳动参与率反映了潜在劳动者个人对于工作收入与闲暇的选择偏好,它一方面受到个人保留工资、家庭收入规模,以及性别、年龄等个人人口学特征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到社会保障的覆盖率和水平、劳动力市场状况等社会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下图为各国劳动参与率统计图。

(1)中国的劳动参与率较高,试分析原因。
(2)适度降低中国劳动参与率,可以缓解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压力,请你针对中国降低劳动参与率提出可行性措施。
4.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城市的“空心”现象。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向乡村和小城镇迁移,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并将城市文化和产业等带到乡村和小城镇,在乡村和小城镇构建了许多超级市场、高级住宅、大型停车场,且在老城区和新城区或卫星城之间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运输,整个都市区人口出现负增长。
材料二 部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统计图(图甲)和部分国家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百分比统计图(图乙)。

(1)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图甲和图乙中的英国、美国、 等国家,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____,分析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
(2)(双选)有关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正确的说法有( )。
(3)由图甲和图乙可知,城市化水平可以体现____水平,二者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
(4)随着城市化规模的不断扩大,带来了严重的城市问题,试根据所学知识,请具体说明城市化会带来哪些问题 ?
材料一 城市的“空心”现象。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向乡村和小城镇迁移,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并将城市文化和产业等带到乡村和小城镇,在乡村和小城镇构建了许多超级市场、高级住宅、大型停车场,且在老城区和新城区或卫星城之间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运输,整个都市区人口出现负增长。
材料二 部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统计图(图甲)和部分国家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百分比统计图(图乙)。

(1)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图甲和图乙中的英国、美国、 等国家,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____,分析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
(2)(双选)有关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正确的说法有( )。
A.是社会生产力退化的表现 | B.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 |
C.是城市化发展的继续 | D.是大量非农业人口转化为农业人口造成的 |
(4)随着城市化规模的不断扩大,带来了严重的城市问题,试根据所学知识,请具体说明城市化会带来哪些问题 ?
2.单选题- (共13题)
5.
读“甲、乙、丙、丁四地的近年人口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自然增长率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小题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自然增长率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 B.甲、丙、乙、丁 |
C.丁、丙、乙、甲 | D.丁、乙、丙、甲 |
A.甲地人口增长模式为原始型 | B.乙地可能为发展中国家 |
C.丙地人口数量最接近人口合理容量 | D.丁地城市化水平高、速度快 |
6.
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市2005—2010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布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我国部分省区市2005—2010年人口变化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江西省净迁入人口数增加
②天津人口增长率大于四川
③广东自然增长人口数大于净迁入人口数
④贵州人口净减少
【小题2】图中人口数量的变化

【小题1】有关我国部分省区市2005—2010年人口变化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江西省净迁入人口数增加
②天津人口增长率大于四川
③广东自然增长人口数大于净迁入人口数
④贵州人口净减少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A.加剧了北京、上海、天津城市交通拥堵 |
B.引起江西、贵州的人口合理容量增大 |
C.主要增强了广东、浙江第一产业的活力 |
D.使北京、上海人口老龄化问题更加严重 |
7.
下图为“亚洲四国家城市化趋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四国家城市化的共同特点是
【小题2】与其他三个国家同期相比,马来西亚城市化

【小题1】四国家城市化的共同特点是
A.起步晚,水平低 |
B.起步早,水平高 |
C.起步晚,水平高 |
D.起步早,水平低 |
A.水平最低 | B.水平最高 |
C.速度最快 | D.速度最慢 |
8.
下图是我省某中等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E工业区与F工业区相比,显著的区位优势是( )
【小题2】随着城市发展,Y住宅区较X住宅区更有利于居民的居住和生活,理由是( )
①依山傍水,风景优美 ②远离铁路,噪音污染轻
③交通便利,方便职工上下班 ④远离工业区,环境清洁

【小题1】图中E工业区与F工业区相比,显著的区位优势是( )
A.交通的通达度高 | B.冬季无污染 |
C.地价低廉 | D.工人素质高 |
①依山傍水,风景优美 ②远离铁路,噪音污染轻
③交通便利,方便职工上下班 ④远离工业区,环境清洁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9.
下图为我国2005年和预测的2050年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我国2005~2050年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2】对这种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 )
①自然因素 ②生产力发展 ③社会观念 ④宗教信仰 ⑤国家政策

【小题1】关于我国2005~2050年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青壮年人口比重上升,给我国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
B.少年人口比重增加,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将有所加快 |
C.老年人口比重增加,需要加大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 |
D.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会促进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
①自然因素 ②生产力发展 ③社会观念 ④宗教信仰 ⑤国家政策
A.①②③ | B.②④⑤ | C.②③⑤ | D.③④⑤ |
10.
读某城市的昼夜人口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卧城是指大城市周围承担居住职能的卫星城。该市卧城位于该区的
【小题2】对图中四处功能区的判断,正确的是

【小题1】卧城是指大城市周围承担居住职能的卫星城。该市卧城位于该区的
A.东部 | B.东南部 | C.北部 | D.西南部 |
A.①处为高新产业区 | B.②处为休闲娱乐区 |
C.③处为中心商务区 | D.④处为商住混合区 |
11.
读不同国家出生率、死亡率统计图(图中 1~12 代表国家),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呈现“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特点的一组国家是( )
【小题2】图中 11、12 两个国家最有可能位于()

【小题1】图中呈现“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特点的一组国家是( )
A.1、2、3 | B.4、5、8 |
C.7、9、10 | D.6、11、12 |
A.欧洲 | B.北美洲 | C.大洋洲 | D.非洲 |
12.
下图为“2000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口迁移示意图”。人口净迁入区是指迁入人口数大于迁出人口数的区域;反之,为人口净迁出区。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主要因资源开发而引起人口净迁入的省级行政区有
【小题2】关于我国不同地区人口迁移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主要因资源开发而引起人口净迁入的省级行政区有
A.广东 | B.江苏 |
C.新疆 | D.黑龙江 |
A.西南各省区均为人口净迁出区 |
B.西北各省区均为人口净迁入区 |
C.东南沿海地区为人口主要迁入区 |
D.东北地区为人口主要迁出区 |
13.

【小题1】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中最不可取的道路是( )
【小题2】将北京建设成为生态城市的合理措施有( )
①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②控制城市化进程 ③积极发展城市轨道交通
④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发展 ⑤集中布置城市用地 ⑥分散城市职能
生态城市建设是促进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下图表示生态城市建设面临的三条道路。K1表示生态环境质量安全警戒线,K2表示生态环境质量恶化警戒线。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中最不可取的道路是( )
A.K1线 | B.AC曲线 | C.AD曲线 | D.AB曲线 |
①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②控制城市化进程 ③积极发展城市轨道交通
④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发展 ⑤集中布置城市用地 ⑥分散城市职能
A.①③④⑥ | B.②③④⑤ |
C.①②⑤⑥ | D.①③④⑤ |
14.
读美国三个城市的居住地与市中心不同距离的就业人口比例表(%),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据表判断,三个城市的规模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小题2】关于三个城市的交通状况,据表分析错误的是( )

【小题1】据表判断,三个城市的规模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A.洛杉矶 芝加哥 波特兰 | B.波特兰 芝加哥 洛杉矶 |
C.芝加哥 波特兰 洛杉矶 | D.洛杉矶 波特兰 芝加哥 |
A.波特兰——更有利于公共交通的运行 | B.洛杉矶——为步行出行造成障碍 |
C.芝加哥——延长了人们的开车距离 | D.洛杉矶——可减少交通拥堵 |
15.
长三角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副中心的长三角大都市圈空间圈层城市体系。读下图,回答下题。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苏州市比杭州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少 |
B.南京市比无锡市的服务范围小 |
C.城市体系中上海市的服务范围最大 |
D.宁波市比德清县的服务功能更全面 |
16.
“城市绿心”指位于城市中央或由多个城市组团围合的绿色空间,用地类型包括公园、林地、农业用地、动植物保护地、湿地和其他类型用地等。它可以有效整合城市资源,净化空气,减轻热岛效应,对城市环境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手段。下图为城市组团绿心空间结构模式图和单个城市绿心空间结构模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城市绿心”区域适合布局的产业活动是( )
【小题2】打造城市组团“绿心”将会( )

【小题1】“城市绿心”区域适合布局的产业活动是( )
A.金融商贸 | B.房地产开发 | C.行政文化 | D.农、林业用地 |
A.增加该区域的地下径流量 | B.带来城市间交通拥堵现象 |
C.推动“逆城市化”现象 | D.增加区域的地表径流量 |
17.
经济全球化发展为主要国际中心城市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未来国家间实力
的竞争实际上是大城市之间的竞争。城市交通建设是优化大城市空间结构,提高大城市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下图示意上海、首尔和巴黎人口密度随距市中心距离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上图中显示,上海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小题2】为了有效解决上海市面临的主要问题,在
交通建设方面应采取的措施是( )
【小题3】在大都市范围内,能够节省土地、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的最佳交通网络应以( )
的竞争实际上是大城市之间的竞争。城市交通建设是优化大城市空间结构,提高大城市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下图示意上海、首尔和巴黎人口密度随距市中心距离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上图中显示,上海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单中心结构明显,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大 |
B.郊区服务设施落后,人口迁移拉力不足 |
C.中心城区交通线路狭窄,交通拥堵 |
D.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房价高 |
交通建设方面应采取的措施是( )
A.由市区公交扩展到大都市范围内的全域公交 |
B.建立大都市范围内从中心区到卫星城的轨道交通 |
C.提高私家车拥有量,建设与之相适应的交通网 |
D.以交通沿线土地开发为主导,促进公共交通发展 |
A.地面和地下大公交为主导 | B.主干道合理布局为主导 |
C.交通网络密度适宜为主导 | D.放射状加环状交通为主导 |
3.选择题- (共6题)
18.
根据各地的{#blank#}1{#/blank#}位置,自然和{#blank#}2{#/blank#}地理特点的不同,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区区域,即{#blank#}3{#/blank#}地区、{#blank#}4{#/blank#}地区、{#blank#}5{#/blank#}地区{#blank#}6{#/blank#}地区.
22.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平放有一堆卡片,每一张卡片的质量均为m.用一手指以竖直向下的力压第1张卡片,并以一定速度向右移动手指,确保第1张卡片与第2张卡片之间有相对滑动.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同,手指与第1张卡片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卡片之间、卡片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2,且有μ1>μ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7